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专用的蓄水缓释模块
本技术涉及城市蓄水
,具体为一种海绵城市专用的蓄水缓释模块。
技术介绍
雨水是一种珍贵的天然的淡水资源,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雨水并未得到合理的利用。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地下水位以惊人的速度下降,城市内涝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而道路交通系统是内涝出现的高发地带。城市排水标准偏低和雨水利用系统缺乏是造成资源成为灾害的主要原因。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海绵城市能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待需要时再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因此,用于构建海绵城市道路雨水处理系统的蓄水缓释模块已成为治理城市内涝问题和充分利用雨水资源的一种重要手段。根据专利CN201821808067.8可知,一种海绵城市专用的蓄水缓释模块,所述蓄水缓释模块由顶板、底板和四块侧板围成六面体结构,所述六面体结构的内部即为蓄水空间。所述顶板、底板和四块侧板分别包括框架且所述框架内平铺有若干个六边形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绵城市专用的蓄水缓释模块,包括框体(1)和防水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的外壁包裹有防水层(2),所述框体(1)的内腔顶部和底部之间通过支撑件(3)固定连接,所述框体(1)的顶部连通有导水结构;/n所述导水结构包括第二导管(4)、第一导管(5)和污水管(6),所述框体(1)的顶部和第二导管(4)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导管(4)的另一端和第一导管(5)的左侧壁连通,所述第一导管(5)的底部和污水管(6)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专用的蓄水缓释模块,包括框体(1)和防水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的外壁包裹有防水层(2),所述框体(1)的内腔顶部和底部之间通过支撑件(3)固定连接,所述框体(1)的顶部连通有导水结构;
所述导水结构包括第二导管(4)、第一导管(5)和污水管(6),所述框体(1)的顶部和第二导管(4)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导管(4)的另一端和第一导管(5)的左侧壁连通,所述第一导管(5)的底部和污水管(6)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专用的蓄水缓释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管(5)的内腔底部开设有锥形通道(12),所述锥形通道(12)的内腔置有重物球(13),所述重物球(13)的两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作权,庞燕瑞,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兴邦建筑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