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雷达自动感应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18708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波雷达自动感应开关,微波雷达自动感应开关的微波振荡发射电路由电阻R2、电容C0和三极管Q1组成,电阻R2和电容C0并联后连接在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基极之间,所述的电容C0是由布置在线路板边缘的印刷线路形成,利用利用布置在线路板边缘的印刷线路形成C0,即使电容C0要求达到0.01PF高精度电容,也能通过印刷线路的长度和截面积来调整达到,成本低,精度高,控制稳定,受温度及其他环境影响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波雷达自动感应开关
本技术涉及微波雷达自动感应开关。
技术介绍
传统的微波雷达自动感应开关一般采用2.4G的微波发射电路。这个频段的微波感应模块同频干扰、误触发比较严重,一般低附加值和无要求的产品上会用,通常产品一般会采用5.8G微波雷达感应模块。但目前5.8G微波雷达自动感应开关,在电路结构上存在如下问题:1)微波振荡发射电路采用电阻+普通电容的方式,但现在是5.8G高频率,需要电容0.01PF,高精度电容价格贵,精度低,频率控制不稳定,受温度和环境干扰大;2)通常分开为感应板+控制板+屏蔽板的方式,连接结构复杂、体积大,成本高;3)电路结构不合理,导致检测稳定性和准确性偏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微波雷达自动感应开关,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5.8G微波雷达自动感应开关的微波振荡发射电路采用电阻+普通电容的方式价格贵,精度低,频率控制不稳定,受温度和环境干扰大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微波雷达自动感应开关,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5.8G微波雷达自动感应开关的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微波雷达自动感应开关,包括微波振荡发射电路、接收天线、混频电路、比较电路、放大电路和微处理器,微波振荡发射电路发射出一定频率的微波信号发射到指定的空间,当这个空间有人员活动时微波信号反射回接收天线(3)并经过混频电路、比较电路和放大电路处理后送到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判断出是否有人员在这个空间活动的结果后输出控制信号,其特征在于:微波振荡发射电路由电阻R2、电容C0和三极管Q1组成,电阻R2和电容C0并联后连接在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基极之间,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的电容C0是由布置在线路板(1)边缘的印刷线路(2)形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微波雷达自动感应开关,包括微波振荡发射电路、接收天线、混频电路、比较电路、放大电路和微处理器,微波振荡发射电路发射出一定频率的微波信号发射到指定的空间,当这个空间有人员活动时微波信号反射回接收天线(3)并经过混频电路、比较电路和放大电路处理后送到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判断出是否有人员在这个空间活动的结果后输出控制信号,其特征在于:微波振荡发射电路由电阻R2、电容C0和三极管Q1组成,电阻R2和电容C0并联后连接在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基极之间,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的电容C0是由布置在线路板(1)边缘的印刷线路(2)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雷达自动感应开关,其特征在于:微波振荡发射电路发射出5.8G的微波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波雷达自动感应开关,其特征在于:印刷线路(2)是位于线路板(1)的边缘,且印刷线路(2)有若干个镀金属通孔(21)形成发射天线(1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微波雷达自动感应开关,其特征在于:微波振荡发射电路、接收天线、混频电路、比较电路、放大电路和微处理器集成在线路板(1)上,在线路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柱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尊宝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