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马铃薯幼苗培育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2044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马铃薯幼苗培育箱,属于马铃薯种植技术领域,包括箱体,箱体内有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若干培育板,培育板上均设置有培育箱,培育箱内设置有若干培育篮,培育篮上端设置有喷头,喷头上端连通有集水管,箱体底部设置有营养液池,营养液池内设置有水泵,水泵上端与集水管连通,喷头一侧设置有照明组件。通过在在箱体内上下间隔设置有多层培育板和培育箱,提高单位面积上马铃薯幼苗的种植密度,并且在培育箱内设置有多个培育篮,培育篮设置独特的L形槽和锥形支撑件结构,利用锥形支撑件在上下贯通的L形槽内的上下滑动,提高培育篮对马铃薯幼苗的支撑和固定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马铃薯幼苗培育箱
本技术属于马铃薯种植
,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马铃薯幼苗培育箱。
技术介绍
无土栽培不用土壤而用加有养分溶液的物料(如珍珠岩、蛭石、无毒泡沫塑料等)作为植物生长介质的栽培方法。无土栽培是以草炭或森林腐叶土、蛭石等轻质材料做育苗基质固定植株,让植物根系直接接触营养液,采用机械化精量播种一次成苗的现代化育苗技术。选用苗盘是分格室的,播种一格一粒,成苗一室一株,成苗的根系与基质互相缠绕在一起,根坨呈上大下小的塞子形,一般叫穴盘无土育苗。当今时期,无土栽培技术在我国农业发展中逐渐推广起来,我国的甘肃省常年播种面积40多万hm2,约占全国播种面积的10%,列西北五省区第一位;地处甘肃中部的定西地区是全省乃至全国比较集中的马铃薯主产区之一,2001年播种面积达19.1万hm2,约占全省面积的1/2。该区海拔较高,气候冷凉,日照充足,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生长周期长,深厚的黄土特别适合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具有生产马铃薯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马铃薯的平均单产高于全国水平,是国内主要的优质马铃薯主产区之一,也是筛选培育优良品种、繁殖脱毒种薯和生产优质商品薯的理想地区之一,马铃薯原原种的培育也是其先进科学技术的体现,目前马铃薯原原种的培育主要广泛采用温室棚内进行培育,但是在建造温室棚及其相关设施建设时间长,有时为了选址对土地进行大面的的开垦,增加了建设成本,占地面积大,不利于土地的节约,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马铃薯幼苗在种植过程中占用面积、不利用集中管理和控制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马铃薯幼苗培育箱。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马铃薯幼苗培育箱,包括箱体,箱体内有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若干培育板,培育板上均设置有培育箱,培育箱内设置有若干培育篮,培育篮上端设置有喷头,喷头上端连通有集水管,箱体底部设置有营养液池,营养液池内设置有水泵,水泵上端与集水管连通,喷头一侧设置有照明组件。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培育板均径向设置有导流槽,导流槽下端连通有锥形导流管,锥形导流管均设置在培育板的下端。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培育篮包括槽体,槽体内设置有营养液,槽体上端设置有锥形支撑件,锥形支撑件中心设置有种植孔,种植孔上端向上伸出形成有圆形支撑圈,槽体侧壁设置有出水孔。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槽体侧壁向外突出形成有L形槽,锥形支撑件底端设置在L形槽内。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锥形支撑件侧壁为波纹形结构。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喷头对称设置在培育篮的两侧,相邻的两个培育篮之间的距离小于种植篮的直径。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照明组件包括光照灯和安装板,安装板均倾斜设置在培育板的下侧,光照灯均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上。工作原理: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马铃薯幼苗培育占用面积大的问题,通过在箱体内上下间隔设置有多层培育板,在培育板上设置有培育箱,并且在培育箱内设置有多个培育篮,培育篮设置独特的L形槽和锥形支撑件结构,其中L形槽是上下贯通设置在,可以保证锥形支撑件在马铃薯幼苗发育的过程中随着幼苗植株的不断增大在培育篮内上下移动,提高培育篮对马铃薯幼苗的支撑能力,并且在培育篮的两侧设置有喷头,通过喷头提供营养液的输送,在喷头的一侧设置有照明组件,提供马铃薯幼苗在发育过程中的光照。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在箱体内上下间隔设置有多层培育板和培育箱,提高单位面积上马铃薯幼苗的种植密度,并且在培育箱内设置有多个培育篮,培育篮设置独特的L形槽和锥形支撑件结构,利用锥形支撑件在上下贯通的L形槽内的上下滑动,提高培育篮对马铃薯幼苗的支撑和固定能力,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使用便捷,操作方便,占用面积少,解决了传统的马铃薯原原种培育采用温室棚,造成占地面积大,建设时间长。附图说明本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培育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箱体,2-培育板,3-培育箱,4-培育篮,5-导流槽,6-锥形导流管,7-营养液池,8-水泵,9、集水管,10-槽体,11-L形槽,12-锥形支撑件,13-种植孔,14-圆形支撑圈,15-光照灯,16-喷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下面结合图1、图2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实施案例一:一种新型马铃薯幼苗培育箱3,包括箱体1,箱体1内有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若干培育板2,培育板2上均设置有培育箱3,培育箱3内设置有若干培育篮4,培育篮4上端设置有喷头16,喷头16上端连通有集水管9,箱体1底部设置有营养液池7,营养液池7内设置有水泵8,水泵8上端与集水管9连通,喷头16一侧设置有照明组件,照明组件包括光照灯15和安装板,安装板均倾斜设置在培育板2的下侧,光照灯15均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上。培育篮4包括槽体10,槽体10内设置有营养液,槽体10上端设置有锥形支撑件12,锥形支撑件12中心设置有种植孔13,种植孔13上端向上伸出形成有圆形支撑圈14,槽体10侧壁设置有出水孔,槽体10侧壁向外突出形成有L形槽11,锥形支撑件12底端设置在L形槽11内,锥形支撑件12侧壁为波纹形结构。喷头16对称设置在培育篮4的两侧,相邻的两个培育篮4之间的距离小于种植篮的直径。工作原理: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马铃薯幼苗培育占用面积大的问题,通过在箱体1内上下间隔设置有多层培育板2,在培育板2上设置有培育箱3,并且在培育箱3内设置有多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马铃薯幼苗培育箱(3),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箱体(1)内有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若干培育板(2),培育板(2)上均设置有培育箱(3),培育箱(3)内设置有若干培育篮(4),培育篮(4)上端设置有喷头(16),喷头(16)上端连通有集水管(9),箱体(1)底部设置有营养液池(7),营养液池(7)内设置有水泵(8),水泵(8)上端与集水管(9)连通,喷头(16)一侧设置有照明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马铃薯幼苗培育箱(3),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箱体(1)内有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若干培育板(2),培育板(2)上均设置有培育箱(3),培育箱(3)内设置有若干培育篮(4),培育篮(4)上端设置有喷头(16),喷头(16)上端连通有集水管(9),箱体(1)底部设置有营养液池(7),营养液池(7)内设置有水泵(8),水泵(8)上端与集水管(9)连通,喷头(16)一侧设置有照明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马铃薯幼苗培育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板(2)均径向设置有导流槽(5),导流槽(5)下端连通有锥形导流管(6),锥形导流管(6)均设置在培育板(2)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马铃薯幼苗培育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篮(4)包括槽体(10),槽体(10)内设置有营养液,槽体(10)上端设置有锥形支撑件(12),锥形支撑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恺屠建章陈季荷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凯凯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