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道路铺设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0890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市政道路铺设结构,包括土基,还包括铺设于土基上的垫层、铺设于垫层上的基层以及铺设于基层上的面层,土基内设置有集水管,集水管连通有排水管,排水管依次穿过土基、垫层、基层以及面层,排水管伸出面层表面,面层上设置有若干透水砖,相邻的透水砖之间形成透水缝,透水砖开设有排水孔,排水孔贯穿透水砖的上下两端,排水孔与排水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快速排除路面积水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道路铺设结构
本技术属于市政道路建设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道路铺设结构。
技术介绍
市政道路一般包括负担城市主要客、货运交通,有较高车速和大的通行能力的快速路,承担着城市主要交通任务的主干路,配合主干路组成城市干道网,起联系各部分和集散作用分担主干路交通负荷的次干路。在进行道路建设时,必须充分考虑道路的排水能力,以免后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724437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市政道路路面结构,包括改性沥青混凝土层、缓配碎石垫层和隔离缓冲带,改性沥青混凝土层底部铺设有抗疏力基层,且改性沥青混凝土层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稀浆封层;改性沥青混凝土层顶部中间设置有隔离缓冲带;稀浆封层底部铺设有防水层;防水层和抗疏力基层底部均铺设有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缓冲层竖直镶嵌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抗疏力基层之间,且缓冲层顶部与改性沥青混凝土层底部相接壤,且缓冲层底部与缓配碎石垫层顶部相接壤。上述的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路面上存在积水时,主要依靠路面本身的渗透能力进行渗水,当处于雨季等连续降水的时节,无法满足道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道路铺设结构,包括土基(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铺设于所述土基(1)上的垫层(2)、铺设于所述垫层(2)上的基层(3)以及铺设于所述基层(3)上的面层(4),所述土基(1)内设置有集水管(5),所述集水管(5)连通有排水管(6),所述排水管(6)依次穿过所述土基(1)、所述垫层(2)、所述基层(3)以及所述面层(4),所述排水管(6)伸出所述面层(4)表面,所述面层(4)上设置有若干透水砖(7),相邻的所述透水砖(7)之间形成透水缝(17),所述透水砖(7)开设有排水孔(8),所述排水孔(8)贯穿透水砖(7)的上下两端,所述排水孔(8)与所述排水管(6)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道路铺设结构,包括土基(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铺设于所述土基(1)上的垫层(2)、铺设于所述垫层(2)上的基层(3)以及铺设于所述基层(3)上的面层(4),所述土基(1)内设置有集水管(5),所述集水管(5)连通有排水管(6),所述排水管(6)依次穿过所述土基(1)、所述垫层(2)、所述基层(3)以及所述面层(4),所述排水管(6)伸出所述面层(4)表面,所述面层(4)上设置有若干透水砖(7),相邻的所述透水砖(7)之间形成透水缝(17),所述透水砖(7)开设有排水孔(8),所述排水孔(8)贯穿透水砖(7)的上下两端,所述排水孔(8)与所述排水管(6)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铺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层(2)下侧面设置有反滤层(9),所述反滤层(9)两侧分别与所述垫层(2)和所述土基(1)贴合,所述排水管(6)穿过所述反滤层(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铺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3)包括铺设于所述垫层(2)上的次承重基层(10)和铺设于所述次承重基层(10)上的主承重基层(11),所述面层(4)铺设于所述主承重基层(11)上,所述排水管(6)穿过所述次承重基层(10)和所述主承重基层(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铺设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文麦美花周淳波张瑞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恒基隆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