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房屋楼宇倾斜度检测仪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1456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建筑检测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手持式房屋楼宇倾斜度检测仪器,包括防护壳、检测仪本体、无线信号传输模块和百分表,所述检测仪本体设置在防护壳的内部,所述百分表安装在检测仪本体的表面,所述防护壳内腔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缓冲块和第二缓冲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防护壳、第一缓冲块、第二缓冲块、软垫、缓冲板、弹簧和滑杆的设置,使该检测仪器具有缓冲防护功能,其能够降低自身在摔落过程中受损的概率,提高了该检测仪器的防护性,解决了现有的一些检测仪器缺少相应的防护结构,其在摔落过程中易出现损伤甚至损坏,致使检测仪器使用寿命大幅度缩短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持式房屋楼宇倾斜度检测仪器
本技术属于建筑检测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手持式房屋楼宇倾斜度检测仪器。
技术介绍
在进行建筑施工过程中往往离不开对建筑物和建筑墙体定期的安全监测,然后对于施工后和施工中进行监测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施工质量和安全,其中对于倾斜度的检测是保障建筑可靠和安全的保障。现有的一些手持式斜度检测仪器由于自身缺少防护结构,如果检测仪器从手中摔落,易造成检测仪自身的表面出现损伤甚至内部器件出现损坏,致使检测仪器的使用寿命大幅度缩短,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缓冲防护功能,降低自身在摔落过程中受损概率的检测仪器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手持式房屋楼宇倾斜度检测仪器,旨在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手持式房屋楼宇倾斜度检测仪器,包括防护壳、检测仪本体、无线信号传输模块和百分表,所述检测仪本体设置在防护壳的内部,所述百分表安装在检测仪本体的表面,所述防护壳内腔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缓冲块和第二缓冲块,且第一缓冲块与第二缓冲块相对一侧的表面均与检测仪本体的表面接触,所述防护壳内腔的底部粘接有软垫,且软垫顶部的表面与检测仪本体底部的表面紧密接触,所述防护壳的下方设置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顶部的表面通过固定扣安装有若干个弹簧,且弹簧的远离缓冲板的一端通过固定扣与防护壳底部的表面固定安装,所述缓冲板顶部的四角均栓接有滑杆,且滑杆远离缓冲板的一端贯穿至防护壳的内部。优选的,所述滑杆远离缓冲板的一端栓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的截面面积大于滑杆的截面面积。优选的,所述防护壳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若干个凸起,所述凸起的整体呈圆柱形并与防护壳为一体化设计。优选的,所述防护壳顶部的右侧开设有卡槽,所述防护壳顶部的中心处开设有通槽。优选的,所述防护壳正面的下方设置有限位片,且限位片通过螺丝与防护壳的表面固定。优选的,所述防护壳与缓冲板均为塑料材质制成,且该材质为ABS工程塑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防护壳、第一缓冲块、第二缓冲块、软垫、缓冲板、弹簧和滑杆的设置,使该检测仪器具有缓冲防护功能,其能够降低自身在摔落过程中受损的概率,提高了该检测仪器的防护性,解决了现有的一些检测仪器缺少相应的防护结构,其在摔落过程中易出现损伤甚至损坏,致使检测仪器使用寿命大幅度缩短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立体示意图;图中:1-防护壳、2-检测仪本体、3-无线信号传输模块、4-百分表、5-第一缓冲块、6-第二缓冲块、7-软垫、8-缓冲板、9-弹簧、10-滑杆、11-限位块、12-凸起、13-卡槽、14-通槽、15-限位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手持式房屋楼宇倾斜度检测仪器技术方案:包括防护壳1、检测仪本体2、无线信号传输模块3和百分表4,检测仪本体2设置在防护壳1的内部,百分表4安装在检测仪本体2的表面,防护壳1内腔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缓冲块5和第二缓冲块6,且第一缓冲块5与第二缓冲块6相对一侧的表面均与检测仪本体2的表面接触,防护壳1内腔的底部粘接有软垫7,且软垫7顶部的表面与检测仪本体2底部的表面紧密接触,防护壳1的下方设置有缓冲板8,缓冲板8顶部的表面通过固定扣安装有若干个弹簧9,且弹簧9的远离缓冲板8的一端通过固定扣与防护壳1底部的表面固定安装,缓冲板8顶部的四角均栓接有滑杆10,且滑杆10远离缓冲板8的一端贯穿至防护壳1的内部。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防护壳1、第一缓冲块5、第二缓冲块6、软垫7、缓冲板8、弹簧9和滑杆10的设置,使该检测仪器具有缓冲防护功能,其能够降低自身在摔落过程中受损的概率,提高了该检测仪器的防护性,解决了现有的一些检测仪器缺少相应的防护结构,其在摔落过程中易出现损伤甚至损坏,致使检测仪器使用寿命大幅度缩短的问题。进一步的,滑杆10远离缓冲板8的一端栓接有限位块11,且限位块11的截面面积大于滑杆10的截面面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限位块11的设置,它能够对滑杆10进行限位,避免滑杆10在跟随缓冲板8上下运动过程中从防护壳1的内部脱落。进一步的,防护壳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若干个凸起12,凸起12的整体呈圆柱形并与防护壳1为一体化设计。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凸起12的设置,如果防护壳1的侧面与地面相撞,凸起12首先接触地面,它能够对防护壳1的侧向实施保护,增加该检测仪器自身的防护性。进一步的,防护壳1顶部的右侧开设有卡槽13,防护壳1顶部的中心处开设有通槽14。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卡槽13的设置,无线信号传输模块3的传输天线能够进入卡槽13的内部,其能够避免传输天线被防护壳1遮挡,通槽14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对检测仪本体2的表面进行相关操作。进一步的,防护壳1正面的下方设置有限位片15,且限位片15通过螺丝与防护壳1的表面固定。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限位片15的设置,其能够对检测仪本体2进行限位,避免其从防护壳1的内部脱离,造成损伤。进一步的,防护壳1与缓冲板8均为塑料材质制成,且该材质为ABS工程塑料。在本实施方式中,ABS工程塑料具有优良耐热耐候性、尺寸稳定性和耐冲击性能,提升防护壳1和缓冲板8的强度以及抗冲击性。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通过防护壳1的设置,它能够避免检测仪本体2在摔落过程中与地面发生直接接触,通过第一缓冲块5和第二缓冲块6的设置,它们能够在侧向为检测仪本体2提供缓冲保护,与此同时该仪器在摔落至地面的过程中,其底部设置的缓冲板8和弹簧9形成缓冲结构,弹簧9在缓冲板8与地面相撞时处于压缩状态,从而缓解撞击时产生的冲击力,对检测仪本体2进行防护,降低其在摔落过程中的受损的概率;而在对斜度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通过将百分表4的触头接触建筑不同高度的表面,并通过检测数据计算出相应的斜度,随后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模块3将数据上传即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持式房屋楼宇倾斜度检测仪器,包括防护壳(1)、检测仪本体(2)、无线信号传输模块(3)和百分表(4),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仪本体(2)设置在防护壳(1)的内部,所述百分表(4)安装在检测仪本体(2)的表面,所述防护壳(1)内腔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缓冲块(5)和第二缓冲块(6),且第一缓冲块(5)与第二缓冲块(6)相对一侧的表面均与检测仪本体(2)的表面接触,所述防护壳(1)内腔的底部粘接有软垫(7),且软垫(7)顶部的表面与检测仪本体(2)底部的表面紧密接触,所述防护壳(1)的下方设置有缓冲板(8),所述缓冲板(8)顶部的表面通过固定扣安装有若干个弹簧(9),且弹簧(9)的远离缓冲板(8)的一端通过固定扣与防护壳(1)底部的表面固定安装,所述缓冲板(8)顶部的四角均栓接有滑杆(10),且滑杆(10)远离缓冲板(8)的一端贯穿至防护壳(1)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房屋楼宇倾斜度检测仪器,包括防护壳(1)、检测仪本体(2)、无线信号传输模块(3)和百分表(4),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仪本体(2)设置在防护壳(1)的内部,所述百分表(4)安装在检测仪本体(2)的表面,所述防护壳(1)内腔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缓冲块(5)和第二缓冲块(6),且第一缓冲块(5)与第二缓冲块(6)相对一侧的表面均与检测仪本体(2)的表面接触,所述防护壳(1)内腔的底部粘接有软垫(7),且软垫(7)顶部的表面与检测仪本体(2)底部的表面紧密接触,所述防护壳(1)的下方设置有缓冲板(8),所述缓冲板(8)顶部的表面通过固定扣安装有若干个弹簧(9),且弹簧(9)的远离缓冲板(8)的一端通过固定扣与防护壳(1)底部的表面固定安装,所述缓冲板(8)顶部的四角均栓接有滑杆(10),且滑杆(10)远离缓冲板(8)的一端贯穿至防护壳(1)的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房屋楼宇倾斜度检测仪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何国云王精钱静聂萍萍牛家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云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