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物裙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1069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物裙线结构,所述裙线结构包括:墙面结构;龙骨,所述龙骨包括连接板、支撑结构,所述连接板与墙面结构相连接,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分别与连接板、第二支撑板相连接;盖板,所述盖板与墙面结构相连接,设置在龙骨外部且与支撑结构相配合,并使盖板与龙骨间形成中空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建筑物裙线结构,安装过程简单,节约物料,同时也保证了裙线的强度及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物裙线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建筑物裙线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行业技术的发展,轻钢结构作为一种新的建筑形式逐渐被大众所接受。现有的轻钢建筑具有结构性能好、轻质高强、抗震性能佳等优势,而且其钢材可回收,比传统的建筑形式更为节能、环保,更便于工厂进行加工。由于轻钢建筑结构的特殊性,按照常规工艺进行建筑的建造会出现诸多问题,尤其是在裙线的安装工艺上,现有的裙线安装工艺需采用C型钢作为固定基座,U型钢作为主体通长布置,再在外层安装硅酸钙板,但此种方案需要在U型钢和C型钢的重合处进行标识,并将记号延伸致硅酸钙板上,防止U型钢没有与线条固定连接,导致整个施工过程效率不高,且耗损人力、物力。因此,本领域亟需一种安装简便、稳定性强的裙线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有鉴于此,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物裙线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项技术问题。具体的,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筑物裙线结构,所述裙线结构包括:墙面结构;龙骨,所述龙骨包括连接板、支撑结构,所述连接板与墙面结构相连接,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分别与连接板、第二支撑板相连接;盖板,所述盖板与墙面结构相连接,设置在龙骨外部且与支撑结构相配合,并使盖板与龙骨间形成中空结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裙线的整体结构安装简单,节约物料,同时也保证了裙线的强度及稳定性。优选地,所述盖板包括立板、搭接板,所述搭接板分别与墙面结构、立板相连接,并与龙骨的第一支撑板相接触;所述立板与龙骨的第二支撑板相接触。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龙骨与盖板互相支撑,起到增强裙线结构强度及稳定性的效果。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板分别与连接板、第二支撑板相垂直,所述搭接板与立板相垂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龙骨与盖板的支撑力,从而增强裙线结构的强度及稳定性。优选地,所述墙面结构包括墙体,以及设置在墙体上的保温层,所述龙骨、盖板均设置在保温层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包含此裙线结构的墙面,保温性更好,增加建筑的宜居性。优选地,所述裙线结构设置有表面涂层,所述表面涂层覆盖在盖板的外表面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可以防止盖板磨损,增强裙线结构的强度,另一方面可防止裙线结构在水汽的作用下腐化,影响使用寿命。优选地,所述盖板与表面涂层间,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由第一板、第二板组成,所述第一板设置在搭接板上,第二板设置在立板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盖板与表面涂层间设置加强板,可以进一步增强表面涂层与盖板间的连接强度,进而增强裙线结构的稳定性。优选地,所述龙骨的中空结构中设置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包括第一端,第二端,所述搭接板设置有容纳槽,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支撑板分别设置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所述滑动板第一端设置在第一通道中,第二端穿过第二通道设置在容纳槽中。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滑动板的一端设置在搭接板的容纳槽中,可以进一步地将盖板与龙骨相固定,防止盖板的松动,增加裙线结构的稳定性及结构强度。优选地,所述滑动板第一端设置有坡状面,第二端设置有平状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坡状面的设置,有利于盖板安装时,将滑动板的第一端抵入第一通道,从而令滑动板第二端进入搭接板的容纳槽,方便了盖板的安装。优选地,所述滑动板第一端距墙面结构的距离小于第二端距墙面结构的距离。采用上述结构,使滑动板在中空结构中倾斜设置,更有利于滑动板在盖板的作用下进行滑动,方便盖板的安装,也使滑动板第二端可以更为容易的进入到容纳槽中。优选地,所述滑动板在中空结构中设置有多个。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滑动板的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裙线结构的稳定性及结构强度。优选地,所述多个滑动板中,至少一个滑动板设置的方向与其他滑动板相反。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滑动板的第二端分别固定于相对设置的搭接板中,进一步提高盖板与龙骨的固定稳定性,增加裙线结构的强度。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一端与滑动板相接触。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进一步起到对滑动板的限位作用,减小滑动板运行轨迹偏移的可能性,同时也可以防止滑动板断裂,增强滑动板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所提供的建筑物裙线结构,安装简单,节约物料,同时也保证了裙线的强度及稳定性。(2)本技术所提供的建筑物裙线结构,在盖板与表面涂层间设置加强板,可以进一步增强表面涂层与盖板间的连接强度,进而增强裙线结构的稳定性。(3)本技术所提供的建筑物裙线结构,通过将滑动板的一端设置在搭接板的容纳槽中,可以进一步地将盖板与龙骨相固定,防止盖板的松动,增加裙线结构的稳定性及结构强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裙线结构的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裙线结构的剖面图;图3为图2实施例中龙骨结构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裙线结构的安装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三种实施方式裙线结构的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通过上述附图标记说明,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更加清楚的理解和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1、龙骨;101、中空结构;102、连接板;103、第一支撑板;104、第二支撑板;11、滑动板;111、坡状面;112、平状面;13、限位板;14、第一通道;15、第二通道;2、盖板;21、立板;22、搭接板;221、容纳槽;3、保温层;4、表面涂层;5、加强板;51、第一板;52、第二板;6、填充层;7、墙板;8、胶粘层;9、墙体。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在本技术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本技术通过提供一种建筑物裙线结构,解决了现有建筑中,裙线的强度、稳定性不佳,且施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物裙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裙线结构包括:/n墙面结构;/n龙骨(1),所述龙骨(1)包括连接板(102)、支撑结构,所述连接板(102)与墙面结构相连接,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板(103)、第二支撑板(104),所述第一支撑板(103)分别与连接板(102)、第二支撑板(104)相连接;/n盖板(2),所述盖板(2)与墙面结构相连接,设置在龙骨(1)外部且与支撑结构相配合,并使盖板(2)与龙骨(1)间形成中空结构(1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物裙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裙线结构包括:
墙面结构;
龙骨(1),所述龙骨(1)包括连接板(102)、支撑结构,所述连接板(102)与墙面结构相连接,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板(103)、第二支撑板(104),所述第一支撑板(103)分别与连接板(102)、第二支撑板(104)相连接;
盖板(2),所述盖板(2)与墙面结构相连接,设置在龙骨(1)外部且与支撑结构相配合,并使盖板(2)与龙骨(1)间形成中空结构(1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裙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包括立板(21)、搭接板(22),所述搭接板(22)分别与墙面结构、立板(21)相连接,并与龙骨(1)的第一支撑板(103)相接触;所述立板(21)与龙骨(1)的第二支撑板(104)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物裙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裙线结构设置有表面涂层(4),所述表面涂层(4)覆盖在盖板(2)的外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物裙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与表面涂层(4)间,设置有加强板(5),所述加强板(5)由第一板(51)、第二板(52)组成,所述第一板(51)设置在搭接板(22)上,第二板设置在立板(21)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定荣邓露刘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定荣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