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克芝专利>正文

多功能水旱双根系培育生态箱及运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61954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水旱双根系培育生态箱及运用方法,它包含双生根培育生态箱及增加附件衍变的育苗箱,适于培育具备水旱双根系作物移栽后的生长期及前期温控催芽育苗。其特征为:生态箱上部为土壤层和下部的营养水层,由多结构隔板分开,紧贴隔板上方的箱壁有通气孔兼自流排水孔,底部有人工排水孔,箱口沿有支架插管及营养液注入管直通水层,此为规模化作物培育生态箱默认型,有翻土工具及机械。同时,将小部分默认型另加装设置,便于早春集中温控保湿催芽并采光保温育苗,育苗后恢复默认功能,或转换为跨界多功能箱。本生态箱防旱防涝,培育水旱根激发作物高产潜能,速生易管理,用于楼台庭院、荒坡、沙漠、盐碱地及规模化利用为高产生态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水旱双根系培育生态箱及运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水旱双根系培育生态箱及运用方法,是遵循部分具备水旱双生根系作物的生态特性,进行开发作物高产潜能的栽培方法,本生态箱结合了常规土地栽培和无土栽培的特性,达到充分发挥作物的高产生理能力的目的,以及本生态箱加装附件成为高效育苗箱温控、保湿、采光育苗,满足反季节育苗栽培,以及箱体的多功能服务。此整套种植模式管理简单方便,促进作物生理产能最大化。本设计生态模式还具备防旱防涝、防渗漏,节水的优势,且不占耕地,可用于美化楼台庭院,丰富家庭生活情趣,更可以在荒坡、沼泽、盐碱地规模种植,由于无渗漏,少蒸发,更适合少水源、多阳光的北方,提供大量优质的瓜果蔬菜。
技术介绍
以蔬菜类为主的作物,除开土壤下积碳的块茎果实作物,如白萝卜、胡萝卜、红薯、马铃薯、生姜、花生等作物外,其它土壤上部枝叶或藤蔓延伸扩展范围大的作物,大多为深根系作物并具备水旱双根系发育的性能,如瓜类、果荚类作物。此前作物栽培大多以土地栽培为主要形式,并采取大棚生产、地膜保护以提高作物反季节栽培,以及少量的无土栽培。土地栽培很难做到对根系发育能力的最大化,作物生长期间会受到很多不利因素的制约,如土壤过度干燥、过度潮湿,过度疏松使根须不能与土壤密合,影响吸收肥料营养和水分,或过度板结不能使根须吸收氧气,都会制约根须的发达,影响作物生长。遵照作物本身特性,创新生态机制的生态箱对移栽后的作物生长期进行水旱双生根培育,便能将作物生长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开发作物潜在的高产性能。同时利用生态箱主体,配置附件成为高效育苗箱,对作物培育幼苗,对于这种小范围的育苗方式,可以分别适应不同作物种子的育苗要求,采取相适应的育苗条件,分别控温保湿,随气温机动于室内外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多功能水旱双根系培育生态箱及运用方法,它包含双生根培育生态箱及增加附件衍变的育苗箱,分别适于具备水旱双根特性作物移栽后的生长期培育,以及前期温控催芽育苗,其特征为:生态箱上部为较深的土壤层和下部较浅的营养水层,营养水层底部有若干立柱,托起隔板,并与隔板一起承载土壤的重力,隔板有横梁和较大的根系孔和较小的筛状孔,紧贴隔板上方的箱壁有通气孔兼自流排水孔,底部有人工排水孔和可密封的活动泥水挡板,生态箱口沿设有支架插管及营养液注入管直通水层,此为作物培育生态箱默认型,也可以将默认型生态箱营养水层的一方或对应两方,设计为超越土壤层外径N公分“阳台”状的“水廊”,有翻土工具及机械,同时,将部分默认型生态箱另加装透明透气弧顶保温盖,以及电热、育苗浅盘等设置,成为便于早春集中温控保湿催芽并采光保温育苗的育苗箱,育苗箱育苗移栽后恢复默认功能栽培作物,或转换为多层育豆芽箱及多功能服务箱。本专利技术较细致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生态箱上部为较深的土壤层和下部较浅的营养水层,可改设为可分离的上下主副箱模式,即把土壤层改为主箱,把营养水层改为副箱,副箱口沿内径略大于主箱外径,主箱嵌入副箱内置台沿上,土壤层或主箱按传统培育的方式,先行培育移栽幼苗的旱生根,旱生根系虽能与幼苗互为促进共生,但当作物达到开花结果阶段,旱生根常常因旱、涝、土壤板结发育不良,而且旱生根吸收营养慢,常常达不到作物的生理潜能,制约了作物的产量,营养水层或副箱是为了对旱生根系进行营养水分的诱导,在旱生根系下部通气孔供氧的协助下,引导能快速吸收营养的水生根在营养水层或副箱充分发育,同时使得土壤层或主箱的土壤始终保持适当的疏松度,反过来又加强了疏松土壤中旱生根的发育,须知,作物的生长与产能,其根本条件就是根系的发达与否,本结构培育水旱双生根系的方式,结合了常规土地栽培和营养液无土栽培的特性,经生产实践,对比体现出作物高产生理潜能,使作物的产能达到最大化。所述的营养水层底部有若干立柱,托起隔板,并与隔板一起承载土壤的重力,隔板有多个横梁,如果横梁足够有力,也可以不要立柱脚,隔板边沿搁置在箱内壁设置的台沿上,如果是主副箱模式,隔板则固定连接在主箱下部,隔板分布的较大根系孔便于引导旱生根主根进入营养水层发育成水生根,隔板整体有小孔或小缝隙,既便于承载土壤,也便于密集小根系进入水层,紧贴隔板上方的箱壁有通气孔兼自流排水孔,多余的水便会自动溢出箱体外,此为保持营养水层的水位线,保障土壤层不会过多滞留水液而过度潮湿,同时为旱生根和水生根提供氧气,营养水层底沿设有不漏水的活动泥水挡板,便于每季开始前或作物结束后清理土壤层从隔板孔掉下的过多淤泥,底沿还设有人工排水孔,接上引流导管,平时挂在箱壁,可取下导管排除部分废液,由营养液注入管补充新鲜营养液,也可以对默认型生态箱进行简化,取消隔板,由杂物、竹木边角料、小石块、秸秆、发酵好的渣肥等混合杂物层代替隔板,架设在营养水层若干立柱上,再倒入土壤,也能让旱生根穿过杂物层进入营养水层。所述的生态箱口沿设有支架插管,为支架提供插位,支撑藤蔓作物或支撑安装喷灌管,另有营养液注入管直通营养水层底部,使得营养液无须通过土壤层就能把营养液注入营养水层,须知,作物生长期间,雨水常常能使土壤板结,旱生根就很难发育扩张,若是营养液也通过土壤层到达下面营养水层,那样土壤会过度潮湿板结,同时,土壤的肥水滞留充足,旱生根就没有了向下伸展的生理需求,培养水生根就失去了意义,土壤须适度疏松但须保持根系与土壤的适度密合,且在上层土壤缺乏水肥,作物生理“饥渴”,并在深部有水肥和氧气的引导下,才可以使旱生根向深部扩张,营养液注入管回避了加深土壤板结和水肥滞留的问题。所述的主副箱和支架,可以用于扩张种植面积,一些蔬菜作物根系较浅,也无须培养水生根,此种情形,将副箱置于主盆支架上一定高度,成为双层栽培模式,可以均分较深的主箱土壤。所述的将默认型生态箱营养水层的一方或对应两方,设计为超越土壤层外径N公分“阳台”状的“水廊”,而且要使得“水廊”口沿的高度等于或略高于通气孔(自流排水孔),确保正常营养液水位线的作用,此种模式可以取消箱体口沿设置的营养液注入管,直接将营养液灌注到“水廊”营养水层即可,水廊与箱底营养水层是连通的,如此设计,为的是营养水层及水生根也可以接受光照和充足的氧气,使水生根发育更加肥壮,增加作物产能,此模式虽然占有了一些安置生态箱的占地面积,但相对给苗稼藤蔓提供了较多的空间,如果是主副箱模式,只须将副箱某对应两方增加长度即可成为“水廊”。所述的将部分默认型生态箱另加装透明透气弧顶保温盖,以及电热、育苗浅盘等设置,成为便于早春集中温控保湿催芽并采光保温育苗的育苗箱,育苗后可恢复默认功能栽培作物,或转换为多层豆芽箱及跨界多功能服务箱,指的是将默认生态箱营养水层改为电热层,即电热层箱壁设置一个电源插孔,插孔外接电热调节开关,以增温催芽,若只是用于育苗,则上方只搁置一层育苗浅盘,育苗浅盘底部有小孔,便于透气透热,有横梁撑持育苗浅盘的泥土重力,育苗浅盘内密布可大可小的小格子,便于各种育成的幼苗带格子泥土移栽,达到成活率高的目的,所述的透明透气弧顶保温盖设有一定高度,便于幼苗生长高度,其透明便于保温的同时,又能对日光采光采热,进行光合作用,让幼苗健壮生长,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水旱双根系培育生态箱及运用方法,它包含双生根培育生态箱及增加附件衍变的育苗箱,分别适于具备水旱双根特性作物移栽后的生长期培育,以及前期温控催芽育苗,其特征为:生态箱上部为较深的土壤层和下部较浅的营养水层,营养水层底部有若干立柱,托起隔板,并与隔板一起承载土壤的重力,隔板有横梁和较大的根系孔和较小的筛状孔,紧贴隔板上方的箱壁有通气孔兼自流排水孔,底部有人工排水孔和可密封的活动泥水挡板,生态箱口沿设有支架插管及营养液注入管直通水层,此为作物培育生态箱默认型,也可以将默认型生态箱营养水层的一方或对应两方,设计为超越土壤层外径N公分“阳台”状的“水廊”,有翻土工具及机械,同时,将部分默认型生态箱另加装透明透气弧顶保温盖,以及电热、育苗浅盘等设置,成为便于早春集中温控保湿催芽并采光保温育苗的育苗箱,育苗箱育苗移栽后恢复默认功能栽培作物,或转换为多层育豆芽箱及跨界多功能服务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水旱双根系培育生态箱及运用方法,它包含双生根培育生态箱及增加附件衍变的育苗箱,分别适于具备水旱双根特性作物移栽后的生长期培育,以及前期温控催芽育苗,其特征为:生态箱上部为较深的土壤层和下部较浅的营养水层,营养水层底部有若干立柱,托起隔板,并与隔板一起承载土壤的重力,隔板有横梁和较大的根系孔和较小的筛状孔,紧贴隔板上方的箱壁有通气孔兼自流排水孔,底部有人工排水孔和可密封的活动泥水挡板,生态箱口沿设有支架插管及营养液注入管直通水层,此为作物培育生态箱默认型,也可以将默认型生态箱营养水层的一方或对应两方,设计为超越土壤层外径N公分“阳台”状的“水廊”,有翻土工具及机械,同时,将部分默认型生态箱另加装透明透气弧顶保温盖,以及电热、育苗浅盘等设置,成为便于早春集中温控保湿催芽并采光保温育苗的育苗箱,育苗箱育苗移栽后恢复默认功能栽培作物,或转换为多层育豆芽箱及跨界多功能服务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水旱双根系培育生态箱及运用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生态箱上部为较深的土壤层和下部较浅的营养水层,可改设为可分离的上下主副箱模式,即把土壤层改为主箱,把营养水层改为副箱,副箱口沿内径略大于主箱外径,主箱嵌入副箱内置台沿上,土壤层或主箱按传统培育的方式,先行培育移栽幼苗的旱生根,此阶段旱生根系虽能与幼苗互为促进共生,但当作物达到开花结果阶段,旱生根常常因旱、涝、土壤板结发育不良,而且旱生根吸收营养慢,常常达不到作物的生理潜能,制约了作物的产量,营养水层或副箱是为了对旱生根系进行营养水分的诱导,在旱生根系下部通气孔供氧的协助下,引导能快速吸收营养的水生根在营养水层或副箱充分发育,同时使得土壤层或主箱的土壤始终保持适当的疏松度,反过来又加强了疏松土壤中旱生根的发育,须知,作物的生长与产能,其根本条件就是根系的发达与否,本结构培育水旱双生根系的方式,结合了常规土地栽培和营养液无土栽培的特性,经生产实践,对比体现出作物高产生理潜能,使作物的产能达到最大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水旱双根系培育生态箱及运用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营养水层底部有若干立柱,托起隔板,并与隔板一起承载土壤的重力,隔板有多个横梁,如果横梁足够有力,也可以不要立柱脚,隔板边沿搁置在箱内壁设置的台沿上,如果是主副箱模式,隔板则固定连接在主箱下部,隔板分布的较大根系孔便于引导旱生根主根进入营养水层发育成水生根,隔板整体有小孔或小缝隙,既便于承载土壤,也便于密集小根系进入水层,紧贴隔板上方的箱壁有通气孔兼自流排水孔,多余的水便会自动溢出箱体外,此为保持营养水层的水位线,保障土壤层不会过多滞留水液而过度潮湿,同时为旱生根和水生根提供氧气,营养水层底沿设有不漏水的活动泥水挡板,便于每季开始前或作物结束后清理土壤层从隔板孔掉下的过多淤泥,底沿还设有人工排水孔,接上引流导管,平时挂在箱壁,可取下导管排除部分废液,由营养液注入管补充新鲜营养液,也可以对默认型生态箱进行简化,取消隔板,由杂物、竹木边角料、小石块、秸秆、发酵好的渣肥等混合杂物层代替隔板,架设在营养水层若干立柱上,再倒入土壤,也能让旱生根穿过杂物层进入营养水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水旱双根系培育生态箱及运用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生态箱口沿设有支架插管,为支架提供插位,支撑藤蔓作物或支撑安装喷灌管,另有营养液注入管直通营养水层底部,使得营养液无须通过土壤层就能把营养液注入营养水层,须知,作物生长期间,雨水常常能使土壤板结,旱生根就很难发育扩张,若是营养液也通过土壤层到达下面营养水层,那样土壤会过度潮湿板结,同时,土壤的肥水滞留充足,旱生根就没有了向下伸展的生理需求,培养水生根就失去了意义,土壤须适度疏松但须保持根系与土壤的适度密合,且在上层土壤缺乏水肥,作物生理“饥渴”,并在深部有水肥和氧气的引导下,才可以使旱生根向深部扩张,营养液注入管回避了加深土壤板结和水肥滞留的问题。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克芝
申请(专利权)人:许克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