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教学用建筑结构的钢筋工程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0224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教学用建筑结构的钢筋工程模型,属于建筑教学技术领域,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壁的下表面通过轴承与支柱的底端卡接,所述支柱的表面卡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与主动轮相啮合。该建筑教学用建筑结构的钢筋工程模型,通过设置电机、滑槽、滑块、凹凸套、传动杆和展示盘,电机通过主动轮和从动轮啮合驱动支柱旋转,支柱旋转时通过传动杆带动展示盘旋转,同时滑块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下贴合凹凸套,使滑块在凹凸套作用下上下滑动,滑块通过传动杆带动展示盘在卡球为中心点倾斜旋转,使其钢结构模型随着移动和倾斜,使学生在一个角度站立时就能看到多个角度的结构,使其结构展现更为细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教学用建筑结构的钢筋工程模型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教学
,具体为一种建筑教学用建筑结构的钢筋工程模型。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的发展,技术和人才的不断培养,在建筑方面中国的教学也是极为重视,其中现在比较热门的钢结构建筑,比较知名的就有埃菲尔铁塔和中国的鸟巢,其中对钢筋的建筑结构极为复杂,然而现在的建筑系学院在对学生教学时,工地上的结构不方便直接对学生进行展示,给学生的理解和老师的教学带来很大的挑战,现有的教学方式会使用到各种教学用的建筑结构模型,然而模型结构放置固定,不能旋转给学生展示,且常规的旋转展示方式展现角度有限,使观察人员需要不断变化视线高度,展现不够细致。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教学用建筑结构的钢筋工程模型,解决了现有的教学方式会使用到各种教学用的建筑结构模型,然而模型结构放置固定,不能旋转给学生展示,且常规的旋转展示方式展现角度有限,使观察人员需要不断变化视线高度,展现不够细致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教学用建筑结构的钢筋工程模型,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壁的下表面通过轴承与支柱(2)的底端卡接,所述支柱(2)的表面卡接有从动轮(6),所述从动轮(6)与主动轮(5)相啮合,所述主动轮(5)的下表面与电机(4)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电机(4)输出轴的下表面与箱体(1)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柱(2)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滑槽(10),所述滑槽(10)内滑动连接有滑块(11),所述滑块(11)的右侧面通过销轴与传动杆(9)的底端活动连接,所述传动杆(9)的顶端通过销轴与展示盘(3)的下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滑块(11)的上表面与弹簧(12)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教学用建筑结构的钢筋工程模型,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壁的下表面通过轴承与支柱(2)的底端卡接,所述支柱(2)的表面卡接有从动轮(6),所述从动轮(6)与主动轮(5)相啮合,所述主动轮(5)的下表面与电机(4)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电机(4)输出轴的下表面与箱体(1)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柱(2)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滑槽(10),所述滑槽(10)内滑动连接有滑块(11),所述滑块(11)的右侧面通过销轴与传动杆(9)的底端活动连接,所述传动杆(9)的顶端通过销轴与展示盘(3)的下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滑块(11)的上表面与弹簧(12)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2)的顶端与滑槽(10)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教学用建筑结构的钢筋工程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2)的表面套接有凹凸套(7),所述凹凸套(7)的表面通过若干个支杆(8)与箱体(1)内壁的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教学用建筑结构的钢筋工程模型,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骞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