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施工挡水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09834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挡水墙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河道施工挡水墙,包括河堤,所述河堤内侧开设有梯形凹槽,所述河堤的梯形凹槽处固定连接有河道,所述河道的外侧设有挡水墙,所述挡水墙的正面设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面积与河道的截面面积相等,所述挡水墙的内侧开设有两组滑槽,所述滑槽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挡水墙与吸合板,能够使得挡水墙与河道的截面进行适配,同时设置的缓冲层,能够配合挡水墙的作用,尽量的分摊挡水墙的压力,通过设置的转动杆与设置的支撑杆,能够与河道两侧的河堤进行组合,使得河堤能够更好的与挡水墙渐进行配合,能够避免水流的进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施工挡水墙
本技术涉及挡水墙
,具体为一种河道施工挡水墙。
技术介绍
挡水墙即防洪墙,是指保证城镇和重要工矿建筑企业、沿江河、海岸区的防洪安全或其他特殊要求所采用的一种混凝土或圬工挡水建筑物,而在我国,由于众多的河流流域,以及世界上第三大长河——长江,和中国第二大长河——黄河,由此有着诸多的分支河流,而由于河流的运输环境和人为的破坏,导致河道会有阻塞的现象,特别是在众多支流的河道上有着明显的体现。而对于河道阻塞的情况,需要通过排水之后,才能进行施工,因此在实际的运用中会使用挡水墙来进行阻挡,以方便河道的施工,但是由于现有的挡水墙较为笨重,且不能够方便的与河道两侧的河堤进行组合,导致在使用时,需要额外的支撑,才能使得挡水墙树立起来,这样使得挡水墙的施工难度变大,且效率较低,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河道施工挡水墙。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河道施工挡水墙,具备能够快速的将挡水墙与河道进行组合,同时能够利用河堤的优势,能够提高挡水墙的施工效率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挡水墙的施工效率较低,且施工难度较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道施工挡水墙,包括河堤(01),其特征在于:所述河堤(01)内侧开设有梯形凹槽,所述河堤(01)的梯形凹槽处固定连接有河道(03),所述河道(03)的外侧设有挡水墙(02),所述挡水墙(02)的正面设有缓冲层(04),所述缓冲层(04)的面积与河道(03)的截面面积相等,所述挡水墙(02)的内侧开设有两组滑槽(08),所述滑槽(08)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块(07),所述滑块(07)的中部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滑块(07)的圆形通孔处固定连接有连接圆柱(05),所述挡水墙(02)的中部设有吸合板(06),所述吸合板(06)的两侧均与滑块(07)固定相连,所述吸合板(06)的正面设有内挡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施工挡水墙,包括河堤(01),其特征在于:所述河堤(01)内侧开设有梯形凹槽,所述河堤(01)的梯形凹槽处固定连接有河道(03),所述河道(03)的外侧设有挡水墙(02),所述挡水墙(02)的正面设有缓冲层(04),所述缓冲层(04)的面积与河道(03)的截面面积相等,所述挡水墙(02)的内侧开设有两组滑槽(08),所述滑槽(08)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块(07),所述滑块(07)的中部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滑块(07)的圆形通孔处固定连接有连接圆柱(05),所述挡水墙(02)的中部设有吸合板(06),所述吸合板(06)的两侧均与滑块(07)固定相连,所述吸合板(06)的正面设有内挡层(12),所述内挡层(12)的面积小于挡水墙(02)的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施工挡水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挡层(12)的顶部开设有两组圆形通孔,所述内挡层(12)的圆形通孔处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4),所述转动杆(14)等距离排布,所述内挡层(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9),所述连接板(1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组支撑杆(18),且两组所述支撑杆(18)互相远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甜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艺磊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