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环境用空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1363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室内环境用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净化气体输出机构,所述净化气体输出机构的输出端通过导管连通有气泵,所述导管与气泵的入气口连通,所述气泵的出气口连通有通管,所述通管远离气泵的一端连通有环形管,所述环形管上贯穿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环形管上分别设置有气压检测机构和电控阀门,所述气压检测机构与电控阀门电性连接。该室内环境用空气净化装置,通过调节机构的改良,同时采用环形管极大程度的增加了净化气体的扩散范围,同时可以通过调节机构对对应调节机构附近的净化程度进行调节,可以很好的对室内进行较为均匀的净化操作,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环境用空气净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
,特别涉及一种室内环境用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在室内环境搭建中,为了保证使用者的健康不受到污染空气的影响,需要使用空气净化装置对空气进行净化操作,空气净化装置是一种用于对被污染的空气进行净化的装置。在现有技术中,空气净化装置仅能实现以净化装置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的净化操作,其净化程度随着远离净化装置逐渐减少,难以对室内进行均匀的净化操作,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室内环境用空气净化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空气净化装置仅能实现以净化装置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的净化操作,其净化程度随着远离净化装置逐渐减少,难以对室内进行均匀的净化操作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室内环境用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净化气体输出机构,所述净化气体输出机构的输出端通过导管连通有气泵,所述导管与气泵的入气口连通,所述气泵的出气口连通有通管,所述通管远离气泵的一端连通有环形管,所述环形管上贯穿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环形管上分别设置有气压检测机构和电控阀门,所述气压检测机构与电控阀门电性连接。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外壳,所述调节外壳贯穿设置于环形管上,所述调节外壳的顶部卡接有橡胶板,所述橡胶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调节外壳的内腔设置有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螺纹连接有导向螺杆,所述导向螺杆的表面套设有位移板,所述位移板上固定连接有与通孔配合设置的挡风塞,所述导向螺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顶部通过受力弹簧与位移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且受力弹簧环绕设置于导向螺杆的表面,所述导向螺杆的顶部贯穿橡胶板并延伸至橡胶板的顶部,且导向螺杆可以相对于橡胶板转动。优选的,所述通管与环形管的连接处位于环形管的左下角,所述气压检测机构和电控阀门设置于环形管的右上角。优选的,所述通孔内设置有与挡风塞配合设置的橡胶环。优选的,所述导向螺杆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所述挡风塞和通孔的数量相同且在位置上一一对应,所述挡风塞和通孔的数量比导向螺杆的数量多一个,且导向螺杆位于每两个挡风塞的中间位置。通过实施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室内环境用空气净化装置,通过调节机构的改良,同时采用环形管极大程度的增加了净化气体的扩散范围,同时可以通过调节机构对对应调节机构附近的净化程度进行调节,可以很好的对室内进行较为均匀的净化操作,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净化气体输出机构;2、导管;3、气泵;4、通管;5、环形管;6、调节机构;601、通孔;602、挡风塞;603、位移板;604、导向螺杆;605、限位块;606、橡胶环;607、橡胶板;608、限位螺母;609、受力弹簧;610、调节外壳;7、气压检测机构;8、电控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1-2详细描述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一种室内环境用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净化气体输出机构1,净化气体输出机构1的输出端通过导管2连通有气泵3,导管2与气泵3的入气口连通,气泵3的出气口连通有通管4,通管4与环形管5的连接处位于环形管5的左下角,气压检测机构7和电控阀门8设置于环形管5的右上角,通管4远离气泵3的一端连通有环形管5,环形管5上贯穿设置有调节机构6,环形管5上分别设置有气压检测机构7和电控阀门8,气压检测机构7与电控阀门8电性连接。调节机构6包括调节外壳610,调节外壳610贯穿设置于环形管5上,调节外壳610的顶部卡接有橡胶板607,橡胶板607上开设有通孔601,通孔601内设置有与挡风塞602配合设置的橡胶环606,调节外壳610的内腔设置有限位螺母608,限位螺母608螺纹连接有导向螺杆604,导向螺杆604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挡风塞602和通孔601的数量相同且在位置上一一对应,挡风塞602和通孔601的数量比导向螺杆604的数量多一个,且导向螺杆604位于每两个挡风塞602的中间位置,导向螺杆604的表面套设有位移板603,位移板603上固定连接有与通孔601配合设置的挡风塞602,导向螺杆60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605,限位块605的顶部通过受力弹簧609与位移板603的底部固定连接,且受力弹簧609环绕设置于导向螺杆604的表面,导向螺杆604的顶部贯穿橡胶板607并延伸至橡胶板607的顶部,且导向螺杆604可以相对于橡胶板607转动。工作时,控制净化气体输出机构1工作(这里的净化气体输出机构1属于现有技术,用于将吸收并空气净化,由于属于现有技术又不在本专利保护范围内,因此未对其工作原理和内部结构进行介绍),气泵3将净化气体输出机构1产生的净化气体导入至环形管5内并通过调节机构6排出,以此进行净化操作。当气压检测机构7检测到当前压力达到危险值时,增加电控阀门8的开口,从而使得内部气体及时排出,以此避免由于内部气压与外部气压相差较大而导致的部件损坏。使用者可以通过转动导向螺杆604,同时在限位螺母608的作用下改变导向螺杆604的有效长度,以此改变位移板603相对于调节外壳610的位置,从而改变挡风塞602相对于通孔601的位置,以此改变通孔601的有效孔径,从而达到调节净化程度的效果(通孔601的有效孔径越大,相对于整个系统而言,单位时间内排出的净化气体越大,从而使得对应通孔601附近环境的空气净化程度越大)。综上所述,该室内环境用空气净化装置,通过调节机构6的改良,同时采用环形管5极大程度的增加了净化气体的扩散范围,同时可以通过调节机构6对对应调节机构附近的净化程度进行调节,可以很好的对室内进行较为均匀的净化操作,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室内环境用空气净化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内环境用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净化气体输出机构(1),所述净化气体输出机构(1)的输出端通过导管(2)连通有气泵(3),所述导管(2)与气泵(3)的入气口连通,所述气泵(3)的出气口连通有通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管(4)远离气泵(3)的一端连通有环形管(5),所述环形管(5)上贯穿设置有调节机构(6),所述环形管(5)上分别设置有气压检测机构(7)和电控阀门(8),所述气压检测机构(7)与电控阀门(8)电性连接;/n所述调节机构(6)包括调节外壳(610),所述调节外壳(610)贯穿设置于环形管(5)上,所述调节外壳(610)的顶部卡接有橡胶板(607),所述橡胶板(607)上开设有通孔(601),所述调节外壳(610)的内腔设置有限位螺母(608),所述限位螺母(608)螺纹连接有导向螺杆(604),所述导向螺杆(604)的表面套设有位移板(603),所述位移板(603)上固定连接有与通孔(601)配合设置的挡风塞(602),所述导向螺杆(60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605),所述限位块(605)的顶部通过受力弹簧(609)与位移板(603)的底部固定连接,且受力弹簧(609)环绕设置于导向螺杆(604)的表面,所述导向螺杆(604)的顶部贯穿橡胶板(607)并延伸至橡胶板(607)的顶部,且导向螺杆(604)可以相对于橡胶板(607)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环境用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净化气体输出机构(1),所述净化气体输出机构(1)的输出端通过导管(2)连通有气泵(3),所述导管(2)与气泵(3)的入气口连通,所述气泵(3)的出气口连通有通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管(4)远离气泵(3)的一端连通有环形管(5),所述环形管(5)上贯穿设置有调节机构(6),所述环形管(5)上分别设置有气压检测机构(7)和电控阀门(8),所述气压检测机构(7)与电控阀门(8)电性连接;
所述调节机构(6)包括调节外壳(610),所述调节外壳(610)贯穿设置于环形管(5)上,所述调节外壳(610)的顶部卡接有橡胶板(607),所述橡胶板(607)上开设有通孔(601),所述调节外壳(610)的内腔设置有限位螺母(608),所述限位螺母(608)螺纹连接有导向螺杆(604),所述导向螺杆(604)的表面套设有位移板(603),所述位移板(603)上固定连接有与通孔(601)配合设置的挡风塞(602),所述导向螺杆(60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605),所述限位块(605)的顶部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加荣郑禹何银平张俊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蕊特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