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污水厌氧氨氧化自养脱氮系统
本技术属于污水生物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城市污水厌氧氨氧化自养脱氮的系统,更具体为一种基于分子态亚硝酸盐旁侧抑制实现城市污水厌氧氨氧化自养脱氮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多数内陆河流与湖泊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氮、磷污染物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现象频繁,氮、磷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列入“十二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2015年4月16日,国务院正式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水十条”),进一步强调氮、磷等污染物的源头控制。传统污水脱氮技术存在能耗高、效率低的不足,拯待开发经济高效的污水脱氮新技术。厌氧氨氧化脱氮途径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被荷兰科学家发现,该生化反应以红色的厌氧氨氧化菌(红菌)为基础,利用亚硝酸盐电子受体直接将氨氮氧化成氮气进行脱氮,不需要有机碳源。与传统生物脱氮技术相比可节省脱氮系统运行能耗50%以上,同时降低污泥产量90%左右,降低温室气体排放80%以上。通过厌氧氨氧化实现总氮(TN)去除,需短程硝化过程提供亚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因此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中短程硝化的稳定运行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城市污水厌氧氨氧化自养脱氮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城市污水厌氧氨氧化自养脱氮系统包括:/n初沉系统,包括初沉池和排泥泵,所述初沉池与污水进水管线连接,上部设置有出水堰,下部设置有与所述排泥泵连接的排泥口;/nA/O反应池,包括顺次连接的A区和O区;所述出水堰与A区连接;所述O区底部设置有曝气盘;/n鼓风机,与所述曝气盘连接;/n斜板沉淀系统,包括排污管、污泥回流泵以及斜板沉淀池,所述斜板沉淀池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斜板、穿孔布水管以及污泥斗;/n所述O区通过所述穿孔布水管与斜板沉淀池连接;/n所述污泥斗依次与所述排污管、污泥回流泵连接;所述污泥回流泵分别与A区和抑制池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城市污水厌氧氨氧化自养脱氮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城市污水厌氧氨氧化自养脱氮系统包括:
初沉系统,包括初沉池和排泥泵,所述初沉池与污水进水管线连接,上部设置有出水堰,下部设置有与所述排泥泵连接的排泥口;
A/O反应池,包括顺次连接的A区和O区;所述出水堰与A区连接;所述O区底部设置有曝气盘;
鼓风机,与所述曝气盘连接;
斜板沉淀系统,包括排污管、污泥回流泵以及斜板沉淀池,所述斜板沉淀池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斜板、穿孔布水管以及污泥斗;
所述O区通过所述穿孔布水管与斜板沉淀池连接;
所述污泥斗依次与所述排污管、污泥回流泵连接;所述污泥回流泵分别与A区和抑制池连接;
抑制系统,包括抑制池、药剂桶、抑制回流泵以及加药泵,所述药剂桶通过所述加药泵与抑制池连接,所述抑制池通过所述抑制回流泵与A区连接;
厌氧氨氧化池,与所述斜板沉淀池连接,内部设置有若干厌氧氨氧化填料;
二沉系统,包括二沉池、污泥排出泵和二沉池回流泵,所述二沉池与厌氧氨氧化池出口连接,所述二沉池底部通过所述二沉池回流泵与厌氧氨氧化池进口连接,下部设置有污泥排出管线,所述污泥排出管线与所述污泥排出泵连接;
搅拌装置,设置于所述A区、抑制池以及加药桶底部;
在线pH检测系统,用于实时检测所述抑制池内的pH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污水厌氧氨氧化自养脱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回流泵分别与A区和抑制池连接的管线上分别设置有回流污泥调节阀和抑制污泥调节阀。
技术研发人员:张树军,周桐,吕心涛,蒋勇,王佳伟,王志彬,谷鹏超,韩晓宇,李权,曲之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