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建筑工地的施工人员实名制管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安全
,尤其涉及一种大型建筑工地的施工人员实名制管理方法。
技术介绍
建筑行业作为劳动力密集的行业,管理好施工人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施工人员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既能保证施工的质量,又能促进工程顺利进行,缩短施工周期并减少成本投入,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现场施工过程中人是核心要素之一,对人员的管理是保障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我国的建筑业劳务用工模式,农民工组成结构及其特点,决定了在项目现场进行实名制管理是推进整个劳务分包改革的基础,也是企业和行政管理机构开展农民工管理工作的基础。国内现有的建筑企业在劳务管理方面应用信息技术较晚,目前还大量保持传统的纸质作业模式来记录工人花名册、考勤数据、工资发放数据,不仅影响管理效率,更重要的是无法保障实际数据的准确性。存在如下缺点:1、面对流动性较强的施工人员群体,对于施工人员身份信息的真实性、证书内容准确性等都很难进行把控2、针对当前疫情形势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口罩发放,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发放不仅消耗人力,而且很难进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型建筑工地的施工人员实名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进场人员信息采集:入场处的闸机系统对首次入场的人员进行信息采集,前端设备采集的信息包括身份证信息、基于虹膜识别的人脸信息、工人工种、手机号和特种作业操作证信息;/nS2、采集信息存储:将S1中采集的电子信息作为原始数据,闸机系统的后端设备通过数据库将电子信息进行云存储管理,并形成原始施工人员电子档案;/nS3、采集信息验证:闸机系统的人脸识别算法和图像处理中心对采集的人脸信息和其身份证上的照片进行比对验证,验证一致后后端设备将其进行二次云存储管理,并形成最终施工人员电子档案,验证不一致的通过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建筑工地的施工人员实名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进场人员信息采集:入场处的闸机系统对首次入场的人员进行信息采集,前端设备采集的信息包括身份证信息、基于虹膜识别的人脸信息、工人工种、手机号和特种作业操作证信息;
S2、采集信息存储:将S1中采集的电子信息作为原始数据,闸机系统的后端设备通过数据库将电子信息进行云存储管理,并形成原始施工人员电子档案;
S3、采集信息验证:闸机系统的人脸识别算法和图像处理中心对采集的人脸信息和其身份证上的照片进行比对验证,验证一致后后端设备将其进行二次云存储管理,并形成最终施工人员电子档案,验证不一致的通过联网公安局身份证系统进行身份核查请求,对施工人员的身份信息进行二次验证,二次验证一致的后端设备将其进行二次云存储管理,并形成最终施工人员电子档案,二次验证不一致的将其归入闸机系统虚假人员名单,禁止该人员进入建筑工地;
S4、个人实名物品和权限发放:首次入场人员通过信息验证后发放口罩、安全帽和工作手环,入场人员提供日常使用银行卡进行工资卡绑定,并且入场人员的手机下载该工地的专用APP进行实名注册,根据入场人员的不同职级开通专用APP的相应权限;
S5、进出场实名认证并登记:通过实名信息验证的人员在每次进出建筑工地时都需要在闸机系统处进行人脸识别并确认身份,闸机系统对每一次人员的出入进行数据记录并且通过数据库进行云存储;
S6、生活区出入认证登记和体温检测:生活区入口处设置的生活管理系统对出入生活区的施工人员进行人脸识别认证,生活管理系统和闸机系统通过物联网进行信息互通,人脸识别通过后生活管理系统对进入的施工人员进行体温检测,体温在系统预设的正常范围内的施工人员可以进入生活区,生活管理系统对每一位出入的人员进行记录并且进行云存储;
S7、培训考核:专用APP针对不同工种周期性发布基础培训和专业培训,并且专用APP的考试系统安排个人考试,施工人员需在规定时间完成考试;
S8、人员排班:专用APP提取施工人员首次入场时采集的信息并结合培训考试情况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水平和身体素质进行初步评定,以此作为先决条件自动生成人员排班表,高职级人员具有手动调整排班表的权限,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合理的调整;
S9、计划发布:管理人员通过专用APP发布项目进度、工作计划和排班详细表,基层施工人员通过登录专用APP进行查看;
S10、绩效统计:专用APP通过物联网实现与闸机系统和生活管理系统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标,周成,邵力,徐晓波,黄叶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舜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