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级救援撑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0628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级救援撑顶器,属于双级撑顶器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双级撑顶器与被顶物接触时容易滑脱,拆装不方便,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本双级救援撑顶器包括油缸、初级活塞杆和次级活塞杆,初级活塞杆从油缸的前端伸进且轴向穿设于油缸内,次级活塞杆从初级活塞杆的前端伸进且轴向穿设于初级活塞杆内,油缸的后端设有固定支撑座,固定支撑座和油缸之间设置可拆卸装配结构,初级活塞杆的前端设有移动支撑座,移动支撑座和初级活塞杆之间设置有轴向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简单,支撑结构稳定不易打滑,拆装方便,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级救援撑顶器
本技术属于双级撑顶器
,涉及一种双级救援撑顶器。
技术介绍
撑顶器可实现撑顶功能,可用于建筑物倒塌求援,通常在进入危险建筑物中实施救援前需用救援顶杆来支撑固定危险物,以保护救援者和被救者,当发生交通事故时,可根据需要将车辆局部进行支撑稳定或举升,是消防队、交警队、工矿企业以及其他救灾抢险部门必备的破拆工具。如中国专利专利号为:“201521143415.0”所述的一种新型单接口双级撑顶器,其具体结构包括固定支撑、油缸、手控阀、初级活塞、次级活塞和移动支撑,油缸的后端安装固定支撑,油缸的前端通过双向液压锁连接手控阀的下端,该手控阀的上端连接油接口,油缸内嵌装的初级活塞连接一初级活塞杆,该初级活塞杆内嵌装的次级活塞连接一次级活塞杆,该次级活塞杆连接位于油缸前端的移动支撑。在上述的结构中,该固定支撑的后端支撑、移动支撑的前端支撑的结构不稳,在撑顶时固定支撑的后端支撑、移动支撑的前端支撑跟被顶物接触时容易滑脱,拆装不方便,使用寿命短,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支撑结构稳定,拆装方便,使用寿命长的双级救援撑顶器。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级救援撑顶器,包括油缸、初级活塞杆和次级活塞杆,所述的初级活塞杆从油缸的前端伸进且轴向穿设于油缸内,所述的初级活塞杆和油缸轴向伸缩配合形成一级伸缩,所述的次级活塞杆从初级活塞杆的前端伸进且轴向穿设于初级活塞杆内,所述的次级活塞杆和初级活塞杆轴向伸缩配合形成二级伸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缸的后端设有固定支撑座,所述的固定支撑座和油缸之间设置可拆卸装配结构,所述的初级活塞杆的前端设有移动支撑座,所述的移动支撑座和初级活塞杆之间设置有轴向连接结构。本双级救援撑顶器主要在固定支撑座和油缸之间设置可拆卸装配结构,在移动支撑座和初级活塞杆之间设置有轴向连接结构,拆装方便,支撑结构稳定,使用寿命长。在上述的一种双级救援撑顶器中,所述的固定支撑座包括筒状套件和支撑底板,所述的支撑底板呈圆形形状,所述的支撑底板的大小、形状与筒状套件的底部相对应,所述的支撑底板的外端面分布有支撑卡齿,所述的支撑底板的内端面具有周向间隔分布的插接柱,所述的筒状套件的底部的外壁上具有周向间隔分布的插接孔,所述的插接柱和插接孔轴向一一对应,所述的支撑底板通过插接柱和插接孔的轴向插接配合固连接于筒状套件的底部,当支撑底板和筒状套件固连时,且该支撑底板的内端面和筒状套件的底部的外壁抵靠配合。固定支撑座分体制造,制造方便,生产成本较低。在上述的一种双级救援撑顶器中,所述的可拆卸装配结构包括筒状套件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的油缸的后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的筒状套件的内螺纹和油缸的外螺纹螺旋连接将油缸的后端封闭,所述的筒状套件和油缸之间设置有防止筒状套件在油缸上螺旋松动的限位结构,所述的筒状套件上连接有压力油管,所述的筒状套件上设置有通油道,所述的压力油管通过通油道与油缸内相连通,所述的筒状套件的通油道上设置有泄油保护装置。这样设置的目的还是方便筒状套件和油缸固定连接。在上述的一种双级救援撑顶器中,所述的限位结构包括呈径向设置的限位螺栓,所述的油缸的缸外壁上具有呈径向设置的螺栓盲孔,所述的筒状套件的侧壁上具有呈径向设置的贯穿孔,当筒状套件固连于油缸的后端时,且该螺栓盲孔、贯穿孔轴向相对,所述的限位螺栓螺旋连接于贯穿孔、螺栓盲孔中防止筒状套件在油缸上螺旋松动。这样设置的目的是能有效防止筒状套件轴向脱离油缸。在上述的一种双级救援撑顶器中,所述的压力油管呈轴向固连在筒状套件上,所述的通油道包括径向油道和轴向油道,所述的轴向油道的一端与压力油管轴向连通,所述的轴向油道的另一端连通于径向油道的中部位置,所述的径向油道的内端连通于油缸的底部,所述的径向油道的外端贯穿筒状套件。这样设置的目的是方便对油缸内进油量的控制。在上述的一种双级救援撑顶器中,所述的泄油保护装置包括柱状高压堵头,所述的柱状高压堵头的内端轴向固连有柱状高压橡胶堵块,所述的柱状高压堵头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的径向油道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的柱状高压堵头的外螺纹和径向油道的内螺纹螺旋连接,当柱状高压堵头和径向油道固连时,且该柱状高压橡胶堵块封堵于径向油道的内端。当压力油管往油缸内注油时,柱状高压堵头逆时针旋转,使柱状高压橡胶堵块轴向脱离径向油道的内端,致使轴向油道和径向油道的内端连通,当压力油管停止往油缸内注油时,柱状高压堵头顺时针旋转,使柱状高压橡胶堵块封堵于径向油道的内端,当要对油缸强制泄油时,柱状高压堵头逆时针旋转,使柱状高压堵头轴向脱离径向油道,油缸内的油液从径向油道强制泄油。在上述的一种双级救援撑顶器中,所述的移动支撑座包括圆形状的内座体和环状的外座体,所述的内座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的外座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的内座体的外螺纹和外座体的内螺纹螺旋连接,所述的内座体的外端面上设置有抵靠槽且该抵靠槽的槽壁具有梅花状凸起,所述的外座体的外端面具有弹性橡胶抵靠层,所述的弹性橡胶抵靠层的内端面的中部位置设置有连接柱,所述的连接柱的自由端固连于抵靠槽的槽底的中央位置。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使移动支撑座与被撑物体抵靠稳定,不易滑落。在上述的一种双级救援撑顶器中,所述的轴向连接结构包括内座体的内端面的中部位置具有连接槽,所述的连接槽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的初级活塞杆的前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的内座体的连接槽的内螺纹和初级活塞杆的外螺纹螺旋连接。这样设置的目的是方便内座体和外座体轴向移位调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双级救援撑顶器的优点为:结构设计合理、简单,支撑结构稳定不易打滑,拆装方便,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是本双级救援撑顶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双级救援撑顶器中可拆卸装配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双级救援撑顶器中轴向连接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油缸;2、初级活塞杆;3、次级活塞杆;4、筒状套件;5、支撑底板;6、支撑卡齿;7、插接柱;8、压力油管;9、限位螺栓;10、径向油道;11、轴向油道;12、柱状高压堵头;13、柱状高压橡胶堵块;14、内座体;15、外座体;16、梅花状凸起;17、弹性橡胶抵靠层;18、连接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双级救援撑顶器主要由油缸1、初级活塞杆2和次级活塞杆3组成,初级活塞杆2从油缸1的前端伸进且轴向穿设于油缸1内,初级活塞杆2和油缸1轴向伸缩配合形成一级伸缩,次级活塞杆3从初级活塞杆2的前端伸进且轴向穿设于初级活塞杆2内,次级活塞杆3和初级活塞杆2轴向伸缩配合形成二级伸缩,油缸1的后端设有固定支撑座,在实际制造时,该固定支撑座的具体结构为:主要由筒状套件4和支撑底板5组成,支撑底板5呈圆形形状,支撑底板5的大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级救援撑顶器,包括油缸(1)、初级活塞杆(2)和次级活塞杆(3),所述的初级活塞杆(2)从油缸(1)的前端伸进且轴向穿设于油缸(1)内,所述的初级活塞杆(2)和油缸(1)轴向伸缩配合形成一级伸缩,所述的次级活塞杆(3)从初级活塞杆(2)的前端伸进且轴向穿设于初级活塞杆(2)内,所述的次级活塞杆(3)和初级活塞杆(2)轴向伸缩配合形成二级伸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缸(1)的后端设有固定支撑座,所述的固定支撑座和油缸(1)之间设置可拆卸装配结构,所述的初级活塞杆(2)的前端设有移动支撑座,所述的移动支撑座和初级活塞杆(2)之间设置有轴向连接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级救援撑顶器,包括油缸(1)、初级活塞杆(2)和次级活塞杆(3),所述的初级活塞杆(2)从油缸(1)的前端伸进且轴向穿设于油缸(1)内,所述的初级活塞杆(2)和油缸(1)轴向伸缩配合形成一级伸缩,所述的次级活塞杆(3)从初级活塞杆(2)的前端伸进且轴向穿设于初级活塞杆(2)内,所述的次级活塞杆(3)和初级活塞杆(2)轴向伸缩配合形成二级伸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缸(1)的后端设有固定支撑座,所述的固定支撑座和油缸(1)之间设置可拆卸装配结构,所述的初级活塞杆(2)的前端设有移动支撑座,所述的移动支撑座和初级活塞杆(2)之间设置有轴向连接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级救援撑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支撑座包括筒状套件(4)和支撑底板(5),所述的支撑底板(5)呈圆形形状,所述的支撑底板(5)的大小、形状与筒状套件(4)的底部相对应,所述的支撑底板(5)的外端面分布有支撑卡齿(6),所述的支撑底板(5)的内端面具有周向间隔分布的插接柱(7),所述的筒状套件(4)的底部的外壁上具有周向间隔分布的插接孔,所述的插接柱(7)和插接孔轴向一一对应,所述的支撑底板(5)通过插接柱(7)和插接孔的轴向插接配合固连接于筒状套件(4)的底部,当支撑底板(5)和筒状套件(4)固连时,且该支撑底板(5)的内端面和筒状套件(4)的底部的外壁抵靠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级救援撑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拆卸装配结构包括筒状套件(4)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的油缸(1)的后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的筒状套件(4)的内螺纹和油缸(1)的外螺纹螺旋连接将油缸(1)的后端封闭,所述的筒状套件(4)和油缸(1)之间设置有防止筒状套件(4)在油缸(1)上螺旋松动的限位结构,所述的筒状套件(4)上连接有压力油管(8),所述的筒状套件(4)上设置有通油道,所述的压力油管(8)通过通油道与油缸(1)内相连通,所述的筒状套件(4)的通油道上设置有泄油保护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级救援撑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结构包括呈径向设置的限位螺栓(9),所述的油缸(1)的缸外壁上具有呈径向设置的螺栓盲孔,所述的筒状套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平
申请(专利权)人:玉环嘉科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