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全对称线圈结构的磁隔离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通信电路
,涉及一种磁隔离器,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全对称线圈结构的磁隔离器,可用于信号隔离通信系统。
技术介绍
磁隔离器是一种用于通信系统的电气隔离设备,属于通信电路
,由于两个通信子系统之间的电压等级不同,为了保证设备安全,两个系统之间需要隔离器。目前在驱动系统中应用的隔离方式包括光耦隔离、电容隔离、磁隔离,其中磁隔离主要包括了基于变压器原理的iCoupler系列产品以及基于巨磁阻效应的IsoLoop系列产品。而基于巨磁阻效应的IsoLoop系列产品由于具有良好的抗辐照能力,应用场景更加广泛。基于巨磁阻效应的磁隔离器主要包括了磁场发生单元、隔离介质板、磁场感应单元、介质基板、和屏蔽层,其主要指标包括了隔离电压、传输速率、供电等级,及CMTI(共模瞬态抑制)指标。影响CMTI指标的因素主要有磁场发生单元与磁场感应单元的耦合电容大小,以及采用差分驱动方式时磁场发生单元中线圈结构的输入端、输出端等效电容的一致性。为了提高CMTI,研发人员通常通过增加隔离介质板的厚度或采用介电常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全对称线圈结构的磁隔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层叠的磁场发生单元(1)、隔离介质板(2)、磁场感应单元(3)和介质基板(4),所述磁场发生单元(1)的上表面,以及磁场感应单元(3)与介质基板(4)之间,各设置有用以吸收外界干扰磁场的屏蔽层(5),其中:/n所述磁场发生单元(1),包括全对称线圈结构(11)和第一介质体(12),所述全对称线圈结构(11)镶嵌在第一介质体(12)内;所述全对称线圈结构(11)包括上下排布且旋转方向相同的平面螺旋状第一线圈(111)和第二线圈(112),所述第一线圈(111)的输出端与第二线圈(112)的输入端之间通过导体柱(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全对称线圈结构的磁隔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层叠的磁场发生单元(1)、隔离介质板(2)、磁场感应单元(3)和介质基板(4),所述磁场发生单元(1)的上表面,以及磁场感应单元(3)与介质基板(4)之间,各设置有用以吸收外界干扰磁场的屏蔽层(5),其中:
所述磁场发生单元(1),包括全对称线圈结构(11)和第一介质体(12),所述全对称线圈结构(11)镶嵌在第一介质体(12)内;所述全对称线圈结构(11)包括上下排布且旋转方向相同的平面螺旋状第一线圈(111)和第二线圈(112),所述第一线圈(111)的输出端与第二线圈(112)的输入端之间通过导体柱(113)连接,且导体柱(113)位于第一线圈(111)和第二线圈(112)的旋转轴上;
所述磁场感应单元(3),包括磁阻传感器(31)和第二介质体(32),所述磁阻传感器(31)镶嵌在第二介质体(32)内;所述磁阻传感器(31)包括平面布局且通过惠斯通电桥方式连接第一磁阻(311)、第二磁阻(312)、第三磁阻(313)和第四磁阻(314),其中第一磁阻(311)和第二磁阻(312)构成第一桥臂,第三磁阻(313)和第四磁阻(314)构成第二桥臂,且四个磁阻的上表面与第二介质体(32)的上表面重合;
所述第一磁阻(311)和第三磁阻(313)位于第一线圈(111)输入端一侧,第二磁阻(312)和第四磁阻(314)位于第二线圈(112)输出端一侧;
所述第一线圈(111)的输入端、第二线圈(112)的输出端分别作为磁场发生单元(1)的输入端、输出端,第一桥臂和第二桥臂的两端分别作为与外接电源接口相连接入端,施加在磁场发生单元(1)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电流脉冲信号,在第一磁阻(311)和第四磁阻(314)所处位置产生与该两个磁阻敏感磁场方向相同的磁场,同时在第二磁阻(312)和第三磁阻(313)所处位置产生与该两个磁阻敏感磁场方向相反的磁场,并通过第一桥臂的中点和第二桥臂的中点输出差分感应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峰,付沛源,韩涛,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智源导通电子有限公司,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