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腔修复体的自动化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62173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口腔修复体的自动化加工方法,属于口腔修复体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采集患者口腔内牙齿的三维数据;步骤2,对步骤1获取的三维数据进行数据处理;步骤3,基于步骤2数据处理后的三维数据,对修复基体进行加工,并进行后处理过程,从而得到适配于患者牙齿的口腔修复体。此种加工方法可提高口腔修复体的加工精度,提高患者的使用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腔修复体的自动化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口腔修复体
,特别涉及一种口腔修复体的自动化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口腔健康越来越重视,口腔修复主要是针对牙齿缺损、牙齿缺失后的治疗工作,如嵌体、全冠、义齿等,也包括利用人工修复体针对牙周病、颞下颌关节病和颌面部组织缺损的治疗,如咬合板、牙周夹板、赝复体、义眼、义耳、义鼻等。口腔修复是口腔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种植修复、粘结修复、美学修复是现代口腔修复发展最快的领域,显著提升了口腔修复的治疗效果和水平。口腔修复内容包括美学修复、功能修复及治疗性修复,其中,美学修复是针对牙冠颜色异常(如四环素牙、氟斑牙等)、畸形牙(如锥形牙、釉质发育不良等)、前牙牙间隙过大、牙冠形态异常、牙齿排列轻度错位等的有限调整,功能修复包括牙体缺损、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的修复及颌面部缺损的修复,治疗性修复包括牙周病和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矫治。修复体的种类包括:用于单个牙的修复体主要有嵌体、贴面、冠及桩核冠等;用于缺牙区的修复体包括活动义齿、固定义齿、固定-活动联合义齿及种植义齿。目前在制作口腔修复体时,是先制作患者口内或口外缺损牙齿的石膏模型,再利用数字化技术扫描该石膏模型获取相关数据,从而建立修复体的数学模型,再由数控机床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加工得到口腔修复体。然而,口腔修复体是长期伴随患者的,特别是影响到患者的饮食,如果修复体的尺寸和形状与患者口腔不匹配,则患者会有强烈的不适感,甚至影响饮食和健康,因此如何提高口腔修复体与患者口腔的匹配度,提高患者舒适感,成为口腔修复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腔修复体的自动化加工方法,其可提高口腔修复体的加工精度,提高患者的使用舒适度。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口腔修复体的自动化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采集患者口腔内牙齿的三维数据;步骤2,对步骤1获取的三维数据进行数据处理;步骤3,基于步骤2数据处理后的三维数据,对修复基体进行加工,并进行后处理过程,从而得到适配于患者牙齿的口腔修复体。上述步骤1中,利用口内扫描仪对口腔内缺牙位置进行扫描,从而获取患者口腔内牙齿的三维数据。上述步骤2中,数据处理包括对三维数据进行噪声处理,删除相对独立的散点。上述步骤3中,修复基体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成分:9-20份钴铬合金,1-2份超细钛白粉,1-3份粘结剂。上述钴铬合金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10-20份钴,5-10份铬,4-8份钨,2-8份铜。上述修复基体的制备方法是:步骤a,将9-20份钴铬合金和1-2份超细钛白粉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粉末;步骤b,在混合粉末中加入1-3份粘结剂,得到混合浆料;步骤c,将混合浆料加工成型,得到修复基体。上述步骤b中,采用超声波振动的方式使混合粉末和粘结剂混合均匀。上述步骤3中,后处理过程包括对加工后的修复基体进行清理,利用吹尘枪将修复基体表面及内部的粉尘吹干净。上述步骤3中,后处理过程包括对加工后的修复基体进行烧结,将清理后的修复基体放入烧结炉,在1300-1500℃的温度下进行烧结,烧结时间为30-120min。上述步骤3中,后处理过程还包括在烧结后依次进行上釉和烤釉的操作。采用上述方案后,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直接采集患者口腔的三维数据,利用直接采集的三维数据构建三维模型,加工得到口腔修复体,相比现有技术中患者咬合石膏体,对石膏体进行数据测量而构建修复体模型,显然本专利技术的采集数据更加准确,从而得到的口腔修复体的精度更高,更能与患者口腔相匹配;(2)本专利技术对采集到的三维数据进行噪声处理,删除一些相对独立的散点,能够有效去除测量数据中的噪声数据,进一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3)本专利技术在修复基体中加入超细钛白粉,能够提高修复基体的亮白度,更加美观;(4)采用的钴铬合金,在其中添加了铜的成分,同时确定各组分的含量,一方面通过增加铜,能够提高钴铬合金的抗菌性能,另一方面钴铬合金中各组分的特定重量比,又能够相互作用,提高产品的力学性能;抗拉强度高于960MPa,屈服强度高于730MPa,维氏硬度高于550HV。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进行详细说明。虽然本文示出了特定实施例,但是应理解不意味着将本专利技术限于这些特定实施例,相反地,本专利技术包括在所附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替代、修改和等同。阐明多个具体细节是为了提供对本文提出的主题的全面理解。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明白,可以不使用这些具体细节来实施该主题。在其他情况下,没有详细描述公知的方法、程序、部件和电路,从而避免不必要地使本实施例的方面模糊。本文中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使用的术语不仅仅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意味着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本专利技术及所附权利要求书的描述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一种”、和“所述”意味着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指出。还应理解,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表示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的相关联的列出的项目的任何一个和所有可能组合。还应进一步理解,当在说明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或“包含”指定陈述的特征、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的存在或添加。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口腔修复体的自动化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利用口内扫描仪对患者口腔内缺牙位置进行扫描,从而获取患者口腔的三维数据;步骤2,对步骤1获取的三维数据进行噪声处理,删除一些相对独立的散点,以提高数据的精度;步骤3,基于步骤2数据处理后的三维数据,利用CAD/CAM系统或3D打印技术对修复基体进行加工,然后利用吹尘枪将修复基体表面及内部的粉尘吹干净,接下来进行烧结程序,将清理后的修复基体放入烧结炉,在1300℃的温度下烧结120min;烧结完成后,依次进行上釉和烤釉的操作,其中,上釉是指将糊状或液体状釉料涂刷在烧结后的修复基体上,涂刷的厚度为0.2mm;烤釉是指将上釉后的修复基体置于真空条件下,在500℃的温度下进行烤釉。在本实施例中,修复基体的制备方法是:步骤a,首先采集钴铬合金的原料,以重量份数计:15份钴,5份铬,8份钨,2份铜;将该钴铬合金以重量份数计9份与2份超细钛白粉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粉末;步骤b,在步骤a得到的混合粉末中加入重量份数计的2份粘结剂,采用超声波振动的方式使各组分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浆料;步骤c,将混合浆料加工成型,得到修复基体。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口腔修复体的自动化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利用口内扫描仪对患者口腔内缺牙位置进行扫描,从而获取患者口腔的三维数据;步骤2,对步骤1获取的三维数据进行噪声处理,删除一些相对独立的散点,以提高数据的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口腔修复体的自动化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1,采集患者口腔内牙齿的三维数据;/n步骤2,对步骤1获取的三维数据进行数据处理;/n步骤3,基于步骤2数据处理后的三维数据,对修复基体进行加工,并进行后处理过程,从而得到适配于患者牙齿的口腔修复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腔修复体的自动化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采集患者口腔内牙齿的三维数据;
步骤2,对步骤1获取的三维数据进行数据处理;
步骤3,基于步骤2数据处理后的三维数据,对修复基体进行加工,并进行后处理过程,从而得到适配于患者牙齿的口腔修复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修复体的自动化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利用口内扫描仪对口腔内缺牙位置进行扫描,从而获取患者口腔内牙齿的三维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修复体的自动化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数据处理包括对三维数据进行噪声处理,删除相对独立的散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修复体的自动化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修复基体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成分:9-20份钴铬合金,1-2份超细钛白粉,1-3份粘结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口腔修复体的自动化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钴铬合金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10-20份钴,5-10份铬,4-8份钨,2-8份铜。


6.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盛林梁军李艺凡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