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化智能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1566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型化智能传感器,包括上盖、传感器本体、传感器线路板和底壳;所述传感器本体与传感器线路板电连接,所述传感器线路板密封固定在底壳内部,上盖拧入底壳并螺纹连接。由于上盖和底壳采用螺纹连接,不仅拆卸方便,还不会破坏外壳;即可解决现有气体传感器拆卸费力且容易破坏外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化智能传感器
本技术涉及传感器
,特别涉及一种小型化智能传感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气体传感器生产厂家不同,类型不同(如电化学、催化燃烧等),部分封装引脚也有不同,通常分为4系和7系两种封装。这种封装的盖子下端通过拉力加强筋连接一个防盗环,打开盖子前需拉开防盗环,不仅拆卸费力且容易破坏外壳;同时,各种类型的气体传感器应用环境固定,有的气体传感器体积大,导致便携性较差,运输较为不便。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化智能传感器,以解决现有气体传感器拆卸费力且容易破坏外壳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小型化智能传感器,其包括上盖、传感器本体、传感器线路板和底壳;所述传感器本体与传感器线路板电连接,所述传感器线路板密封固定在底壳内部,上盖拧入底壳并螺纹连接。所述的小型化智能传感器中,所述上盖的外侧底部设置第一螺纹,底壳的内侧顶部设置与第一螺纹适配的第二螺纹,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的小型化智能传感器中,所述上盖的顶部设置一凹槽,凹槽的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凹槽上粘贴一防水透气膜。所述的小型化智能传感器中,所述凹槽的深度与防水透气膜的厚度相等。所述的小型化智能传感器中,所述底壳是中空,在底壳的底部设置有一圈挡边;传感器线路板放入后通过挡边定位在底部,再通过灌胶封装方式固定在底壳内。所述的小型化智能传感器中,所述传感器线路板包括传感器线路上板和传感器线路下板,所述传感器线路上板与传感器本体插接并电连接,传感器线路上板通过接插件与传感器线路下板电连接;所述传感器线路上板用于将传感器本体输出的数据转换为预设格式的数据;所述传感器线路下板用于对所述预设格式的数据进行存储,以及将预设格式的数据转换成数字数据输出。所述的小型化智能传感器中,所述传感器线路上板的顶部设置有3个针槽,传感器本体底部的3个针脚插入对应的针槽中。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小型化智能传感器,包括上盖、传感器本体、传感器线路板和底壳;所述传感器本体与传感器线路板电连接,所述传感器线路板密封固定在底壳内部,上盖拧入底壳并螺纹连接。由于上盖和底壳采用螺纹连接,不仅拆卸方便,还不会破坏外壳;即可解决现有气体传感器拆卸费力且容易破坏外壳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小型化智能传感器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小型化智能传感器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小型化智能传感器。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所述小型化智能传感器包括上盖1、传感器本体2、传感器线路板3和底壳4;所述传感器本体2与传感器线路板3电连接,所述传感器线路板3密封固定在底壳4内部,上盖1拧入底壳4并螺纹连接。由于上盖1和底壳4采用螺纹连接,不仅拆卸方便,还不会破坏外壳(由上盖1和底壳4组成的壳体)。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盖1的外侧底部设置第一螺纹11,底壳4的内侧顶部设置与第一螺纹适配的第二螺纹41,上盖1拧入底壳4时,即可实现第一螺纹11与第二螺纹41的螺纹连接。可以设置第一螺纹11与第二螺纹41的圈数,使上盖1或底壳4顺时针旋转1/4圈即可拧紧,逆时针旋转1/4圈即可拆开。这样采用半螺纹连接比插拔式密封更好,比全螺纹安装快速,外壳拆装更方便且用时很短,提高批量生产的速率。为了增加小型化智能传感器内部的透气性,所述上盖1的顶部设置一凹槽13,凹槽的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凹槽13上粘贴一防水透气膜12(防水透气膜12带背胶来实现粘贴)。所述凹槽13的深度可与防水透气膜12的厚度相等,这样粘贴后防水透气膜12的表面与上盖1的顶部持平。所述传感器线路板3采用灌胶封装方式固定在底壳4内,这样无需螺钉固定而破坏传感器线路板3,且被测气体进入传感器腔体内不会接触传感器线路板3,避免腐蚀传感器线路板3。本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线路板3包括传感器线路上板31和传感器线路下板32,所述传感器线路上板31的顶部设置有3个针槽311,传感器本体2底部的3个针脚21插入对应的针槽311中,传感器线路上板31通过接插件312与传感器线路下板32电连接。所述传感器线路上板31用于将传感器本体2输出的数据转换为预设格式的数据,即将不同类型的气体传感器的数据传输格式统一成一种传输方式;所述传感器线路下板32为公共板,用于对所述预设格式的数据(一种模拟数据)进行存储,以及将预设格式的数据转换成数字数据输出。需要理解的是,底壳4是中空的,在底壳4的底部设置有一圈挡边42,传感器线路板3放入后通过挡边42定位在底部,再通过灌胶封装方式进行固定,传感器线路下板32上的元器件(如接口)从底壳4的底部露出,这样整个小型化智能传感器即可通过传感器线路下板32上的接口与其他设备连接,从而将数字数据输出给对应的设备。由于传感器本体2是插接方式与传感器线路上板31电连接,可以根据应用环境更换传感器本体2,即可通过一个封装实现不同气体的检测。并且传感器线路上板31能对不同类型进行传输方式的统一,针对不同针脚位置的传感器、不同针脚定义的传感器仅需增加针槽311和插接件312的数量,即在传感器线路上板31上增加针槽311和插接件312数量来实现统一。从而能同时兼容不同厂商的4系传感器,使用一个封装就能适用于其它系列气体传感器。所述小型化智能传感器的整体高度由现有的34mm降低到27.5mm,直径由现有的33mm减小到24mm。这样体积较小,便于携带。在具体实施时,还可根据需求修改高度和直径,以兼容不同厂商的7系传感器。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小型化智能传感器,采用智能化封装,能更换内部的传感器主体并兼容各厂家的4系产品,改变外观尺寸(如改变直径尺寸、高度、线路板)后也能兼容各厂家7系传感器;结构简单、体积小巧、成本较低,便于携带,适用于微型化产品生产。上述功能模块的划分仅用以举例说明,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来完成,即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来完成上述描述的全部或部分功能。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型化智能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传感器本体、传感器线路板和底壳;/n所述传感器本体与传感器线路板电连接,所述传感器线路板密封固定在底壳内部,上盖拧入底壳并螺纹连接;所述上盖的顶部设置一凹槽,凹槽的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凹槽上粘贴一防水透气膜,粘贴后防水透气膜的表面与上盖的顶部持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化智能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传感器本体、传感器线路板和底壳;
所述传感器本体与传感器线路板电连接,所述传感器线路板密封固定在底壳内部,上盖拧入底壳并螺纹连接;所述上盖的顶部设置一凹槽,凹槽的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凹槽上粘贴一防水透气膜,粘贴后防水透气膜的表面与上盖的顶部持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化智能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外侧底部设置第一螺纹,底壳的内侧顶部设置与第一螺纹适配的第二螺纹,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进行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化智能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深度与防水透气膜的厚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化智能传感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张强郭俊鑫王彦辉张瑞龙王立升黄小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无眼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