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污水厌氧氨氧化自养脱氮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60733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污水厌氧氨氧化自养脱氮系统,更具体为一种基于分子态亚硝酸盐旁侧抑制实现城市污水厌氧氨氧化自养脱氮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城市污水厌氧氨氧化自养脱氮系统与传统硝化反应相比,更加节省曝气能耗;且与全程硝化过程相比,短程硝化需氧量降低62.5%,且结构设计合理、操作使用方便、运行及维护成本低、且能耗相对较低,无需额外增加碳源,能够实现城市污水短程硝化更加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污水厌氧氨氧化自养脱氮系统
本技术属于污水生物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城市污水厌氧氨氧化自养脱氮的系统,更具体为一种基于分子态亚硝酸盐旁侧抑制实现城市污水厌氧氨氧化自养脱氮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多数内陆河流与湖泊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氮、磷污染物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现象频繁,氮、磷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列入“十二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2015年4月16日,国务院正式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水十条”),进一步强调氮、磷等污染物的源头控制。传统污水脱氮技术存在能耗高、效率低的不足,拯待开发经济高效的污水脱氮新技术。厌氧氨氧化脱氮途径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被荷兰科学家发现,该生化反应以红色的厌氧氨氧化菌(红菌)为基础,利用亚硝酸盐电子受体直接将氨氮氧化成氮气进行脱氮,不需要有机碳源。与传统生物脱氮技术相比可节省脱氮系统运行能耗50%以上,同时降低污泥产量90%左右,降低温室气体排放80%以上。通过厌氧氨氧化实现总氮(TN)去除,需短程硝化过程提供亚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因此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中短程硝化的稳定运行是该工艺的关键。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分子态亚硝酸盐旁侧抑制实现厌氧氨氧化自养脱氮系统和方法,利用节能高效的方法处理城市污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城市污水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应用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分子态亚硝酸盐旁侧抑制实现城市污水厌氧氨氧化自养脱氮系统,该系统结构设计合理、操作使用方便、运行及维护成本低、且能耗相对较低,无需额外增加碳源,能够实现城市污水短程硝化更加稳定。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种城市污水厌氧氨氧化自养脱氮系统,该城市污水厌氧氨氧化自养脱氮系统包括:初沉系统,包括初沉池和排泥泵,所述初沉池与污水进水管线连接,上部设置有出水堰,下部设置有与所述排泥泵连接的排泥口;A/O反应池,包括顺次连接的A区和O区;所述出水堰与A区连接;所述O区底部设置有曝气盘;鼓风机,与所述曝气盘连接;斜板沉淀系统,包括排污管、污泥回流泵以及斜板沉淀池,所述斜板沉淀池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斜板、穿孔布水管以及污泥斗;所述O区通过所述穿孔布水管与斜板沉淀池连接;所述污泥斗依次与所述排污管、污泥回流泵连接;所述污泥回流泵分别与A区和抑制池连接;抑制系统,包括抑制池、药剂桶、抑制回流泵以及加药泵,所述药剂桶通过所述加药泵与抑制池连接,所述抑制池通过所述抑制回流泵与A区连接;厌氧氨氧化池,与所述斜板沉淀池连接,内部设置有若干生物厌氧氨氧化填料;二沉系统,包括二沉池、污泥排出泵和二沉池回流泵,所述二沉池与厌氧氨氧化池出口连接,所述二沉池底部通过所述二沉池回流泵与厌氧氨氧化池进口连接,下部设置有污泥排出管线,所述污泥排出管线与所述污泥排出泵连接;搅拌装置,设置于所述A区、抑制池以及加药桶底部;在线pH检测系统,用于实时检测所述抑制池内的pH值。优选地,所述污泥回流泵分别与A区和抑制池连接的管线上分别设置有回流污泥调节阀和抑制污泥调节阀。优选地,所述A/O池内交错设置有若干折流挡板,所述折流挡板分别将A区和O区分隔成若干A池和若干O池,每个A池底部均设置有搅拌装置,每个O池底部均设置有曝气盘。优选地,所述厌氧氨氧化池内交错设置有若干折流挡板,所述折流挡板将厌氧氨氧化池分隔成若干红菌池,所述红菌池内设有若干生物厌氧氨氧化填料。优选地,所述折流挡板一端垂直固定于水池的顶部或底部,另一端与水池的底部或顶部形成流体通道。优选地,所述污水进水管线上设置有进水阀门和进水泵。优选地,所述抑制回流泵为变频泵。优选地,所述初沉池和/或所述二沉池的上部为圆柱形,下部为倒圆锥。优选地,所述抑制池与A区连接的管线上设置有调节阀。优选地,所述二沉池底部与二沉池回流泵连接的管线上以及所述污泥排出管线上均设置有调节阀。本技术提供的城市污水厌氧氨氧化自养脱氮系统与传统硝化反应相比,更加节省曝气能耗;且与全程硝化过程相比,短程硝化需氧量降低62.5%。且通过设置斜板沉淀池,将短程硝化污泥提前分离,有效避免了短程硝化污泥与厌氧氨氧化生物膜的直接接触,满足了不同脱氮微生物对溶解氧的需求。本技术中还通过设置旁侧分子态亚硝酸盐抑制实现短程硝化,可维持系统短程硝化长期稳定运行。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操作使用方便、运行及维护成本低、且能耗相对较低,无需额外增加碳源,能够实现城市污水短程硝化更加稳定。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图1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城市污水厌氧氨氧化自养脱氮系统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启动短程硝化后A/O反应池中NAR变化情况。图3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稳定运行后A/O反应池及厌氧氨氧化池出水水质变化情况。附图标记说明:1、进水阀门;2、进水泵;3、初沉池;4、搅拌器-1;5、A/O反应池;6、鼓风机;7、曝气盘;8、污泥回流泵;9、斜板沉淀池;10、穿孔布水管;11、厌氧氨氧化池;12、厌氧氨氧化填料;13、二沉池回流泵;14、二沉池;15、污泥排出泵;16、抑制池;17、抑制污泥调节阀;18、回流污泥调节阀;19、排泥泵;20、在线pH检测系统;21、抑制回流泵;22、搅拌器-2;23、搅拌器-3;24、药剂桶;25、加药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城市污水厌氧氨氧化自养脱氮系统,该系统包括:初沉系统,包括初沉池和排泥泵,所述初沉池与污水进水管线连接,上部设置有出水堰,下部设置有与所述排泥泵连接的排泥口;A/O反应池,包括顺次连接的A区和O区;所述出水堰与A区连接;所述O区底部设置有曝气盘;鼓风机,与所述曝气盘连接;斜板沉淀系统,包括排污管、污泥回流泵以及斜板沉淀池,所述斜板沉淀池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斜板、穿孔布水管以及污泥斗;所述O区通过所述穿孔布水管与斜板沉淀池连接;所述污泥斗依次与所述排污管、污泥回流泵连接;所述污泥回流泵分别与A区和抑制池连接;抑制系统,包括抑制池、药剂桶、抑制回流泵以及加药泵,所述药剂桶通过所述加药泵与抑制池连接,所述抑制池通过所述抑制回流泵与A区连接;优选地,所述抑制回流泵为变频泵;厌氧氨氧化池,与所述斜板沉淀池连接,内部设置有若干厌氧氨氧化填料;二沉系统,包括二沉池、污泥排出泵和二沉池回流泵,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城市污水厌氧氨氧化自养脱氮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城市污水厌氧氨氧化自养脱氮系统包括:/n初沉系统,包括初沉池和排泥泵,所述初沉池与污水进水管线连接,上部设置有出水堰,下部设置有与所述排泥泵连接的排泥口;/nA/O反应池,包括顺次连接的A区和O区;所述出水堰与A区连接;所述O区底部设置有曝气盘;/n鼓风机,与所述曝气盘连接;/n斜板沉淀系统,包括排污管、污泥回流泵以及斜板沉淀池,所述斜板沉淀池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斜板、穿孔布水管以及污泥斗;/n所述O区通过所述穿孔布水管与斜板沉淀池连接;/n所述污泥斗依次与所述排污管、污泥回流泵连接;所述污泥回流泵分别与A区和抑制池连接;/n抑制系统,包括抑制池、药剂桶、抑制回流泵以及加药泵,所述药剂桶通过所述加药泵与抑制池连接,所述抑制池通过所述抑制回流泵与A区连接;/n厌氧氨氧化池,与所述斜板沉淀池连接,内部设置有若干厌氧氨氧化填料;/n二沉系统,包括二沉池、污泥排出泵和二沉池回流泵,所述二沉池与厌氧氨氧化池出口连接,所述二沉池底部通过所述二沉池回流泵与厌氧氨氧化池进口连接,下部设置有污泥排出管线,所述污泥排出管线与所述污泥排出泵连接;/n搅拌装置,设置于所述A区、抑制池以及加药桶底部;/n在线pH检测系统,用于实时检测所述抑制池内的pH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污水厌氧氨氧化自养脱氮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城市污水厌氧氨氧化自养脱氮系统包括:
初沉系统,包括初沉池和排泥泵,所述初沉池与污水进水管线连接,上部设置有出水堰,下部设置有与所述排泥泵连接的排泥口;
A/O反应池,包括顺次连接的A区和O区;所述出水堰与A区连接;所述O区底部设置有曝气盘;
鼓风机,与所述曝气盘连接;
斜板沉淀系统,包括排污管、污泥回流泵以及斜板沉淀池,所述斜板沉淀池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斜板、穿孔布水管以及污泥斗;
所述O区通过所述穿孔布水管与斜板沉淀池连接;
所述污泥斗依次与所述排污管、污泥回流泵连接;所述污泥回流泵分别与A区和抑制池连接;
抑制系统,包括抑制池、药剂桶、抑制回流泵以及加药泵,所述药剂桶通过所述加药泵与抑制池连接,所述抑制池通过所述抑制回流泵与A区连接;
厌氧氨氧化池,与所述斜板沉淀池连接,内部设置有若干厌氧氨氧化填料;
二沉系统,包括二沉池、污泥排出泵和二沉池回流泵,所述二沉池与厌氧氨氧化池出口连接,所述二沉池底部通过所述二沉池回流泵与厌氧氨氧化池进口连接,下部设置有污泥排出管线,所述污泥排出管线与所述污泥排出泵连接;
搅拌装置,设置于所述A区、抑制池以及加药桶底部;
在线pH检测系统,用于实时检测所述抑制池内的pH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污水厌氧氨氧化自养脱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回流泵分别与A区和抑制池连接的管线上分别设置有回流污泥调节阀和抑制污泥调节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树军周桐吕心涛蒋勇王佳伟王志彬谷鹏超韩晓宇李权曲之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