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泡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1302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球泡灯,涉及一种室内灯具,属于室内照明技术领域,其包括灯座,所述灯座上连接有光源扩散灯罩,所述灯座或光源扩散灯罩上固定有铝基板,所述铝基板下端面设置有若干颗灯珠,其上端面设置有驱动,且该驱动连接电源,所述灯珠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内并联间隔至少设有两组导电组,所述两组导电组内均安装有晶片,所述晶片与导电组之间通过引线电连接,所述晶片Ⅰ和晶片Ⅱ上分别覆盖有荧光粉层Ⅰ和荧光粉层Ⅱ,控制单元调节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的电流大小,可以控制灯珠发出全色温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满足客户需求、并且能够减少销售商仓储压力的球泡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球泡灯
本技术属于室内照明
,涉及一种室内灯具,特指一种球泡灯。
技术介绍
人们在日常照明过程中,一般都会使用到球泡灯,因为球泡灯安装方便,使用成本低,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已经不再满足单一色温单一亮度的球泡灯,例如,夏季时,室内的灯发出高色温光,如此会令人感到凉爽舒适;而冬季时,高色温的光源则会令人感到阴冷不适,此时需要的是低色温的暖光;传统球泡灯要想转换色温就必须通过同一种颜色的灯珠串联或并联组成,多路由冷色到暖色不同色调的灯珠组件集成在一起组成用来替代球泡灯的灯具。其每一灯珠只能发出一种颜色的光,如当需要发出冷光时,暖色光的灯珠则处于断电闲置状态,反之亦然。对于该种路灯,假如需要的光照强度50w,则需要分别配备50w的冷光灯珠组和50w的暖光灯珠组(以冷光、暖光二种色调为例),如此,实际上需要装配的就是100w的灯珠模块,才能在保证光照强度的同时实现变色功能。上述的灯虽然能够解决色温转换的问题,但是结构较为复杂,并且生产维修成本高,销售商不会选择上面的灯;为了提高销售利润,同时面对的客户需求不同,有些销售商会选择储存三种色温光的灯,来应对有些客户可能需要高、中、低三种色温光的灯的情况,但是这样就会让销售商的仓储空间严重增大,同时也会增加其管理压力,灯也会因为闲置而造成资源利用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降低对应电源的使用能耗,能够满足客户使用需求,并且能够减少销售商仓储压力的球泡灯。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球泡灯,包括灯座,所述灯座上连接有光源扩散灯罩,所述灯座或光源扩散灯罩上固定有铝基板,所述铝基板下端面设置有若干颗灯珠,其上端面设置有驱动,且该驱动连接电源,所述灯珠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内并联间隔至少设有两组导电组,所述导电组分别为导电组Ⅰ和导电组Ⅱ,所述两组导电组内均安装有晶片,该晶片分别为晶片Ⅰ和晶片Ⅱ,所述晶片与导电组之间通过引线电连接,所述晶片Ⅰ和晶片Ⅱ上分别覆盖有荧光粉层Ⅰ和荧光粉层Ⅱ,所述导电组Ⅰ通电后,晶片Ⅰ与荧光粉层Ⅰ配合后使灯珠发出高色温光;所述导电组Ⅱ通电后,晶片Ⅱ与荧光粉层Ⅱ配合后使灯珠发出低色温光,所述导电组Ⅰ和导电组Ⅱ同时通电后同时可以发出中色温光,每颗灯珠的导电组Ⅰ串联电连接形成第一电路,每颗灯珠的导电组Ⅱ串联电连接形成第二电路,控制单元调节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的电流或电压大小,可以控制灯珠发出全色温光。在上述的球泡灯中,所述支架基本呈方形,且其上端面间隔设有注粉槽Ⅰ和注粉槽Ⅱ,所述晶片Ⅰ和晶片Ⅱ分别安置在注粉槽Ⅰ和注粉槽Ⅱ内,荧光粉Ⅰ涂覆在注粉槽Ⅰ内形成荧光粉层Ⅰ,荧光粉Ⅱ涂覆在注粉槽Ⅱ内形成荧光粉层Ⅱ,所述荧光粉层Ⅰ覆盖所述晶片Ⅰ,所述荧光粉层Ⅱ覆盖所述晶片Ⅱ。在上述的球泡灯中,所述注粉槽Ⅰ和注粉槽Ⅱ基本呈扇形或方形。在上述的球泡灯中,所述晶片可以为红光晶片、橙光晶片、蓝光晶片、绿光晶片和紫光晶片。在上述的球泡灯中,所述荧光粉层Ⅰ和荧光粉层Ⅱ均可以为红色荧光粉、橙色荧光粉、黄色荧光粉、绿色荧光粉和紫色荧光粉其中一种或其中几种荧光粉通过固化剂、搅拌剂和扩散粉混合在一起。在上述的球泡灯中,所述导电组包括前后间隔设置的正极导电块和负极导电块,且所述负极导电块的体积大于正极导电块的体积。在上述的球泡灯中,所述负极导电块和正极导电块均包括导电块上层和导电块下层,所述导电块上层和导电块下层通过连接块连接在一起,且所述晶片通过固晶胶固定在负极导电块的导电块上层上,而所述晶片的两端电极通过引线分别与正极导电块的导电块上层和负极导电块的导电块上层焊接,所述导电块下层外显于支架。在上述的球泡灯中,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导电块中层,所述导电块中层位于导电块上层和导电块下层之间,且所述导电块中层为电流缓冲层。在上述的球泡灯中,所述灯珠的色温可以在1800K-10000K之间调节。在上述的球泡灯中,所述灯座内侧设置有散热层。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本技术的球泡灯可以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调整球泡灯的色温即可,并且本技术的球泡灯与市面上的球泡灯大小一致,可以直接进行更换,并且本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灯珠的使用效率,不会存在一方发光,另一方闲置的状态,可有效减小电路板的体积,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对应电源使用能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的灯珠结构示意图之一;图4是本技术的灯珠结构示意图之二;图5是本技术灯珠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正负极导电块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灯珠引线布置图;图8是本技术的光谱对照图。图中标号所表示的含义:1-灯座;2-光源扩散灯罩;3-铝基板;4-灯珠;5-引线;6-散热层;11-注粉槽Ⅰ;12-注粉槽Ⅱ;41-支架;42-导电组;43-晶片;44-荧光粉层Ⅰ;45-荧光粉层Ⅱ;401-正极导电块;402-负极导电块;421-导电组Ⅰ;422-导电组Ⅱ;431-晶片Ⅰ;432-晶片Ⅱ;4001-导电块上层;4002-导电块下层;4003-连接块;4004-导电块中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7所示:一种球泡灯,包括灯座1,所述灯座1上连接有光源扩散灯罩2,所述灯座1或光源扩散灯罩2上固定有铝基板3,具体的,铝基板可以固定在灯座上或者固定在光源扩散灯罩上,所述铝基板3下端面设置有若干颗灯珠4,其上端面设置有驱动,且该驱动连接电源,所述灯珠4包括支架41,所述支架41内并联间隔至少设有两组导电组42,所述导电组42分别为导电组Ⅰ421和导电组Ⅱ422,所述两组导电组42内均安装有晶片43,该晶片43分别为晶片Ⅰ431和晶片Ⅱ432,所述晶片43与导电组42之间通过引线5电连接,所述晶片Ⅰ431和晶片Ⅱ432上分别覆盖有荧光粉层Ⅰ44和荧光粉层Ⅱ45,所述导电组Ⅰ421通电后,晶片Ⅰ431与荧光粉层Ⅰ44配合后使灯珠发出高色温光;所述导电组Ⅱ422通电后,晶片Ⅱ432与荧光粉层Ⅱ45配合后使灯珠发出低色温光,所述导电组Ⅰ421和导电组Ⅱ422同时通电后同时可以发出中色温光,每颗灯珠4的导电组Ⅰ421串联电连接形成第一电路,每颗灯珠4的导电组Ⅱ422串联电连接形成第二电路,控制单元调节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的电流或电压大小,可以控制灯珠发出全色温光。上述的控制单元为以下四种:一、拨码方式控制,其可以截取其中任意三种不同色温,例如拨到1时为低色温光,拨到2时则为中色温光,拨到3时则为高色温光;二、定时方式控制,可以截取其中任意三种不同色温;三、遥控方式控制,其可以调整电流的大小,分别控制两颗灯珠的亮度,这就能够达到全色温;四、单灯控制器能够使灯珠发出全色温光。在上述的球泡灯中,所述支架41基本呈方形,且其上端面间隔设有注粉槽Ⅰ11和注粉槽Ⅱ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球泡灯,包括灯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座(1)上连接有光源扩散灯罩(2),所述灯座(1)或光源扩散灯罩(2)上固定有铝基板(3),所述铝基板(3)下端面设置有若干颗灯珠(4),其上端面设置有驱动,且该驱动连接电源,所述灯珠(4)包括支架(41),所述支架(41)内并联间隔至少设有两组导电组(42),所述导电组(42)分别为导电组Ⅰ(421)和导电组Ⅱ(422),所述两组导电组(42)内均安装有晶片(43),该晶片(43)分别为晶片Ⅰ(431)和晶片Ⅱ(432),所述晶片(43)与导电组(42)之间通过引线(5)电连接,所述晶片Ⅰ(431)和晶片Ⅱ(432)上分别覆盖有荧光粉层Ⅰ(44)和荧光粉层Ⅱ(45),所述导电组Ⅰ(421)通电后,晶片Ⅰ(431)与荧光粉层Ⅰ(44)配合后使灯珠发出高色温光;所述导电组Ⅱ(422)通电后,晶片Ⅱ(432)与荧光粉层Ⅱ(45)配合后使灯珠发出低色温光,所述导电组Ⅰ(421)和导电组Ⅱ(422)同时通电后同时可以发出中色温光,每颗灯珠(4)的导电组Ⅰ(421)串联电连接形成第一电路,每颗灯珠(4)的导电组Ⅱ(422)串联电连接形成第二电路,控制单元调节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的电流或电压大小,可以控制灯珠发出全色温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球泡灯,包括灯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座(1)上连接有光源扩散灯罩(2),所述灯座(1)或光源扩散灯罩(2)上固定有铝基板(3),所述铝基板(3)下端面设置有若干颗灯珠(4),其上端面设置有驱动,且该驱动连接电源,所述灯珠(4)包括支架(41),所述支架(41)内并联间隔至少设有两组导电组(42),所述导电组(42)分别为导电组Ⅰ(421)和导电组Ⅱ(422),所述两组导电组(42)内均安装有晶片(43),该晶片(43)分别为晶片Ⅰ(431)和晶片Ⅱ(432),所述晶片(43)与导电组(42)之间通过引线(5)电连接,所述晶片Ⅰ(431)和晶片Ⅱ(432)上分别覆盖有荧光粉层Ⅰ(44)和荧光粉层Ⅱ(45),所述导电组Ⅰ(421)通电后,晶片Ⅰ(431)与荧光粉层Ⅰ(44)配合后使灯珠发出高色温光;所述导电组Ⅱ(422)通电后,晶片Ⅱ(432)与荧光粉层Ⅱ(45)配合后使灯珠发出低色温光,所述导电组Ⅰ(421)和导电组Ⅱ(422)同时通电后同时可以发出中色温光,每颗灯珠(4)的导电组Ⅰ(421)串联电连接形成第一电路,每颗灯珠(4)的导电组Ⅱ(422)串联电连接形成第二电路,控制单元调节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的电流或电压大小,可以控制灯珠发出全色温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泡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41)基本呈方形,且其上端面间隔设有注粉槽Ⅰ(11)和注粉槽Ⅱ(12),所述晶片Ⅰ(431)和晶片Ⅱ(432)分别安置在注粉槽Ⅰ(11)和注粉槽Ⅱ(12)内,荧光粉Ⅰ涂覆在注粉槽Ⅰ(11)内形成荧光粉层Ⅰ(44),荧光粉Ⅱ涂覆在注粉槽Ⅱ(12)内形成荧光粉层Ⅱ(45),所述荧光粉层Ⅰ(44)覆盖所述晶片Ⅰ(431),所述荧光粉层Ⅱ(45)覆盖所述晶片Ⅱ(4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球泡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注粉槽Ⅰ(11)和注粉槽Ⅱ(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阿理特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