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西金专利>正文

一种的汽车大灯防眩目灯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13276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的汽车大灯防眩目灯罩,涉及几何光学的分散传播领域,尤其是车灯防眩目灯罩,特征在于:所述的防眩目灯罩呈三棱柱状,所述防眩目灯罩其中两个相连的侧棱设有弧形凹面内反光镜,所述凹面内反光镜设有多个凸形三棱锥状的反光点,所述防眩目灯罩剩余的一个侧棱设有弧形凸面导光板,所述弧形凸面导光板的中间设有多个凸形正棱锥状正向导光点,所述弧形凸面导光板的两侧设有多个凸形球冠状分散导光点,所述防眩目灯罩的底面设有弧形凹面内导光板,所述凹面内导光板设有多个凹形球缺状的分散反光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各角度的能见度非常清晰,光学系统利用效率可达到73.6%,不但夜间给驾驶员提供良好的照明,还要防止对面会车时对方司机的眩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的汽车大灯防眩目灯罩
本技术涉及几何光学的分散传播领域,尤其是车灯防眩目灯罩。
技术介绍
在很暗的环境中(亮度低于10-2cd/m2时),如无灯光照射的夜间,人眼的锥状细胞失去感光作用,视觉功能由杆状细胞取代,人眼失去感觉彩色的能力,仅能辨别白色和灰色,如果在此时出现短时强光,锥状细胞会直接起作用,视杆细胞因为内部的视紫红质在强光的照射下迅速分解而不起主导作用,如果强光消失,视杆细胞内的视紫红质会逐渐恢复,这个时间会比较长,所以锥状细胞起作用转换为杆状细胞起作用的时间比较长,这就是夜里眼睛受到对面强光闪烁后一段时间无法看清周围东西的原因,据统计,车祸数据中夜间车祸占60%以上,而在导致夜间车祸的非人为因素中,“大灯”眩目成高发因素。近年来,我国夜间交通事故造成死亡的事故中,与远光灯有关的占了30%至40%,并且呈上升趋势;如一种新型汽车大灯(公开号为CN208418556U),透明灯罩内壁上安装有防眩目板,该防眩目板包括拉丝格栅块区、矩形格栅块区以及圆形格栅块区,不足之处,光线过度集中,导致两侧照明亮度不足,在夜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的汽车大灯防眩目灯罩,特征在于:所述的防眩目灯罩(1)呈三棱柱状,所述防眩目灯罩(1)其中两个相连的侧棱设有弧形凹面内反光镜(11),所述凹面内反光镜(11)设有多个凸形三棱锥状的反光点(111),所述防眩目灯罩(1)剩余的一个侧棱设有弧形凸面导光板(12),所述弧形凸面导光板(12)的中间设有多个凸形正棱锥状正向导光点(121),所述弧形凸面导光板(12)的两侧设有多个凸形球冠状分散导光点(122),所述防眩目灯罩(1)的底面设有弧形凹面内导光板(13),所述凹面内导光板(13)设有多个凹形球缺状的分散反光点(1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的汽车大灯防眩目灯罩,特征在于:所述的防眩目灯罩(1)呈三棱柱状,所述防眩目灯罩(1)其中两个相连的侧棱设有弧形凹面内反光镜(11),所述凹面内反光镜(11)设有多个凸形三棱锥状的反光点(111),所述防眩目灯罩(1)剩余的一个侧棱设有弧形凸面导光板(12),所述弧形凸面导光板(12)的中间设有多个凸形正棱锥状正向导光点(121),所述弧形凸面导光板(12)的两侧设有多个凸形球冠状分散导光点(122),所述防眩目灯罩(1)的底面设有弧形凹面内导光板(13),所述凹面内导光板(13)设有多个凹形球缺状的分散反光点(1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的汽车大灯防眩目灯罩,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反光点(111)互相连接,每个反光点(111)之间的夹角A为70°-120°反光点(111)的高度为0.06~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小容
申请(专利权)人:廖西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