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波发射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1470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声波发射电路;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1的基极与DSP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单价管Q1的集电极与变压器T1的初级侧的一端连接,变压器T1的初级侧的另一端与电阻R5连接并通过电容C2接地,电阻R5与+12V电源连接;变压器T1的次级侧一端接地,另一端与电阻R3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超声波换能器的输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DSP输出的PWM信号直接驱动三极管,信号经过多级耦合线圈作用,产生高频振荡信号,驱动超声波换能器发送超声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声波发射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超声波发射电路。
技术介绍
在超声波流量计发射电路中,需要换能器的阻抗与流量计需要的声功率的匹配,还要求超声波换能器对温度系数的变化以及对超声波信号的减弱程度要尽量小。通常,超声波换能器的固有频率在100kHz到9MHz之间,且驱动电压在在10V到900V之间,对驱动电路的动态性和发射功率都有较高的要求,但是以往的驱动电路都是由大功率的晶体管组成的,结构复杂,而且放大驱动过程缓慢,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超声波发射电路。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超声波发射电路;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1的基极与DSP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变压器T1的初级侧的一端连接,变压器T1的初级侧的另一端与电阻R5连接并通过电容C2接地,电阻R5与+12V电源连接;变压器T1的次级侧一端接地,另一端与电阻R3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超声波换能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容C2为有极性电容,变压器T1的初级侧与其正极连接。所述电阻R3的阻值为33KΩ。所述电阻R5的阻值为1KΩ。所述电容C2的容量为220μF。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DSP输出的PWM信号直接驱动三极管,信号经过多级耦合线圈作用,产生高频振荡信号,驱动超声波换能器发送超声波。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一种超声波发射电路;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1的基极与DSP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单价管Q1的集电极与变压器T1的初级侧的一端连接,变压器T1的初级侧的另一端与电阻R5连接并通过电容C2接地,电阻R5与+12V电源连接;变压器T1的次级侧一端接地,另一端与电阻R3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超声波换能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容C2为有极性电容,变压器T1的初级侧与其正极连接。所述电阻R3的阻值为33KΩ。梭胡电阻R5的阻值为1KΩ。所述电容C2的容量为220μF。发射驱动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由DSP产生的200kHzPWM信号,直接输送至三极管Q1的基极,驱动开关三极管Q1的开与关。开关三极管Q1的开与关,直接控制升压中周T1初级线圈导通与断开,从而产生200kHz的耦合信号,耦合到次级线圈,使次级线圈产生200kHz的高压震荡信号驱动超声波换能器P1发送超声波脉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声波发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1的基极与DSP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变压器T1的初级侧的一端连接,变压器T1的初级侧的另一端与电阻R5连接并通过电容C2接地,电阻R5与+12V电源连接;变压器T1的次级侧一端接地,另一端与电阻R3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超声波换能器的输入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声波发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1的基极与DSP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变压器T1的初级侧的一端连接,变压器T1的初级侧的另一端与电阻R5连接并通过电容C2接地,电阻R5与+12V电源连接;变压器T1的次级侧一端接地,另一端与电阻R3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超声波换能器的输入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迟杏杨宇胡培全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