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度可调多功能教学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1283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度可调多功能教学用具,包括底座和一体机本体,底座上固定有两个竖直向上的伸缩套杆,一体机本体的背部上端固定在所述伸缩套杆的上端,两个所述伸缩套杆的下部之间固定有横撑架,横撑架的中部铰接有轴杆,轴杆与一体机本体之间通过驱动组件连接,轴杆的下部通过齿轮组连接电机,轴杆的下端同轴固定有螺杆,螺杆与设置在底座上的扩展组件连接。该种高度可调多功能教学用具,通过电机带动轴杆转动,从而通过驱动组件实现对一体机本体的高度调节,操作简单便捷,适用于不同升高的教师使用,而且底座上的扩展组件相应的随一体机本体的重心变化调节底座的支撑面积,从而确保底座对一体机本体提供稳定可靠的支撑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度可调多功能教学用具
本技术涉及教学用具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度可调多功能教学用具。
技术介绍
多媒体教学一体机将红外触控技术、智能化办公教学软件、多媒体网络通信技术、高清平板显示技术等多项技术综合于一体,整合了投影仪、电子白板、电脑(可选项)、电视、触摸功能等多种设备于一体的多功能互动教学设备,将传统的显示终端提升为功能全面的人机交互设备。现有的多媒体一体机通常固定在一个固定的架体上,便于用来操作使用,但是固定式的架体其高度固定,不方便调节,因此对于不同身高的教师,使用不变,而且对于课堂展示容易导致后排观看不便。为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高度可调多功能教学用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高度可调多功能教学用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高度可调多功能教学用具,包括底座和一体机本体,所述底座底部固定有行走轮,所述底座上固定有两个竖直向上的伸缩套杆,且一体机本体的背部上端固定有横架,所述横架固定在所述伸缩套杆的上端,所述两个所述伸缩套杆的下部之间固定有水平横置的横撑架,所述横撑架的中部铰接有轴杆,且轴杆与一体机本体之间通过驱动组件连接,所述轴杆的下部通过齿轮组连接电机,所述轴杆的下端同轴固定有螺杆,且螺杆与设置在底座上的扩展组件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一体机本体背板下部的滑杆以及开设在轴杆外侧壁上的螺旋槽,所述螺旋槽沿轴杆的外侧壁等螺距螺旋向下走向,所述滑杆的端部滑动连接在所述螺旋槽内。>优选的,所述轴杆的上端固定有限位板,所述滑杆设置有两个,并分列在轴杆的两侧。优选的,所述扩展组件包括螺纹连接在螺杆上的螺套以及多个固定在底座上表面的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内部滑动连接有支腿,所述支腿的一端与螺套通过连杆铰接连接。优选的,所述导向套不少于三个,并沿螺杆的外侧圆周走向等间隔排布,所述支腿远离连杆的一端固定有行走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电机带动轴杆转动,从而通过驱动组件使得一体机本体升高或降低,实现对一体机本体的高度调节,操作简单便捷,适用于不同升高的教师使用,增加了实用性,而且在一体机本体高度调节过程中,底座上的扩展组件相应的随一体机本体的重心变化调节底座的支撑面积,从而确保底座对一体机本体提供稳定可靠的支撑性,并且具有便于管理收纳的作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高度可调多功能教学用具的总装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一体机本体;3-横架;4-伸缩套杆;5-横撑杆;6-轴杆;7-限位板;8-滑杆;9-齿轮组;10-电机;11-螺杆;12-螺套;13-连杆‘14-导向套;15-支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高度可调多功能教学用具,包括底座1和一体机本体2,底座1底部固定有行走轮,方便移动管理,底座1上固定有两个竖直向上的伸缩套杆4,且一体机本体2的背部上端固定有横架3,横架3固定在伸缩套杆4的上端,两个所述伸缩套杆4的下部之间固定有水平横置的横撑架5,横撑架5的中部铰接有轴杆6,且轴杆6与一体机本体2之间通过驱动组件连接,轴杆6的下部通过齿轮组9连接电机10,电机10采用步进电机,轴杆6的下端同轴固定有螺杆11,且螺杆11与设置在底座1上的扩展组件连接,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一体机本体2背板下部的滑杆8以及开设在轴杆6外侧壁上的螺旋槽,螺旋槽沿轴杆6的外侧壁等螺距螺旋向下走向,滑杆8的端部滑动连接在所述螺旋槽内。本实施例中,轴杆6的上端固定有限位板7,滑杆8设置有两个,并分列在轴杆6的两侧。本实施例中,扩展组件包括螺纹连接在螺杆11上的螺套12以及多个固定在底座1上表面的导向套14,导向套14内部滑动连接有支腿15,支腿15的一端与螺套12通过连杆13铰接连接。本实施例中,导向套14不少于三个,并沿螺杆11的外侧圆周走向等间隔排布,支腿15远离连杆13的一端固定有行走轮。本技术的原理及优点:该种高度可调多功能教学用具,在进行高度调节时,操作如下:调高操作:启动电机10,电机10的输出轴通过齿轮组9带动轴杆6转动,轴杆6的转动使得螺旋槽同步转动,螺旋槽的侧壁对滑杆8施加力的作用,由于一体机本体2在两个伸缩套筒4的约束作用下,仅能够做上下的直线运动因此滑杆8在螺旋槽的作用力下上升,滑杆8上升的过程中带动一体机本体2同步上升,从而实现对一体机本体2的升高调节,并在一体机本体2升高至设定高度后,停止电机10工作,分列在轴杆6两侧的两个滑杆8起到提供更稳定的支撑力的作用,而且轴杆6上端的限位板7是为了避免滑杆8脱离螺旋槽;在轴杆6转动使得一体机本体2升高的过程中,螺杆11同步随轴杆6转动,螺杆11的转动通过螺纹传动使得螺套12下移,螺套12的下移通过连杆13对对应的支腿15施加力的作用,使得支腿15沿导向套14的导向作用向底座1的外侧扩展开,这样就会增加底座1的支撑面积,从而提高对一体机本体2的支撑稳定性,避免因一体机本体2高度升高,导致重心升高,稳定性变差;调低操作:启动电机10,电机10的输出轴通过齿轮组9带动轴杆6反向转动,轴杆6的反向转动使得螺旋槽同步反向转动,螺旋槽的侧壁对滑杆8施加相反的力的作用,使得滑杆8在螺旋槽相反的力的作用下下降,滑杆8下降的过程中带动一体机本体2同步下降,从而实现对一体机本体2的降低调节,并在一体机本体2降低至设定高度后,停止电机10工作;在轴杆6反向转动使得一体机本体2降低的过程中,螺杆11同步随轴杆6反向转动,螺杆11的反向转动通过螺纹传动使得螺套12上移,螺套12的上移通过连杆13对对应的支腿15施加反向的力的作用,使得支腿15沿导向套14的导向作用向底座1的内侧收缩,从而随着一体机本体2的中心降低而降低了底座1的支撑面积,实现在确保对一体机本体2提供稳定的支撑性的作用下,缩小占用面积,便于管理。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度可调多功能教学用具,包括底座(1)和一体机本体(2),所述底座(1)底部固定有行走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固定有两个竖直向上的伸缩套杆(4),且一体机本体(2)的背部上端固定有横架(3),所述横架(3)固定在所述伸缩套杆(4)的上端,所述两个所述伸缩套杆(4)的下部之间固定有水平横置的横撑架(5),所述横撑架(5)的中部铰接有轴杆(6),且轴杆(6)与一体机本体(2)之间通过驱动组件连接,所述轴杆(6)的下部通过齿轮组(9)连接电机(10),所述轴杆(6)的下端同轴固定有螺杆(11),且螺杆(11)与设置在底座(1)上的扩展组件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一体机本体(2)背板下部的滑杆(8)以及开设在轴杆(6)外侧壁上的螺旋槽,所述螺旋槽沿轴杆(6)的外侧壁等螺距螺旋向下走向,所述滑杆(8)的端部滑动连接在所述螺旋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度可调多功能教学用具,包括底座(1)和一体机本体(2),所述底座(1)底部固定有行走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固定有两个竖直向上的伸缩套杆(4),且一体机本体(2)的背部上端固定有横架(3),所述横架(3)固定在所述伸缩套杆(4)的上端,所述两个所述伸缩套杆(4)的下部之间固定有水平横置的横撑架(5),所述横撑架(5)的中部铰接有轴杆(6),且轴杆(6)与一体机本体(2)之间通过驱动组件连接,所述轴杆(6)的下部通过齿轮组(9)连接电机(10),所述轴杆(6)的下端同轴固定有螺杆(11),且螺杆(11)与设置在底座(1)上的扩展组件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一体机本体(2)背板下部的滑杆(8)以及开设在轴杆(6)外侧壁上的螺旋槽,所述螺旋槽沿轴杆(6)的外侧壁等螺距螺旋向下走向,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宇王颖杨青胜朱青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