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远程防盗报警迎宾器
本技术涉及迎宾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远程防盗报警迎宾器。
技术介绍
迎宾器是一种利用红外热释电原理感应人体活动信息的技术。当有人进入其感应范围时,就能准确的识别人体活动的信息,迎宾器的感应原理为:本身不发射任何信号,故不产生有害电磁干扰,人体辐射的红外线中心波长为9-10um,而探测元件的波几乎稳定不变,在传感器顶端开设了一个装有滤光镜片的窗口,这个滤光片可通过光的波长范围为7-10um,正好适合于人体红外辐射的探测,而对其它波长的红外线由滤光片予以吸收,这样便形成了一种专门用作探测人体辐射的红外线传感器。但现有迎宾器需要用手机安装对应的APP才能接收消息,安装APP占用手机内存,且操作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远程防盗报警迎宾器。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1.一种远程防盗报警迎宾器,包括主体和支架,主体内安装有用于感应人体的人体感应模块和用于供电的电源模块,还安装有通讯模块,通讯模块包括:GSM/G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远程防盗报警迎宾器,包括主体和支架,所述主体内安装有用于感应人体的人体感应模块和用于供电的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安装有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包括:GSM/GPRS模块、SIM模块和定时电路;/n所述人体感应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定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定时电路的输出控制端与所述GSM/GPRS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GSM/GPRS模块与所述SIM模块相互连接,所述SIM模块的输出端与外部服务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外部服务器与用户终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电源端分别与人体感应模块、SIM模块和定时电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远程防盗报警迎宾器,包括主体和支架,所述主体内安装有用于感应人体的人体感应模块和用于供电的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安装有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包括:GSM/GPRS模块、SIM模块和定时电路;
所述人体感应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定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定时电路的输出控制端与所述GSM/GPRS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GSM/GPRS模块与所述SIM模块相互连接,所述SIM模块的输出端与外部服务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外部服务器与用户终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电源端分别与人体感应模块、SIM模块和定时电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防盗报警迎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GSM/GPRS模块中包括M26芯片,所述SIM模块包括SIM卡槽和eSIM卡,所述eSIM卡的芯片信号为QFN5X5-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防盗报警迎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GSM/GPRS模块中,M26芯片的SIM_DADT引脚与SIM卡槽的I/O引脚连接,SIM_RST引脚与SIM卡槽的RST引脚连接,SIM_CLK引脚与SIM卡槽的CLK引脚连接,SIM_VDD引脚与QFN5X5-8芯片的VDD引脚连接,NETLIGHT引脚经电阻R56发光二极管LD2后接地,RF_ANT引脚接电容C6和电阻R8的公共端,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8的另一端经电容C7后接地,VBAT引脚经电容C2后接地,电容C1与电容C2并联,电容C419与电容C2并联,电容C2与电容C419的公共点接入定时电路中场效应管Q2的漏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防盗报警迎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电路中,场效应管Q2的漏极经电阻R23接入场效应管Q2的源极,场效应管Q2的源极经电阻R34接入场效应管Q2的栅极,场效应管Q1的源极经电阻R33接入场效应管Q2的栅极,电阻R33与场效应管Q2的公共端经电阻R1接入场效应管Q4的漏极,场效应管Q1的漏极接电阻R10与电阻R22的公共端,电阻R10的另一端接电源端,电阻R22的另一端接地,R10与电阻R22的公共端还连接场效应管Q4的源极,场效应管Q4的栅极接地,效应管Q4的漏极连接电阻R171与电阻R166的公共端,电阻R171的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微贞探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