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IP视频传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60561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纤同轴混合(HFC)网络的IP视频传输系统,包括光前端、无源光分配网、光节点、同轴分配网以及同轴网络终端;光前端包括光网络线路终端、IP广播发送模块和光放大器;光节点包括光网络单元、IP广播接收模块和同轴网络局端设备;IP视频信号依次由IP光发送模块发送,经光放大器放大后,由光纤无源网络传输至光节点设备;IP广播接收模块接收IP视频信号,过滤出本地IP视频信号,将其与互联网业务汇聚后,由同轴网络局端设备采用EOC技术,经同轴分配网传送至同轴网络终端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IP视频传输系统,可有效解决现有HFC网中的带宽与兼容性问题,从而大大增加有线电视运营商的竞争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IP视频传输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同轴混合(HFC)运营网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IP视频传输系统,是一种应用于HFC网络的IP视频传输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的有线电视运营商基本都使用射频信号来传输视频节目,但随着互联网业务的发展,传统同轴网络系统中,单频点带宽限制以及射频调制信号无法兼容手机、PAD等智能终端的问题日益突出;而现有的IP电视技术(IPTV),主要是针对点播业务的技术,其在开展直播业务的时候,由于点播技术带来的带宽与时延的问题,一直无法满足高品质视频直播业务的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包括传统HFC传输系统中单频点固定设置对同轴带宽的限制、射频信号与手机、PAD等智能终端无法兼容的问题,以及现有基于点播方案的IPTV技术在开展直播业务时,带宽与时延性能难以满足高质量视频直播业务需求的问题。在此种条件下,采用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基于IP广播的视频传输方案中,在HFC网的光网络部分,IP化的视频信号不是采用组播协议而是直接广播传输,以获得高带宽与低延时;在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IP视频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前端、无源光分配网、光节点、同轴分配网以及同轴网络终端设备;/n其中,所述光前端包括光线路终端、IP广播发送模块和光放大器;光节点包括光网络单元、IP广播接收模块和同轴网络局端设备;/nIP视频信号依次由IP广播发送模块发送,经光放大器放大后,由无源光分配网传输至所述光节点的IP广播接收模块;所述IP广播接收模块接收IP视频信号,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后,传送至所述同轴网络局端设备,然后经同轴分配网传输至所述同轴网络终端设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IP视频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前端、无源光分配网、光节点、同轴分配网以及同轴网络终端设备;
其中,所述光前端包括光线路终端、IP广播发送模块和光放大器;光节点包括光网络单元、IP广播接收模块和同轴网络局端设备;
IP视频信号依次由IP广播发送模块发送,经光放大器放大后,由无源光分配网传输至所述光节点的IP广播接收模块;所述IP广播接收模块接收IP视频信号,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后,传送至所述同轴网络局端设备,然后经同轴分配网传输至所述同轴网络终端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P视频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互联网业务和IP视频业务,所述互联网业务包括互联网接入下行业务和互联网接入上行业务;其中,
所述互联网接入下行业务经所述光线路终端和所述无源光分配网,在所述光节点由所述光网络单元接收,转送至所述IP广播接收模块,与所述IP视频信号汇聚,然后经所述同轴分配网传输至所述同轴网络终端设备。
所述互联网接入上行业务和所述IP视频业务的上行信息业务由所述同轴网络的上行信道传输至所述光节点后,再由所述光网络单元经无源光分配网上传至光线路终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IP视频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节点中的IP广播接收模块设置为用于接收用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力秦幸坚王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云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