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蕊专利>正文

一种增加土壤肥力的地埋式输液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1939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土壤肥力提升领域,公开了一种增加土壤肥力的地埋式输液管。包括滴水装置、渗水装置和进气装置,所述滴水装置包括滴水管、弹簧和出水管;所述渗水装置包括渗水管、单向阀、渗水垫和渗水头;所述进气装置包括进气管、单向阀、密封垫和端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有效提高了改善土壤肥力的效率的情况下大幅降低了设备的损坏率以及维修难度,节省了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加土壤肥力的地埋式输液管
本技术涉及土壤肥力提升领域,具体为一种增加土壤肥力的地埋式输液管。
技术介绍
我国土地资源雄厚,但按人平均占有的相对量少。根据统计资料,全国土地总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土地总面积的7.3%,中国按人平均占有的各类土地资源数量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山地多、平地少,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和高原占国土的25%,在有限的土地资源里为了提高土地产量,如何增加土壤肥力成为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现有方法多是采用人工或者机械的方式喷洒农药或者化肥来提高土壤肥力,农药中的有机质成分大多停留在土壤表面很难进入植物根部被吸收利用,绝大部分有效成分被蒸发带走,效率低、浪费资源、且污染环境。为了解决这种问题,部分地方开始推行地埋式输液管来增加土壤肥力,输液管大多位于植株根部,可以直接对植株进行输送肥料,但是在地埋式滴灌系统关闭过程中,管网中产生的负压可能将输液管外壁周围的土壤微粒经滴液头出水口吸入流道而造成滴头堵塞,导致灌水不均匀、地埋式滴灌管维修困难等不良问题,同时地埋式输液管整体液流速度不佳,仅通过渗透出水无法及时补充土壤肥力,因此需要一种结构简单,有效解决因为关闭地埋式输液管时虹吸作用导致滴液管堵塞问题,同时能够增加输液管出水的液流快速增加土壤肥力的一种增加土壤肥力的地埋式输液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加土壤肥力的地埋式输液管,用以提高改善土壤肥力的效率,以及降低堵塞问题的发生,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维修时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增加土壤肥力的地埋式输液管,包括滴水装置和渗水装置,所述滴水装置包括滴水管、弹簧和出水管;所述渗水装置包括渗水管、单向阀、渗水垫和渗水头,所述滴水装置与所述渗水装置通过螺纹固定连接,螺纹连接方便拆卸,两种装置交替连接,所述进气管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所有管道的末端,尾端伸出地面,螺纹连接处装有密封垫圈一,以防止水压过大时螺纹连接缝隙漏水。优选的,所述出水管底部呈锥形,无孔,在其侧面开有两个出水孔,所述出水管安装在所述滴水管的竖管中,构成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出水管顶端与所述滴水管的竖管底端内侧设有卡环,所述弹簧为压缩弹簧,安装于出水管与所述滴水管的卡环之间,水压过小时所述弹簧将所述出水管压回所述滴水管竖管腔内,水压大于所述弹簧压力时将所述出水管压出滴水管竖管。优选的,所述渗水管竖管设有外螺纹,所述渗水头内侧设有内螺纹,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方便拆卸更换,接口处装有密封垫圈二防止漏水。优选的,所述单向阀安装于所述渗水管竖管底端,由阀板和两个圆柱销组成,所述阀板固定端开有两个销孔,所述渗水管竖管底端也开有两个销孔,所述圆柱销穿过所述阀板固定端的销孔将阀板固定在所述渗水管的竖管上,所述单向阀的设置避免了虹吸反应液体回流导致的孔口堵塞。优选的,所述渗水垫呈圆柱形,固定连接在单向阀与渗水头之间,水压大于一定值单向阀打开,营养液通过渗水垫渗入到土壤中。优选的,所述进气装置包括进气管、进气阀、端盖,所述进气阀包括进气阀圆柱销、进气阀阀板和密封垫,进气阀圆柱销穿过进气阀阀板中的销孔固定在端盖的销孔之中,进气阀阀板外侧装有密封垫;所述进气阀通过销孔配合安装在所述端盖内侧,只允许气体从外部进入到装置内,不允许液体流出所述进气阀,所述端盖固定连接在所述进气管末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滴水装置、渗水装置加快了改变土壤肥力的速度,滴水装置与渗水装置同时工作,使得营养液能够快速进入土壤中改变土壤成分,两种装置交替连接也平衡了两装置之间的效率,采用可反复拆卸的螺纹连接能够在有零件损坏需要更换的时候更方便的拆卸,降低了工作量以及减少了时间的消耗。本技术通过伸缩弹簧连接的出水管在滴水管中滑动连接,解决了断水时因虹吸效应液体回流,出水处接触土壤而导致的孔口堵塞,降低了设备损坏的几率,渗水装置设有单向阀,供水结束后单向阀关闭,降低了渗水口被泥土堵塞的几率,增加了设备的寿命,同时也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等轴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单向阀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进气阀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滴水装置剖视图。图中:1滴水装置、11出水管、12弹簧、13滴水管、2渗水装置、21单向阀、211阀板、212圆柱销、22渗水垫、23渗水头、24渗水管、3密封垫圈一、4密封垫圈二、5进气装置、51进气管、52端盖垫、53进气阀、531进气阀圆柱销、532进气阀阀板、533密封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底端”、“顶端”、“左侧”、“右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阅图1-3,一种增加土壤肥力的地埋式输液管,包括滴水装置1和渗水装置2,滴水装置1包括滴水管13、弹簧12和出水管11,渗水装置2包括渗水管24、单向阀21、渗水垫22和渗水头23。渗水装置2与滴水装置1首尾分别设有内外螺纹,在实际工作中两部分交替连接,螺纹接口处装有密封垫圈一3,滴水装置1与渗水装置2共同作用,既解决了单渗水工作效率低,也解决了单一滴水位置太过集中的问题,螺纹连接也使得本技术可以随意更换任何关节,降低了对设备维护的难度以及成本。出水管11底端呈圆锥形,无孔,中间部分呈圆柱形,侧面开有两个出水孔使腔内外连通,上端设有卡环,滑动连接在滴水管的竖管中,滴水管竖管腔内底部同样设有卡环,弹簧12为压缩弹簧,固定安装在两卡环之间。不通水时,腔内压力低于弹簧12压力,弹簧12将出水管11压回滴水管13竖管腔内,当供水时腔内水压大于弹簧12压力,将出水管11压出腔外,营养液由两侧出水孔流出,沿底端圆锥滴落至土壤中,待供水结束后水压降低,出水管11在弹簧12作用下自行收回至滴水管13竖管腔内,有效避免了液体回流时与土壤接触导致空口堵塞的问题,同时还能根据水压的大小控制出水口的位置进一步调节滴水的速率。渗水管24竖管外侧设有外螺纹,渗水头23内侧设有内螺纹,两者螺纹连接,接口处需安装密封垫圈二4以防止螺纹缝隙漏水。单向阀21安装于渗水管24竖管底端,由阀板211和两个圆柱销212组成,阀板211固定端开有两个销孔,渗水管24竖管底端对应位置也开有两个销孔,圆柱销212穿过阀板211销孔将阀板211固定在渗水管24指定位置,单向阀21下方一定距离安装渗水垫22,单向阀21仅允许液体自渗水管24流向渗水垫22,停止供水,水压降低单向阀21关闭,渗水垫22与上方水源切断,避免了虹吸效应泥土回流导致渗水装置2堵塞的问题,降低了装置损坏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加土壤肥力的地埋式输液管,包括滴水装置(1)、渗水装置(2)和进气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水装置(1)包括滴水管(13)、弹簧(12)和出水管(11);所述渗水装置(2)包括渗水管(24)、单向阀(21)、渗水垫(22)和渗水头(23),所述滴水装置(1)与所述渗水装置(2)通过内外螺纹交替连接,内外螺纹连接处装有密封垫圈一(3),所述进气装置(5)连接在整个装置末端,进气装置(5)尾部露出地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加土壤肥力的地埋式输液管,包括滴水装置(1)、渗水装置(2)和进气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水装置(1)包括滴水管(13)、弹簧(12)和出水管(11);所述渗水装置(2)包括渗水管(24)、单向阀(21)、渗水垫(22)和渗水头(23),所述滴水装置(1)与所述渗水装置(2)通过内外螺纹交替连接,内外螺纹连接处装有密封垫圈一(3),所述进气装置(5)连接在整个装置末端,进气装置(5)尾部露出地面。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增加土壤肥力的地埋式输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11)底部呈锥形,无孔,在其侧面开有两个出水孔,滑动连接在所述滴水管(13)的竖管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增加土壤肥力的地埋式输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11)顶端与所述滴水管(13)的竖管腔内底端设有卡环,所述弹簧(12)安装于所述出水管(11)与所述滴水管(13)的卡环之间,所述弹簧(12)为压缩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增加土壤肥力的地埋式输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管(24)竖管与所述渗水头(23)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接口处装有密封垫圈二(4)。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蕊
申请(专利权)人:袁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