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能互补的移动微电网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能互补的移动微电网系统,属于微电网系统
技术介绍
对于野外和孤岛等偏远地区的供电,采用常规架设电网的方式供电将使得电网建设成本和用户用电成本很高,长途输电过程中将发生严重的线损;特别是针对灵活多变的野外临时供电场景,常规电网不仅建设周期长,而且供电完成后常规电网的弃置更将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在常规供电模式下一定功率等级的电站仅能供给特定级别的负载,兼容性差,当负载数量和种类的增加时将难以快速、低成本的满足负载需求;此外,目前主流的微电网系统中多主要采用柴油发电系统进行电能供给,电站系统使用过程中的噪音大、油耗高、能量利用率低等问题突出。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能互补的移动微电网系统,该系统主要适用于野外、孤岛等偏远地区的供电,具有机动灵活、节能高效、环境扰动小、供电可靠性高、功率扩展灵活的特点。本专利技术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能互补的移动微电网系统,包括若干子微电网系统、负载,所述若干子微电网系统之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能互补的移动微电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子微电网系统、负载,所述若干子微电网系统之间通过通讯总线相连接,所述若干子微电网系统通过交流母线与所述负载相连接;所述子微电网系统包括电站模块、燃料电池模块、光伏模块、储能模块,所述光伏模块和所述燃料电池模块分别与所述储能模块相连接,所述电站模块与所述储能模块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能互补的移动微电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子微电网系统、负载,所述若干子微电网系统之间通过通讯总线相连接,所述若干子微电网系统通过交流母线与所述负载相连接;所述子微电网系统包括电站模块、燃料电池模块、光伏模块、储能模块,所述光伏模块和所述燃料电池模块分别与所述储能模块相连接,所述电站模块与所述储能模块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能互补的移动微电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站模块包括柴油发电机组、电站变流器PCM,所述柴油发电机组的输出端与所述电站变流器PCM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电站变流器PCM的输出端通过交流母线接所述负载和所述储能模块;所述柴油发电机组产生电能经过所述电站变流器PCM处理后供给所述负载或者供给所述储能模块中的电池充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能互补的移动微电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模块包括储能变流器PCS、储能电池,所述储能电池与所述储能变流器PCS相连;所述储能变流器PCS用于电能转换,具体用于所述光伏模块、所述电站模块、市电对所述储能模块中的所述储能电池的充电以及将所述储能模块、所述燃料电池模块和所述光伏模块所产生的电能转换后供给所述负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能互补的移动微电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电池模块为氢能燃料电池模块,用于氢气制备、快充、存储和氢能发电;所述光伏模块产生的电能经所述储能模块转换后用于供给所述负载、所述储能电池充电和所述燃料电池模块的燃料制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能互补的移动微电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网子系统包括微网协调控制器HC、电站控制器EC,所述微网协调控制器HC通过控制总线连接所述储能变流器PCS、所述电站控制器EC和所述电站变流器PCM,所述微网协调控制器HC用于调度所述移动微电网系统在典型工作模式、静默模式和应急工作模式之间切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能互补的移动微电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网子系统不含电站模块,所述微电网子系统包括按照2:1:1比例配置的光伏模块、储能模块、燃料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元,侯庆坤,姚宁,周力民,蔺娜,唐春秀,徐光福,潘守文,张海龙,朱皓斌,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