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社区垃圾回收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0425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社区垃圾回收箱,包括底箱,所述底箱底部外壁四角均固定有支柱,所述底箱顶部外壁两侧均固定有集水箱,且两个集水箱顶部外壁均固定连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连通管,四个所述连通管顶部外壁均固定有同一个收集筐,且收集筐顶部内壁固定有第一过滤网,所述底箱顶部外壁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垃圾箱,且两个垃圾箱内壁底部均固定有第二过滤网,两个所述垃圾箱相对一侧外壁均固定有固定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气缸带动挤压板对垃圾箱内的垃圾进行挤压,可增加垃圾箱的收纳空间,同时挤压后产生的污水会经过第二过滤网和排污管进入底箱内,底箱内的污水会被除臭机构上的活性炭过滤网给吸附过滤,实现对污水除臭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社区垃圾回收箱
本技术涉及垃圾回收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社区垃圾回收箱。
技术介绍
经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号为CN206447069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社区分类回收箱,包括底板和rola通讯模块,底板顶部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回收箱和第二回收箱,第一回收箱和第二回收箱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缓冲柱,且第一回收箱和第二回收箱的两侧通过缓冲柱分别与支撑架和支撑板固定连接,支撑板的内腔安装有固定柱,固定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盖,顶盖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气缸,气缸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缩锤。通过设置高度传感器,可以在放置的物品超过一定高度时,给控制器发送信号,控制器可以控制气缸带动压缩锤对第一回收箱和第二回收箱的内部进行压缩,节省了第一回收箱和第二回收箱的放置空间。上述专利中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社区分类回收箱存在以下不足:通过气缸和挤压锤对回收箱内的垃圾进行挤压,虽然可以增加回收箱的存放空间,但是垃圾在被挤压后,垃圾内的污水掺杂在一起,气味难闻,对社区周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社区垃圾回收箱,包括底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箱(1)底部外壁四角均固定有支柱,所述底箱(1)顶部外壁两侧均固定有集水箱(2),且两个集水箱(2)顶部外壁均固定连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连通管(3),四个所述连通管(3)顶部外壁均固定有同一个收集筐(4),且收集筐(4)顶部内壁固定有第一过滤网(5),所述底箱(1)顶部外壁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垃圾箱(6),且两个垃圾箱(6)内壁底部均固定有第二过滤网(7),两个所述垃圾箱(6)相对一侧外壁均固定有固定箱(8),且固定箱(8)的内壁固定有气缸(9),所述气缸(9)的活塞端延伸至垃圾箱(6)内部固定有挤压板(10),所述垃圾箱(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社区垃圾回收箱,包括底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箱(1)底部外壁四角均固定有支柱,所述底箱(1)顶部外壁两侧均固定有集水箱(2),且两个集水箱(2)顶部外壁均固定连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连通管(3),四个所述连通管(3)顶部外壁均固定有同一个收集筐(4),且收集筐(4)顶部内壁固定有第一过滤网(5),所述底箱(1)顶部外壁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垃圾箱(6),且两个垃圾箱(6)内壁底部均固定有第二过滤网(7),两个所述垃圾箱(6)相对一侧外壁均固定有固定箱(8),且固定箱(8)的内壁固定有气缸(9),所述气缸(9)的活塞端延伸至垃圾箱(6)内部固定有挤压板(10),所述垃圾箱(6)底部外壁设置有排污管(11),且排污管(11)与底箱(1)相连通,所述底箱(1)顶部外壁中部开设有开口,且开口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除臭机构,所述底箱(1)一侧内壁顶部固定有水位传感器(17),且水位传感器(17)的信号端通过信号线连接有微处理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社区垃圾回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臭机构包括盖板(12)、四个活性炭过滤网(13),和两个拉框(14),且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俊一吴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特斯联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