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内墙装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1063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内墙装饰结构,所述内墙包括有侧墙板、多个大墙板和多个小墙板,所述大墙板和所述小墙板相互交错拼接形成主墙面,主墙面两侧均设有所述侧墙板,所述侧墙板的高度等于所述大墙板与所述小墙板的高度之和,所述主墙面上方固定设有多个第一吊顶支架,所述侧墙板上方固定设有第二吊顶支架,多个所述第一吊顶支架和所述第二吊顶支架处于相同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缩短装配式建筑的装修施工周期,提高饰面效果和装修质量,减少装修施工中的基础施工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内墙装饰结构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内墙装饰结构。
技术介绍
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内墙、外墙、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建筑物内墙是被外墙包围的墙体,在室内起分隔作用、没有与室外空气直接接触的墙体,主要起到隔音、分隔空间及部分承重等作用。传统的混凝土建筑内墙施工同样需要消耗大量的混凝土和砖瓦,施工步骤繁琐、施工量大,材料成本高、施工周期长、劳动强度大。而且施工后的内墙结构并没有隔音、保温作用,为了满足使用要求,需要后期进行内部装修施工来实现,传统的内部装修同样工序繁琐、成本高,这又进一步增加了施工周期和劳动强度。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住宅设计和住房需求不断脱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建筑领域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新的发展方式,人们从小就有一个想法:像积木一样快速的搭建房子。随着现代工业技术不断发展,建造房屋也可以像机器生产一样成批成套的制造,只需要把预制好的建筑构件运到工地装配即可,这就是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的建造方式减少了传统建筑方式大量的资源消耗和浪费,实现建筑从“建造”到“制造”真正转变。在建造的后期需要进行房屋内部的装修施工,传统的内部装修同样工序繁琐、成本高,增加了施工周期和劳动强度,在装配式建筑快速建造房屋的对比之下,内部装修显得耗费大量的建筑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内墙装饰结构,可缩短装配式建筑的装修施工周期,提高饰面效果和装修质量,减少装修施工中的基础施工工作量。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内墙装饰结构,所述内墙包括有侧墙板、多个大墙板和多个小墙板,所述大墙板和所述小墙板相互交错拼接形成主墙面,主墙面两侧均设有所述侧墙板,所述侧墙板的高度等于所述大墙板与所述小墙板的高度之和,所述主墙面上方固定设有多个第一吊顶支架,所述侧墙板上方固定设有第二吊顶支架,多个所述第一吊顶支架和所述第二吊顶支架处于相同高度。在上述的装配式建筑内墙装饰结构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大墙板与所述小墙板宽度相等、高度不等,所述主墙面高度等于所述大墙板与所述小墙板的高度之和,所述大墙板和所述小墙板交替并列排布在所述主墙面的上端和下端。在上述的装配式建筑内墙装饰结构中,作为优选方案,大墙板和所述小墙板的一侧开设有凹槽,另一侧设有凸起,所述凹槽与所述凸起相互匹配,所述大墙板和所述小墙板通过所述凹槽或凸起与相邻的小墙板和大墙板的凸起或凹槽连接。在上述的装配式建筑内墙装饰结构中,作为优选方案,侧墙板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大墙板和所述小墙板的凹槽或凸起相匹配的凸起或凹槽,另一侧为平面。在上述的装配式建筑内墙装饰结构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凹槽和所述凸起之间设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端面与所述内墙表面留有一定距离,并涂有嵌缝胶,所述嵌缝胶表面与内墙表面平齐。在上述的装配式建筑内墙装饰结构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凹槽和所述凸起的截面形状为梯形。在上述的装配式建筑内墙装饰结构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吊顶支架呈折板型,所述大墙板和所述小墙板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吊顶支架通过胀管和沉头螺栓安装在所述安装槽槽底,所述第一吊顶支架的下端呈矩形板状,垂直于主墙面向外延伸一定距离。在上述的装配式建筑内墙装饰结构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吊顶支架呈折板型,所述侧墙板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二吊顶支架通过胀管和沉头螺栓安装在所述安装槽槽底,第二吊顶支架的下端呈90°扇形板状,垂直于侧墙板向外延伸一定距离,所述第二吊顶支架的侧面、扇形板的直边、侧墙板外侧面相互平齐。在上述的装配式建筑内墙装饰结构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主墙面上开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一水电槽,并设有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槽盖,所述侧墙板上开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二水电槽,并设有可拆卸连接的第二槽盖,所述第一槽盖和所述第二槽盖的外表面与所述内墙表面平齐。在上述的装配式建筑内墙装饰结构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内墙表面由内而外依次覆盖有防水漆层和墙衣。本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内墙装饰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内墙装饰结构,设置有大墙板、小墙板和侧墙板,各类墙板使用位置不同,大墙板和小墙板之间交错衔接,并采用嵌合和连接方式,增加了内墙的连接牢固性;2.本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内墙装饰结构,在预制的大墙板、小墙板和侧墙板开设有水电槽,避免在房屋内部开设水电槽的工序,减少装修施工中的基础施工工作量;3.本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内墙装饰结构,在预制的大墙板、小墙板和侧墙板的上端设置吊顶支架,减少吊顶时的工作量,从而进一步减少装修施工中的基础施工工作量;4.本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内墙装饰结构,在预制的大墙板、小墙板和侧墙板预先敷设防水漆层和墙衣,提高了内墙的饰面效果和装修质量,缩短装配式建筑的装修施工周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装配式建筑内墙装饰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B-B剖面结构局部示意图;图4为图1中C方向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小墙板,2-大墙板,3-第一吊顶支架,4-沉头螺栓,5-第一槽板,6-侧墙板,7-第二吊顶支架,8-第二槽板,9-安装槽,10-胀管,11-第一水电槽,12-沉孔,13-防水漆层,14-墙衣,15-密封条,16-嵌缝胶,17-凸起,18-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具体情况说明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请参考图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装配式建筑内墙装饰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内墙装饰结构,内墙包括有侧墙板6、多个大墙板2和多个小墙板1,大墙板2和小墙板1相互交错拼接形成主墙面,主墙面两侧均设有侧墙板6,侧墙板6的高度等于大墙板2与小墙板1的高度之和,主墙面上方固定设有多个第一吊顶支架3,侧墙板6上方固定设有第二吊顶支架7,多个第一吊顶支架3和第二吊顶支架7处于相同高度。在上述的装配式建筑内墙装饰结构中,作为优选方案,大墙板2与小墙板1宽度相等、高度不等,主墙面高度等于大墙板2与小墙板1的高度之和,大墙板2和小墙板1交替并列排布在主墙面的上端和下端。如图2所示,在上述的装配式建筑内墙装饰结构中,作为优选方案,大墙板2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内墙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墙包括有侧墙板、多个大墙板和多个小墙板,所述大墙板和所述小墙板相互交错拼接形成主墙面,主墙面两侧均设有所述侧墙板,所述侧墙板的高度等于所述大墙板与所述小墙板的高度之和,所述主墙面上方固定设有多个第一吊顶支架,所述侧墙板上方固定设有第二吊顶支架,多个所述第一吊顶支架和所述第二吊顶支架处于相同高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内墙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墙包括有侧墙板、多个大墙板和多个小墙板,所述大墙板和所述小墙板相互交错拼接形成主墙面,主墙面两侧均设有所述侧墙板,所述侧墙板的高度等于所述大墙板与所述小墙板的高度之和,所述主墙面上方固定设有多个第一吊顶支架,所述侧墙板上方固定设有第二吊顶支架,多个所述第一吊顶支架和所述第二吊顶支架处于相同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内墙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墙板与所述小墙板宽度相等、高度不等,所述主墙面高度等于所述大墙板与所述小墙板的高度之和,所述大墙板和所述小墙板交替并列排布在所述主墙面的上端和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内墙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大墙板和所述小墙板的一侧开设有凹槽,另一侧设有凸起,所述凹槽与所述凸起相互匹配,所述大墙板和所述小墙板通过所述凹槽或凸起与相邻的小墙板和大墙板的凸起或凹槽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内墙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侧墙板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大墙板和所述小墙板的凹槽或凸起相匹配的凸起或凹槽,另一侧为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内墙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和所述凸起之间设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端面与所述内墙表面留有一定距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晨张晓波阚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