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管道全屋净化新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61367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管道全屋净化新风系统,安装于建筑物中,包括:一个或多个主机设备,所述主机设备从建筑外墙贯通进入内墙并可安装在内侧墙壁上或镶嵌在内侧墙壁内或者镶嵌在窗户上,以及一个或多个用于增强空气流动的增压中继换气设备,所述的增压中继换气设备安装在建筑内墙上的隔断墙或梁下方或门的上方,通过内、外压力变换利用所述建筑物不同房间或区域间的空隙进行空气交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增压中继换气设备将主机设备引入的的新风分布在每个房间内,并通过内、外压差将室内污浊空气经新风机的排风口排出,污浊空气与新风在经过新风机时进行热交换,减少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管道全屋净化新风系统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管道全屋净化新风系统,涉及空气净化和新风

技术介绍
现有的新风系统通常需要将过滤后的室外空气经管道分配引入各房间,管道的布设涉及大量土建工程施工,影响房间装修设计,同时对于已装好完成建筑,重新布设管道破坏房间的吊顶、墙体结构限制了新风产品的市场。进一步地,管道长时间使用会在管道里堆积大量的尘土,在潮湿空气作用下会滋生大量的细菌,这些细菌随新风循环进入室内后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开发一种无管道全屋净化新风系统成为一种必需。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管道全屋净化新风系统,包括一台从室外引入新风的主机设备,以及分布在建筑室内的若干个增压中继换气设备,通过增压中继换气设备将主机设备引入的的新风分布在每个房间内,并通过内、外压差将室内污浊空气经新风机的排风口排出,污浊空气与新风在经过新风机时进行热交换,减少能耗。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无管道全屋净化新风系统,安装于建筑物中,包括:一个或多个主机设备,所述主机设备从建筑外墙贯通进入内墙并可安装在内侧墙壁上或镶嵌在内侧墙壁内或者镶嵌在窗户上、以及,以及一个或多个用于增强空气流动的增压中继换气设备,所述的增压中继换气设备安装在建筑内墙上的隔断墙或梁下方或门的上方,通过内、外压力变换利用所述建筑物不同房间或区域间的空隙进行空气交换;所述主机设备包括:新风机壳体,所述新风机壳体为密封空腔体,新风机壳体的背面开设有室外新风进口,室外新风从所述室外新风进口进入密封空腔体内,依次经过第一空气过滤器、热交换机芯、新风风机、除臭氧除氨模块、第二空气过滤器排入室内;新风机壳体临近室内一侧上设有回风进口,室内污浊空气从所述回风进口进入密封空腔体,依次经过隔腔、热交换机芯以及排风风机排入室外;控制器,设置在新风机壳体内,与所述新风风机、除臭氧除氨模块以及排风风机电连接;PM2.5和二氧化碳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回风进口,所述PM2.5和二氧化碳传感器将采集的信号传输给所控制器;触摸控制屏,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用于控制调节主机运行模式、风量、定时开关机,并显示主机运行状态以及显示室内空气质量。所述增压中继换气设备包括两端开口的筒状机体,所述筒状机体内设有增压风机和空气净化模块;筒状机体的一个开口端设有单向风阀,筒状机体的另一个开口端设有通风安全挡板。所述第一空气过滤器为复合高效空气过滤器。所述第二空气过滤器为高效空气过滤器。所述新风机壳体表面设有触摸控制屏。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无管道全屋净化新风系统,既可以进行全屋每个房间的新风换气净化,又可以无需穿梁打孔避免对房屋结构的破坏,还节省了安装时间和费用。本技术既可以应用在新装修或二次装修前的建筑中,也可以在无需做较大装修改动但又可实现全屋净化新风效果的既有建筑改造中,方便灵活,应用广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无管道全屋净化新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00、主机设备;200、增压中继换气设备;图2为本技术主机设备的主视图;其中,1、回风进口;2、控制器;3、负离子发生器;4、第一空气过滤器;5、止回阀;6、排风风机;7、回风出口;8、新风风机;9、除臭氧除氨模块;10、第二空气过滤器;11、新风出口;图3为图1的B向视图;其中,12、触摸控制屏;13、室外新风进口;14、热交换机芯;图4为本技术增压中继换气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5、增压风机;16、空气净化模块;图5为增压中继换气设备一端结构示意图;其中,17、单向风阀;图6为增压中继换气设备另一端结构示意图;其中,18、通风安全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无管道全屋净化新风系统,安装于建筑物中,包括:一个或多个主机设备,所述主机设备从建筑外墙贯通进入内墙并可安装在内侧墙壁上或镶嵌在内侧墙壁内或者镶嵌在窗户上、以及,以及一个或多个用于增强空气流动的增压中继换气设备,所述的增压中继换气设备安装在建筑内墙上的隔断墙或梁下方或门的上方,通过内、外压力变换利用所述建筑物不同房间或区域间的空隙进行空气交换;所述主机设备包括:如图2~图3所示,新风机壳体,所述新风机壳体为密封空腔体,新风机壳体的背面开设有室外新风进口13,室外新风从所述室外新风进口13进入密封空腔体内,依次经过第一空气过滤器4、热交换机芯14、新风风机8、除臭氧除氨模块9、第二空气过滤器10排入室内;新风机壳体临近室内一侧上设有回风进口1,室内污浊空气从所述回风进口1进入密封空腔体,依次经过隔腔、热交换机芯14以及排风风机6排入室外;控制器,设置在新风机壳体内,与所述新风风机、除臭氧除氨模块以及排风风机电连接。如图4~图6所示,进一步的,所述增压中继换气设备包括两端开口的筒状机体,所述筒状机体内设有增压风机和空气净化模块;进一步的,筒状机体的一个开口端设有单向风阀,筒状机体的另一个开口端设有通风安全挡板。单向阀是为了增压中继换气设备停止工作时,密闭相邻空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空气过滤器为复合高效空气过滤器。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空气过滤器为高效空气过滤器。进一步的,所述主机设备中设有PM2.5和二氧化碳传感器,所述PM2.5和二氧化碳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管道全屋净化新风系统,安装于建筑物中,包括:/n一个或多个主机设备,所述主机设备从建筑外墙贯通进入内墙并可安装在内侧墙壁上或镶嵌在内侧墙壁内或者镶嵌在窗户上、以及,/n以及一个或多个用于增强空气流动的增压中继换气设备,所述的增压中继换气设备安装在建筑内墙上的隔断墙或梁下方或门的上方,通过内、外压力变换利用所述建筑物不同房间或区域间的空隙进行空气交换;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设备包括:/n新风机壳体,所述新风机壳体为密封空腔体,新风机壳体的背面开设有室外新风进口,室外新风从所述室外新风进口进入密封空腔体内,依次经过第一空气过滤器、热交换机芯、新风风机、除臭氧除氨模块、第二空气过滤器排入室内;/n新风机壳体临近室内一侧上设有回风进口,室内污浊空气从所述回风进口进入密封空腔体,依次经过隔腔、热交换机芯以及排风风机排入室外;/n控制器,设置在新风机壳体内,与所述新风风机、除臭氧除氨模块以及排风风机电连接;/nPM2.5和二氧化碳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回风进口,所述PM2.5和二氧化碳传感器将采集的信号传输给所控制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管道全屋净化新风系统,安装于建筑物中,包括:
一个或多个主机设备,所述主机设备从建筑外墙贯通进入内墙并可安装在内侧墙壁上或镶嵌在内侧墙壁内或者镶嵌在窗户上、以及,
以及一个或多个用于增强空气流动的增压中继换气设备,所述的增压中继换气设备安装在建筑内墙上的隔断墙或梁下方或门的上方,通过内、外压力变换利用所述建筑物不同房间或区域间的空隙进行空气交换;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设备包括:
新风机壳体,所述新风机壳体为密封空腔体,新风机壳体的背面开设有室外新风进口,室外新风从所述室外新风进口进入密封空腔体内,依次经过第一空气过滤器、热交换机芯、新风风机、除臭氧除氨模块、第二空气过滤器排入室内;
新风机壳体临近室内一侧上设有回风进口,室内污浊空气从所述回风进口进入密封空腔体,依次经过隔腔、热交换机芯以及排风风机排入室外;
控制器,设置在新风机壳体内,与所述新风风机、除臭氧除氨模块以及排风风机电连接;
PM2.5和二氧化碳传感器,安装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仁亮王彬彬齐丛亮李佟李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科睿赛污染控制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