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围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1111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施工围挡,包括多个方管立柱,多个所述方管立柱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方管立柱之间分别设置有活动挡板,所述方管立柱开设有沿其高度方向设置的插接槽,所述活动挡板的两端分别插接于相邻两个所述方管立柱的插接槽内;所述方管立柱的内部设置有将活动挡板可拆卸连接于方管立柱的固定组件。其可实现方管立柱与活动挡板之间的快速安装和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施工围挡
本技术涉及工程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施工围挡。
技术介绍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道路、桥梁、给排水、电力、电信、燃气设施、园林绿化、工业建筑及住宅建筑工地遍及各地,为了保持城镇的环境卫生要求,美化施工环境,确保施工安全,在施工现场需要放置围挡将施工区域与人员活动区、行人区域隔绝开。现有的道路施工围挡包括立柱和栏板,立柱作为围挡的支撑结构固定设置在地面上,相邻两个立柱之间设置有栏板,通过栏板将施工区域包围起来能够起到隔离施工区域保护施工区域和施工区域外行人的目的。该类围挡在实际安装拆卸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便,该类围挡的若干立柱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地面上,立柱之间的栏板与立柱采用不可拆卸式的连接方式,此类围挡的不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会在施工结束后拆除该围挡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且拆卸完成的围挡不可再次使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此类围挡在安装时也会由于其不可拆卸的安装方式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围挡,其可实现方管立柱与活动挡板之间的快速安装和拆卸。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施工围挡,包括多个方管立柱,多个所述方管立柱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方管立柱之间分别设置有活动挡板,所述方管立柱开设有沿其高度方向设置的插接槽,所述活动挡板的两端分别插接于相邻两个所述方管立柱的插接槽内;所述方管立柱的内部设置有将活动挡板可拆卸连接于方管立柱的固定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将活动挡板的两端部插接于相邻两个方管立柱的插接槽内,再利用固定组件将活动挡板进行固定,固定组件采用可拆卸连接的固定方式,不论是在安装还是拆卸的时候,都不会对围挡造成破坏,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成本,其可实现方管立柱与活动挡板之间的快速安装和拆卸。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设于方管立柱内壁的套管和穿设于套管的固定杆,所述套管的内周壁设置有限位内凸环,所述固定杆的外周壁设置有限位外凸环,所述限位外凸环位于套管和方管立柱内壁的固定连接端与限位内凸环之间,所述套管内部设置有压缩弹性件;所述方管立柱开设有过孔,所述固定杆的一端穿设于过孔,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抵接于活动挡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拉动定位杆,待活动挡板放入到插接槽内,松开定位杆,定位杆抵接于活动挡板,实现对活动挡板的固定;待拆卸时,再次拉动定位杆,将活动挡板取出即可。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挡板开设有供固定杆穿过的插接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杆穿设于过孔,增强活动挡板与方管立柱之间的牢固性,使得活动挡板固定的更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方管立柱的内侧壁固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固定杆位于方管立柱内的一端插接于定位孔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块的设置,进一步增强活动挡板与方管立柱之间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缩弹性件为压缩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杆位于方管立柱外的一端固设有拉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环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拉动固定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相邻两个所述方管立柱之间设置的活动挡板为多块,多块所述活动挡板沿方管立柱的高度方向排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活动挡板设置为多块,且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增强活动挡板的遮挡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挡板的上端面设置有插接条,所述活动挡板的下端面设置有插入槽,所述活动挡板的插接条和相邻的所述活动挡板的插入槽插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活动挡板采用插接条与插接槽相配合的方式,可以实现两相邻活动挡板之间的固定与可拆,结构简单,方便操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方管立柱的外壁设置有防止方管立柱倾斜的支撑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螺纹杆与外管相配合的方式,可以实现将支撑组件设置于不同位置处,更有利于对于方管立柱的支撑。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组件包括铰接于方管立柱外壁的螺纹杆以及与螺纹杆螺纹连接的外管,所述外管远离方管立柱的一端铰接有底座,所述底座开设有固定螺栓孔,所述固定螺栓孔内设置有固定螺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螺栓的设置,进一步加强螺纹杆与外管之间的固定,使其支撑强度更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首先,将活动挡板的两端部插接于相邻两个方管立柱的插接槽内,再利用固定组件将活动挡板进行固定,固定组件采用可拆卸连接的固定方式,不论是在安装还是拆卸的时候,都不会对围挡造成破坏,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成本,其可实现方管立柱与活动挡板之间的快速安装和拆卸。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的B部放大图。图中,1、方管立柱;11、插接槽;12、过孔;2、活动挡板;21、插接孔;22、插入槽;23、插接条;3、固定组件;31、套管;311、限位内凸环;32、固定杆;321、限位外凸环;322、拉环;33、压缩弹簧;4、定位块;41、定位孔;5、支撑组件;51、螺纹杆;52、外管;53、紧固螺栓;6、底座;61、固定螺栓;7、第一支撑板;71、第一转动轴;8、第二支撑板;81、第二转动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图3,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施工围挡,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方管立柱1,本技术对方管立柱1的数量不作限定,本实施例以两个方管立柱1为例。两个方管立柱1之间设置有两块沿方管立柱1高度方向排布的活动挡板2,两块活动挡板2的上端面均一体成型有插接条23,两块活动挡板2的下端面分别开设有与插接条23相匹配的插入槽22,其中一块活动挡板2的插接条23插设于另一块活动挡板2的插入槽22中;两个方管立柱1分别开设有沿其高度方向设置的插接槽11,活动挡板2的两端分别插接于两个方管立柱1的插接槽11内。参照图3、图4,方管立柱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组件3。固定组件3包括套管31、固定杆32以及压缩弹簧33;套管31的长度方向和方管立柱1的长度方向垂直,套管31的内周壁一体成型有限位内凸环311,套管31靠近方管立柱1的一端焊接于方管立柱1的内壁,限位内凸环311位于套管31远离方管立柱1内壁的一端。固定杆32穿设于套管31,固定杆32的外周壁一体成型有限位外凸环321,且限位外凸环321位于套管31和方管立柱1内壁的固定连接端与限位内凸环311之间。压缩弹簧33套设于固定杆32上,且压缩弹簧33位于限位外凸环321和方管立柱1内壁之间。方管立柱1开设有过孔12,固定杆32的一端穿设于过孔12,且固定杆32穿过过孔12的端部焊接有拉环322;活动挡板2开设有供固定杆32穿过的插接孔21,且方管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施工围挡,包括多个方管立柱(1),多个所述方管立柱(1)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方管立柱(1)之间均设置有活动挡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方管立柱(1)开设有沿其高度方向设置的插接槽(11),所述活动挡板(2)的两端分别插接于相邻两个所述方管立柱(1)的插接槽(11)内;所述方管立柱(1)的内部设置有将活动挡板(2)可拆卸连接于方管立柱(1)的固定组件(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围挡,包括多个方管立柱(1),多个所述方管立柱(1)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方管立柱(1)之间均设置有活动挡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方管立柱(1)开设有沿其高度方向设置的插接槽(11),所述活动挡板(2)的两端分别插接于相邻两个所述方管立柱(1)的插接槽(11)内;所述方管立柱(1)的内部设置有将活动挡板(2)可拆卸连接于方管立柱(1)的固定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围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3)包括固设于方管立柱(1)内壁的套管(31)和穿设于套管(31)的固定杆(32),所述套管(31)的内周壁设置有限位内凸环(311),所述固定杆(32)的外周壁设置有限位外凸环(321),所述限位外凸环(321)位于套管(31)和方管立柱(1)内壁的固定连接端与限位内凸环(311)之间,所述套管(31)内部设置有压缩弹性件;所述方管立柱(1)开设有过孔(12),所述固定杆(32)的一端穿设于过孔(12),所述固定杆(32)的另一端抵接于活动挡板(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施工围挡,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挡板(2)开设有供固定杆(32)穿过的插接孔(2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施工围挡,其特征在于:所述方管立柱(1)的内侧壁固设有定位块(4),所述定位块(4)开设有定位孔(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朝阳赵春兰丛培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仁久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