可穿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2253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设备主体(100);连接机构(200),所述连接机构(200)包括螺纹套筒(210)和螺纹连接件(220),所述螺纹连接件(220)可与所述螺纹套筒(210)螺纹配合;第一连接带(300),所述第一连接带(300)的第一端与所述设备主体(100)相连,所述第一连接带(300)的第二端与所述螺纹套筒(210)相连;第二连接带(400),所述第二连接带(400)的第一端与所述设备主体(100)相连,所述第二连接带(400)的第二端与所述螺纹连接件(220)可转动相连。本方案解决传统的可穿戴设备调节连接带松紧度的方式较繁琐,以及不能够较精确地调节连接带的松紧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穿戴设备
本技术涉及通信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可穿戴设备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对于可穿戴设备的功能要求越来越高。可穿戴设备因其简单、快捷及方便携带等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现有技术中,可穿戴设备能够实现的功能越来越多,比如过去的可穿戴设备只能用来看时间,现今的可穿戴设备还能够联网,从而使得可穿戴设备具备能够进行通话、显示天气信息等实用功能。通常情况下,可穿戴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和连接带,连接带一般包括长带体和短带体,短带体的一端设置有带扣和扣针,长带体上开设多个扣孔。用户在穿戴可穿戴设备的过程中,长带体的一端穿过带扣,且通过扣针与多个扣孔的配合来调节连接带的松紧度,从而才能将可穿戴设备较牢靠的携带在身上。由此可知,此种情况使得调节连接带松紧度的方式较繁琐,同时,相邻的两个扣孔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进而使得用户不能够较精确地调节连接带的松紧度,从而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一种可穿戴设备,以解决传统的可穿戴设备调节连接带松紧度的方式较繁琐,以及不能够较精确地调节连接带的松紧度的问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设备主体(100);/n连接机构(200),所述连接机构(200)包括螺纹套筒(210)和螺纹连接件(220),所述螺纹连接件(220)可与所述螺纹套筒(210)螺纹配合;/n第一连接带(300),所述第一连接带(300)的第一端与所述设备主体(100)相连,所述第一连接带(300)的第二端与所述螺纹套筒(210)相连;/n第二连接带(400),所述第二连接带(400)的第一端与所述设备主体(100)相连,所述第二连接带(400)的第二端与所述螺纹连接件(220)可转动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备主体(100);
连接机构(200),所述连接机构(200)包括螺纹套筒(210)和螺纹连接件(220),所述螺纹连接件(220)可与所述螺纹套筒(210)螺纹配合;
第一连接带(300),所述第一连接带(300)的第一端与所述设备主体(100)相连,所述第一连接带(300)的第二端与所述螺纹套筒(210)相连;
第二连接带(400),所述第二连接带(400)的第一端与所述设备主体(100)相连,所述第二连接带(400)的第二端与所述螺纹连接件(220)可转动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带(400)的第二端设置有转动腔(231),所述螺纹连接件(220)的一端具有连接凸起(221),所述螺纹连接件(220)通过所述连接凸起(221)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转动腔(2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200)还包括刚性连接部(230),所述刚性连接部(230)与所述第二连接带(400)的第二端相连,所述刚性连接部(230)设置有转动腔(231),所述螺纹连接件(220)的一端具有连接凸起(221),所述螺纹连接件(220)通过所述连接凸起(221)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转动腔(2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200)还包括第一柔性套(240),所述第一柔性套(240)包裹于所述刚性连接部(230)的至少部分外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连接部(230)通过所述第一柔性套(240)与所述第二连接带(400)的第二端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雁淋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