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地震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1612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下地震监测装置,包括水下移动装置、地震监测仪和连接线缆,所述地震监测仪设置于水下移动装置内,所述连接线缆的一端固定于水下移动装置上且与地震监测仪连接,另一端连接与地面接收装置;所述水下移动装置包括机壳、水下推动机构和潜浮装置,所述机壳外侧均匀设置有四个圆筒状凸起,所述水下推动机构设置于圆筒状凸起内,所述水下推动机构用于调整机壳在水下移动的方向,所述水下推动机构的一端均固定于机壳内部,所述机壳内侧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环状储水腔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在水下作业,并可在水下调整位置,能更好的检测水下地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地震监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地震监测设备
,具体的讲是一种水下地震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加强,活动范围的扩大,对能源和安全的需求不断增大,使得人类水下活动越来越频繁,水下工程的建设和投资不断增长,而海底地震活动是十分频繁的,极易对水下工程的建设装备产生极大的破坏。同时水下工程装备因为其特殊性,价值很高且具有很高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同时破坏后危害大、难修复。由于海水对声波传播的限制,利用现有技术中的一般地震测量技术,人们往往无法有效地、经济地接收到一些重要的地震信息。同时水下具有的高隐蔽性、不确定性和环境的特殊性使得地震预测极其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水下地震监测装置,本技术可在水下作业,并可在水下调整位置,能更好的监测地震波。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下地震监测装置,包括水下移动装置、地震监测仪和连接线缆,所述地震监测仪设置于水下移动装置内,所述连接线缆的一端固定于水下移动装置上且与地震监测仪连接,另一端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地震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下移动装置、地震监测仪(2)和连接线缆(3),所述地震监测仪(2)设置于水下移动装置内,所述连接线缆(3)的一端固定于水下移动装置上且与地震监测仪(2)连接,另一端连接与地面接收装置;/n所述水下移动装置包括机壳(11)、水下推动机构(12)和潜浮装置(13),所述机壳(11)外侧均匀设置有四个圆筒状凸起,所述水下推动机构(12)设置于圆筒状凸起内,所述水下推动机构(12)用于调整机壳(11)在水下移动的方向,所述水下推动机构(12)的一端均固定于机壳(11)内部,所述机壳(11)内侧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环状储水腔体,所述潜浮装置(13)的数量为两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地震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下移动装置、地震监测仪(2)和连接线缆(3),所述地震监测仪(2)设置于水下移动装置内,所述连接线缆(3)的一端固定于水下移动装置上且与地震监测仪(2)连接,另一端连接与地面接收装置;
所述水下移动装置包括机壳(11)、水下推动机构(12)和潜浮装置(13),所述机壳(11)外侧均匀设置有四个圆筒状凸起,所述水下推动机构(12)设置于圆筒状凸起内,所述水下推动机构(12)用于调整机壳(11)在水下移动的方向,所述水下推动机构(12)的一端均固定于机壳(11)内部,所述机壳(11)内侧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环状储水腔体,所述潜浮装置(13)的数量为两套,两套所述潜浮装置(13)分别设置于机壳(11)内侧顶部和底部的储水腔体内,所述潜浮装置(13)用于向储水腔体内抽放水来控制机壳(11)的潜浮,所述连接线缆(3)包括套管(31)、数据线缆(32)和供电线缆(33),所述套管(31)的一端固定于机壳(11)顶部且贯穿机壳(11)顶部,所述套管(31)一端与机壳(11)上的通孔外侧密封连接,另一端与地面接收装置连接,所述数据线缆(32)和供电线缆(33)穿过通孔并设置于套管(31)内部,所述地震监测仪(2)设置于机壳(11)内侧中部,所述地震监测仪(2)用于进行地震监测,所述地震监测仪(2)的信号输出端通过数据线缆(32)连接地面接收装置,所述机壳(11)内侧中部还设置有电源(5),所述电源(5)用于给水下推动机构(12)、潜浮装置(13)和地震监测仪(2)提供电能,所述供电线缆(33)与电源(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警周云耀吕永清吴欢齐军伟向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