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孔镜用多功能术前靶点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2169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椎间孔镜用多功能术前靶点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柱、可在所述定位柱丄滑动的的水平测长杆和角度测量杆,所述水平测量杆和角度测量杆还可沿定位柱做圆周转动,所述角度测量杆还可自由摆动,所述水平测量杆上设有刻度,且所述水平测长杆可折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椎间孔镜用多功能术前靶点定位装置,集靶点定位、尺度测量、角度测量与一体,一次透视就可以确定手术靶点、手术入路和工作套筒放置方向,提高了手术的精准度,节约了术前准备时间,减少了术者和患者暴露射线的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椎间孔镜用多功能术前靶点定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术定位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椎间孔镜用多功能术前靶点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腰间盘突出等脊柱部位的手术时,传统的腰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手术为开放式手术,会给病人带来较大的痛苦和创伤,而且恢复期长,伤口愈合慢。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内窥镜在微创伤状况下,进行脊柱部位手术已经成为一种常用的方法,但是,对腰间盘突出等脊柱部位进行手术时,正确穿刺的入刺点和正确的穿刺方向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会明显降低。一般在手术时,需要患者俯卧也可采取侧卧位,在手术台上,需要对病变部位即:靶点或者腰椎间盘突出部位,穿刺点及穿刺方向的定位,头倾角和前倾角的合成角度为穿刺方向。手术的成功与否及手术疗效,术前的定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成功的定位就等于手术成功了一半。但目前缺乏专业的定位装置,临床上都是采用几根克氏针临时组合、或一块网格板,通过多次的X光透视才可以确定手术靶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椎间孔镜用多功能术前靶点定位装置,集靶点定位、尺度测量、角度测量与一体,一次透视就可以确定手术靶点、手术入路和工作套筒放置方向,提高了手术的精准度,节约了术前准备时间,减少了术者和患者暴露射线的时间。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椎间孔镜用多功能术前靶点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柱、可在所述定位柱上滑动的的水平测长杆和角度测量杆,所述水平测量杆和角度测量杆还可沿定位柱做圆周转动,所述角度测量杆还可自由摆动,所述水平测量杆上设有刻度,且所述水平测长杆可折弯。进一步的,所述水平测量杆和角度测量杆的宽度不大于5mm。进一步的,在所述定位柱上可滑动的设置有调节套筒,在所述调节套筒的外侧壁中部固定有水平的连接筒和连接螺筒分别与所述水平测量杆和角度测量杆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套筒的个数可为两个。进一步的,在所述调节套筒的端侧开设有贯通的限位螺孔,在所述限位螺孔内螺接有紧固螺栓。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螺筒上螺接有万向接头,在所述角度测量杆的端部固定有连接螺杆,所述连接螺杆与所述万向接头螺接固定。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筒上连接有测长杆连接头,所述测长杆连接头包括连接盘和与连接盘连接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过盈的插设在所述连接筒内,在所述连接盘的中部开设有不贯通的径向设置的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水平测长杆厚度匹配,且所述水平测长杆插设至卡槽内,在所述连接盘上垂直所述卡槽方向上开设有与所述卡槽连通的螺孔,在所述螺孔内螺接有紧固螺栓用于抵住并固定水平测长杆。进一步的,所述水平测长杆和角度测量杆均为可成像金属材料制得。上述椎间孔镜用多功能术前靶点定位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S1.根据病患疼痛点,确定大概的靶点位置,患者俯卧在手术床上,在X光机下正位透视,将定位柱1按照人体脊柱方向纵向放置,标注为腰椎棘突中线;S2.移动水平测长杆5至疼痛点附近后,适度按压水平测长杆5使得其形变贴合患者背部的弧线,每隔2cm标注刻度;S3.在X光机下调节角度测量杆6与上关节突的理想穿入夹角匹配,根据手术椎间隙旁开刻度,画一平行于定位柱1的平行线,该平行线与角度测量杆6的交点即是穿刺点即可确定合适的穿入点。本专利技术中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可沿定位柱周向转动的可弯折水平测长杆,可便于在不同平面上定位确定水平长度,贴合患者的身体生理弧度;同时设置既可周向转动又可调节角度的角度测量杆,可在X光下确定对靶点位置的上关节突合适头倾角,进而确定与水平测长杆的夹角,从而可确定手术入路;通过在调节套筒上开设限位螺孔,当调节好调节套筒后,仅需拧紧紧固螺栓即可将调节套筒固定在定位柱上,便于调节套筒固定。本申请中的定位装置,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多向调节水平测长杆和角度测量杆,实用性较强。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椎间孔镜用多功能术前靶点定位装置部分拆分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调节套筒与水平测长杆、角度测量杆的局部视图;图3为图2中角度测量杆与万向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测长杆连接头与水平测长杆的结构示意图(省略了测长杆连接头上的紧固螺栓)。图中:1-定位柱;2-调节套筒;21-限位螺孔;211-紧固螺栓;3-连接筒;31-测长杆连接头;311-连接盘;312-连接柱;313-卡槽;314-螺孔;4-连接螺筒;41-万向接头;5-水平测长杆;6-角度测量杆;61-连接螺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一种椎间孔镜用多功能术前靶点定位装置,包括(按照患者脊柱方向纵向放置的)定位柱1(定位柱直径为2mm)、可在定位柱1上滑动的的水平测长杆5和角度测量杆6,角度测量杆6长度为15-20cm,水平测量杆5和角度测量杆6还可沿定位柱1做圆周转动,同时,角度测量杆6还可自由摆动,水平测量杆5上设有刻度(水平测长杆5的长度范围优选为15-20cm,每间隔2cm进行一次标注),且水平测长杆5(厚度较薄)可折弯,便于适应人体的生理弧度,保证精确度,可用来测量脊柱手术旁开尺度。水平测量杆5和角度测量杆6的宽度不大于5mm(优选不大于3mm),保证在X光下不遮挡椎间隙。其中,参照图1和图2,在定位柱1上可滑动的设置有调节套筒2(调节套筒2内径与定位柱1的外径匹配),在调节套筒2的外侧壁中部(焊接)固定有水平的连接筒3和连接螺筒4分别与水平测量杆5和角度测量杆6连接。调节套筒2的个数可为两个,分别与水平测量杆5和角度测量杆6连接,方便水平测量杆5和角度测量杆6进行上下调节。为了便于调节套筒2调节后固定,在调节套筒2的端侧开设有贯通的限位螺孔21,在限位螺孔21内螺接有紧固螺栓211,紧固螺栓211可为蝶形螺栓,便于拧紧。当调节好调节套筒2后,仅需拧紧紧固螺栓211即可将调节套筒2固定在定位柱1上。进一步参照图2和图3,连接螺筒4上螺接有万向接头41(万向接头41为市售万向球接头,具有一定的转动阻尼),同时在角度测量杆6的端部固定有连接螺杆61(可加工成型,也可焊接固定),连接螺杆61与万向接头41螺接固定。当然,也可直接将角度测量杆6焊接在万向接头41上。进一步参照图2和图4,连接筒3上连接有测长杆连接头31,测长杆连接头31包括连接盘311和与连接盘311连接的连接柱312(连接柱312与连接盘311一体成型),连接柱312过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椎间孔镜用多功能术前靶点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柱、可在所述定位柱上滑动的的水平测长杆和角度测量杆,所述水平测量杆和角度测量杆还可沿定位柱做圆周转动,所述角度测量杆还可自由摆动,所述水平测量杆上设有刻度,且所述水平测长杆可折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椎间孔镜用多功能术前靶点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柱、可在所述定位柱上滑动的的水平测长杆和角度测量杆,所述水平测量杆和角度测量杆还可沿定位柱做圆周转动,所述角度测量杆还可自由摆动,所述水平测量杆上设有刻度,且所述水平测长杆可折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孔镜用多功能术前靶点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测量杆和角度测量杆的宽度不大于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椎间孔镜用多功能术前靶点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位柱上可滑动的设置有调节套筒,在所述调节套筒的外侧壁中部固定有水平的连接筒和连接螺筒分别与所述水平测量杆和角度测量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椎间孔镜用多功能术前靶点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套筒的个数可为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椎间孔镜用多功能术前靶点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调节套筒的端侧开设有贯通的限位螺孔,在所述限位螺孔内螺接有紧固螺栓。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椎间孔镜用多功能术前靶点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螺筒上螺接有万向接头,在所述角度测量杆的端部固定有连接螺杆,所述连接螺杆与所述万向接头螺接固定。


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东马伟华于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海宁市中医院海宁市肿瘤医院海宁市肿瘤防治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