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宇昊专利>正文

用于固定螃蟹的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0395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固定螃蟹的夹具。该夹具的蟹身夹包括覆盖于螃蟹背部的固定部(11)和位于固定部(11)两侧的活动部(12),每个活动部(12)的相对内侧固定至少2根连杆(13),蟹脚夹包括并排设置的上夹杆(21)和下夹杆(22),上夹杆(21)的后端部和下夹杆(22)的后端部弹性连接使蟹脚夹整体呈U形,活动部(12)上连接有螯足推杆(23);当2个活动部(12)相向移动时,蟹脚夹在连杆(13)的推动下向蟹身夹的两侧移动,螯足推杆(23)亦向蟹身夹的两侧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实现快速固定螃蟹的同时,不容易折断蟹脚,而且可以方便地清洗固定后的螃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固定螃蟹的夹具
本技术属于专门适用于特殊物件的容器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固定螃蟹的夹具。
技术介绍
太湖蟹是浙江湖州的特产。太湖蟹属于大闸蟹的一种,其具有1对螯足和4对步足,螯足上有绒毛。一般消费者不会自己绑扎螃蟹,去市场买螃蟹时,均由水产经营户帮助捆扎好,费时费力。中国专利文献CN105857683A公开了一种螃蟹捆绑设备,包括驱动组件、螃蟹固定组件、安装板、固定台以及绑扎组件。该方案虽然有助于绑扎螃蟹,但结构复杂,使用起来也不是很方便,而且绑扎好的螃蟹不容易清洗。中国专利文献CN106490120A公开了一种方便清洗螃蟹的蟹盒,其盒体包括蟹身套和蟹脚套。该方案采用让螃蟹的蟹脚伸展后固定的方式,首先将蟹身塞入蟹身套,再把蟹脚套往两侧拉伸,定位杆的自由端抵住蟹背与蟹脚的连接处,使蟹脚套不能缩回。之后把4对蟹脚往上拔,使4对蟹脚的关节处架在拖拉环上,则4对蟹脚不仅被反关节的方式别住,而且4对蟹脚被抬高后不再与地面接触,所以螃蟹不能再自行移动。该方案摒弃了用捆绑的方式对螃蟹进行固定,也方便对固定后螃蟹进行清洗,但操作相对繁琐,人工把4对蟹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固定螃蟹的夹具,包括蟹身夹和设置在蟹身夹两侧的蟹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蟹身夹包括覆盖于螃蟹背部的固定部(11)和位于固定部(11)两侧的活动部(12),每个活动部(12)的相对内侧固定至少2根连杆(13),每个活动部(12)的连杆(13)贯穿固定部(11)和另一个活动部(12);所述蟹脚夹包括并排设置的上夹杆(21)和下夹杆(22),上夹杆(21)和下夹杆(22)各有一个前端部和一个后端部,上夹杆(21)的后端部和下夹杆(22)的后端部弹性连接使蟹脚夹整体呈U形,上夹杆(21)与连杆(13)的端部固定连接实现对连杆(13)的限位;活动部(12)上连接有螯足推杆(23);当2个活动部(1...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固定螃蟹的夹具,包括蟹身夹和设置在蟹身夹两侧的蟹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蟹身夹包括覆盖于螃蟹背部的固定部(11)和位于固定部(11)两侧的活动部(12),每个活动部(12)的相对内侧固定至少2根连杆(13),每个活动部(12)的连杆(13)贯穿固定部(11)和另一个活动部(12);所述蟹脚夹包括并排设置的上夹杆(21)和下夹杆(22),上夹杆(21)和下夹杆(22)各有一个前端部和一个后端部,上夹杆(21)的后端部和下夹杆(22)的后端部弹性连接使蟹脚夹整体呈U形,上夹杆(21)与连杆(13)的端部固定连接实现对连杆(13)的限位;活动部(12)上连接有螯足推杆(23);当2个活动部(12)相向移动时,蟹脚夹在连杆(13)的推动下向蟹身夹的两侧移动,螯足推杆(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宇昊朱忠荣
申请(专利权)人:徐宇昊湖州市吴兴实验中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