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吸转注装置和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08040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虹吸转注装置和系统。其中,虹吸转注装置包括:虹吸管,其包括依次相连的进液段、弯折段、延伸段、三通段和出液段,进液段的一端具有进液口,出液段的一端具有出液口,进液口的水平高度高于出液口,且进液口的水平高度高于三通段主管与支管交汇处的水平高度;虹吸控制管,其设在延伸段上并与延伸段连通,且邻近弯折段,虹吸控制管上设有电磁阀;缓冲罐,其设在三通段,并通过三通段与延伸段和出液段连通,缓冲罐的上端具有开口。利用该虹吸转注装置对铝液进行转移,可以在大幅降低铝金属的烧损量的同时,减少生产工序和劳动强度,并显著提高生产的安全性,且能够在生产过程中根据需要中止转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虹吸转注装置和系统
本技术涉及金属及其合金制备领域,具体而言,本技术涉及虹吸转注装置和具有该虹吸转注装置的虹吸转注系统。
技术介绍
在制备铝及其合金方面,将铝液从电解槽或其他贮槽中转移至下一道工序是不可或缺的步骤。例如,在电解生产原铝行业,需要将铝液从电解槽转运至铸造车间的混合炉中,目前采用的方式是用真空抬包将铝液从电解槽内吸至抬包腔体,将抬包运至铸造车间,再由抬包采用“倾倒”的方式将铝液移至混合炉;用熔盐电解法生产铝钪中间合金,需要将电解得到的铝钪中间合金液从电解槽转移至精炼炉进行除杂均质化。目前出铝液的主要方式有使用真空抬包和虹吸管两种方式。真空抬包是将抬包吸铝管插入电解槽后,通过真空发生装置使抬包腔体内产生一定的真空度,则铝液由进液口进入抬包腔体,装有铝液的抬包被运输到下一个工序后,采用“倾倒”的方式从抬包出液口将铝液倒出。这种“倾倒”出铝的方式容易生成大量的铝氧化物浮渣。影响熔融金属液中氧化物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湍流以及氧。铝液处于高温下,被氧氧化的速度大幅提升。另外,采用“倾倒”的方式出铝液,会引起湍流,湍流为氧化物的形成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虹吸转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虹吸管,所述虹吸管包括依次相连的进液段、弯折段、延伸段、三通段和出液段,所述进液段的一端具有进液口,所述出液段的一端具有出液口,所述进液口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出液口,且所述进液口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三通段主管与支管交汇处的水平高度;/n虹吸控制管,所述虹吸控制管设在所述延伸段上并与所述延伸段连通,且邻近所述弯折段,所述虹吸控制管上设有电磁阀;/n缓冲罐,所述缓冲罐设在所述三通段,并通过所述三通段与所述延伸段和所述出液段连通,所述缓冲罐的上端具有开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虹吸转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虹吸管,所述虹吸管包括依次相连的进液段、弯折段、延伸段、三通段和出液段,所述进液段的一端具有进液口,所述出液段的一端具有出液口,所述进液口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出液口,且所述进液口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三通段主管与支管交汇处的水平高度;
虹吸控制管,所述虹吸控制管设在所述延伸段上并与所述延伸段连通,且邻近所述弯折段,所述虹吸控制管上设有电磁阀;
缓冲罐,所述缓冲罐设在所述三通段,并通过所述三通段与所述延伸段和所述出液段连通,所述缓冲罐的上端具有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吸转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与所述三通段主管与支管交汇处之间的高度差为150~350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吸转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管的管壁厚度为5~15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吸转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管的内径为80~150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吸转注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超群苏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