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碳纳米管集合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碳纳米管集合体。
技术介绍
在半导体元件等的制造工序中,在对材料、半成品、制品等被加工物进行搬送时,使用移动臂或移动台等搬送基材对该被加工物进行搬送(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2)。在进行这样的搬送时,要求载置被加工物的部件(搬送固定夹具)具有使得被加工物在搬送中不偏移这样的强夹持力。另外,这样的要求伴随着制造工序高速化的要求而逐年提高。然而,就以往的搬送固定夹具而言,通过树脂等弹性材料来保持被加工物,从而存在该弹性材料容易附着并残留于被加工物的问题。另外,树脂等弹性材料的耐热性较低,从而存在高温环境下其夹持力下降这样的问题。若将陶瓷等材料用于搬送固定夹具,则可防止被加工物的污染,另外,夹持力的温度相关性降低。然而,由这样的材料构成的搬送固定夹具本质上夹持力较低,存在即便在常温下也无法充分保持被加工物的问题。另外,作为在高温环境下保持被加工物的方法,可列举进行减压吸附的方法、利用搬送固定夹具的形状来固定被加工物的方法(例如,卡盘固定(chucking)、镗孔固定等)等。然而, ...
【技术保护点】
1.碳纳米管集合体,其是多个碳纳米管集合成片状而得的碳纳米管集合体,其中,中间部的取向度低于84%,至少一个表面部的取向度为15%以上。/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206 JP 2018-0189101.碳纳米管集合体,其是多个碳纳米管集合成片状而得的碳纳米管集合体,其中,中间部的取向度低于84%,至少一个表面部的取向度为15%以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集合体,其中,至少一个表面部的取向度低于50%。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碳纳米管集合体,其厚度为300~2000μm。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