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2043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雾化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雾化装置。该雾化装置包括进气口、出气口以及雾化腔。雾化腔分别连通进气口和出气口,并且雾化腔内设有雾化组件,雾化腔内壁靠近雾化组件的部分设有第一毛细吸液结构,其中在第一毛细吸液结构吸收气溶胶基质后能够随气溶胶基质的吸热雾化而降低第一毛细吸液结构所在位置处的雾化腔腔壁的温度。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雾化装置的结构稳定性以及改善雾化装置的防漏液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雾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雾化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雾化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诸如电子烟等雾化装置,其内雾化腔的腔壁通常是塑胶材质。当雾化腔内温度过高时,往往会导致雾化腔的腔壁发生变形,甚至烤焦等稳定性问题。并且,当雾化装置加热雾化诸如烟油等气溶胶基质时,容易因为气溶胶基质分布不均以及局部温度过高而发生炸油现象,未经雾化的气溶胶基质飞溅至雾化腔腔壁,或是雾化的气溶胶基质在雾化腔腔壁冷凝,而雾化腔腔壁上附着的气溶胶基质容易沿腔壁到达雾化装置底部而引发漏液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雾化装置,能够提高雾化装置的结构稳定性以及改善雾化装置的防漏液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雾化装置。该雾化装置包括进气口、出气口以及雾化腔。雾化腔分别连通进气口和出气口,并且雾化腔内设有雾化组件,雾化腔内壁靠近雾化组件的部分设有第一毛细吸液结构,其中在第一毛细吸液结构吸收气溶胶基质后能够随气溶胶基质的吸热雾化而降低第一毛细吸液结构所在位置处的雾化腔腔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包括:/n进气口;/n出气口;/n雾化腔,所述雾化腔分别连通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并且所述雾化腔内设有雾化组件,所述雾化腔内壁靠近所述雾化组件的部分设有第一毛细吸液结构,其中在所述第一毛细吸液结构吸收气溶胶基质后能够随气溶胶基质的吸热雾化而降低所述第一毛细吸液结构所在位置处的所述雾化腔腔壁的温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包括:
进气口;
出气口;
雾化腔,所述雾化腔分别连通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并且所述雾化腔内设有雾化组件,所述雾化腔内壁靠近所述雾化组件的部分设有第一毛细吸液结构,其中在所述第一毛细吸液结构吸收气溶胶基质后能够随气溶胶基质的吸热雾化而降低所述第一毛细吸液结构所在位置处的所述雾化腔腔壁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第一承载件和第二承载件,所述第一承载件和所述第二承载件对接形成所述雾化腔,所述进气口设于所述第一承载件,所述雾化组件设于所述第二承载件,并且所述第一毛细吸液结构设于所述第二承载件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雾化组件发热时,所述雾化腔腔壁的温度小于或等于1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表面与所述雾化腔内壁之间的距离为0.5mm-1.8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表面与所述雾化腔内壁之间的距离为1mm-1.5mm。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出气通道,所述出气通道分别连通所述出气口和所述雾化腔,所述雾化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桂林姜茹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