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线升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59792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输送线升降系统,包括待检产品,所述待检产品的顶部设有电子束发生器,所述待检产品的底面两侧垂直设有传动丝杠,所述传动丝杠的底部外侧设有主动力源,所述传动丝杠的底部套接有旋转蜗轮,所述旋转蜗轮的背面水平啮合有传动蜗杆,所述传动蜗杆的一侧端部固定连接有传动光轴,所述传动光轴的端部设有第一联轴器,所述第一联轴器的另一侧设有主动减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采用螺母丝杠传动结构,实现整个设备有较好的传动稳定性,同时传动丝杠实现待检产品的高度调节,实现了电子束的辐照性能可以充分的利用,采用蜗轮蜗杆减速器,单级减速产生较大的减速比,使得整个设备整体体积较小,整体集成程度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送线升降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子束运输检测领域,尤其涉及输送线升降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子束扫描宽度不可调节,对于宽度较小的产品辐照时电子束浪费比较严重,同时现在的电子束运输线整体高度也不可调,进一步加剧电子束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输送线升降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输送线升降系统,包括待检产品,所述待检产品的顶部设有电子束发生器,所述待检产品的底面两侧垂直设有传动丝杠,所述传动丝杠的底部外侧设有主动力源,所述传动丝杠的底部套接有旋转蜗轮,所述旋转蜗轮的背面水平啮合有传动蜗杆,所述传动蜗杆的一侧端部固定连接有传动光轴,所述传动光轴的端部设有第一联轴器,所述第一联轴器的另一侧设有主动减速器,所述第一联轴器和主动减速器之间设有减速输出轴,所述减速输出轴的垂直位置在主动减速器的另一侧设有减速输入轴,所述减速输入轴的端部一侧设有主动力源,所述主动力源和减速输入轴之间设有第二联轴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传动丝杠和待检产品的工作台之间为丝杠螺母连接,且传动丝杠的空间位置完全固定,并且传动丝杠和待检产品的工作台四个拐角之间均为丝杠螺母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传动丝杠和旋转蜗轮之间为平键连接,且传动丝杠和旋转蜗轮之间的键槽深度为8mm。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传动蜗杆的两端均设有传动光轴,所述传动光轴远离第一联轴器的一侧端部套接有双列滚子轴承,且传动光轴靠近第一联轴器的一侧和第一联轴器之间为平键连接,键槽深度为6mm。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联轴器采用凸缘联轴器,且第一联轴器的两侧均采用平键连接,所述第二联轴器采用轮胎联轴器,且第二联轴器的两侧均采用花键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主动减速器采用蜗轮蜗杆减速器,所述主动力源采用电动电机,且主动力源的额定转速为1200rpm,并且主动减速器的减速比为40。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采用螺母丝杠传动结构,实现整个设备有较好的传动稳定性,同时传动丝杠实现待检产品的高度调节,实现了电子束的辐照性能可以充分的利用。2、本技术中,采用蜗轮蜗杆减速器,单级减速产生较大的减速比,使得整个设备整体体积较小,整体集成程度较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输送线升降系统的主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输送线升降系统的传动结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输送线升降系统的传动结构侧视图。图例说明:1、电子束发生器;2、待检产品;3、传动丝杠;4、主动力源;5、主动减速器;6、减速输出轴;7、第一联轴器;8、传动光轴;9、传动蜗杆;10、旋转蜗轮;11、第二联轴器;12、减速输入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3,输送线升降系统,包括待检产品2,待检产品2的顶部设有电子束发生器1,待检产品2的底面两侧垂直设有传动丝杠3,传动丝杠3和待检产品2的工作台之间为丝杠螺母连接,且传动丝杠3的空间位置完全固定,并且传动丝杠3和待检产品2的工作台四个拐角之间均为丝杠螺母连接,多组平行安装,保证整个设备移动的整体稳定性,同时又较好的提升稳定性,传动丝杠3的底部外侧设有主动力源4,传动丝杠3的底部套接有旋转蜗轮10,传动丝杠3和旋转蜗轮10之间为平键连接,且传动丝杠3和旋转蜗轮10之间的键槽深度为8mm,保证扭转传递的稳定,增加传递扭矩的阈值,避免损坏,提高整个组件的承载性能,旋转蜗轮10的背面水平啮合有传动蜗杆9,传动蜗杆9的两端均设有传动光轴8,传动光轴8远离第一联轴器7的一侧端部套接有双列滚子轴承,且传动光轴8靠近第一联轴器7的一侧和第一联轴器7之间为平键连接,键槽深度为6mm,保证稳定性,传动蜗杆9的一侧端部固定连接有传动光轴8,传动光轴8的端部设有第一联轴器7,第一联轴器7的另一侧设有主动减速器5,主动减速器5采用蜗轮蜗杆减速器,主动力源4采用电动电机,且主动力源4的额定转速为1200rpm,并且主动减速器5的减速比为40,降低丝杠螺母转速,提高转动稳定性,第一联轴器7和主动减速器5之间设有减速输出轴6,减速输出轴6的垂直位置在主动减速器5的另一侧设有减速输入轴12,减速输入轴12的端部一侧设有主动力源4,主动力源4和减速输入轴12之间设有第二联轴器11,第一联轴器7采用凸缘联轴器,且第一联轴器7的两侧均采用平键连接,刚性联轴器,有较好的对中性能,避免震动,第二联轴器11采用轮胎联轴器,且第二联轴器11的两侧均采用花键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使用该输送线升降系统的时候,将整个装置组装好,并放置在合适的工位上,之后接通整个设备的电气组件,开始工作的时候,将待检产品2放置在工位上,接通主动力源4的电源,通过主动减速器5进行减速之后带动传动光轴8和传动蜗杆9进行传动,最终带动传动丝杠3进行转动,传动丝杠3和待检产品2工作台的丝杠螺母传动,实现待检产品2的高度变化,移动至合适位置之后,打开电子束发生器1,对待检产品2进行电子束辐射。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输送线升降系统,包括待检产品(2),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检产品(2)的顶部设有电子束发生器(1),所述待检产品(2)的底面两侧垂直设有传动丝杠(3),所述传动丝杠(3)的底部外侧设有主动力源(4),所述传动丝杠(3)的底部套接有旋转蜗轮(10),所述旋转蜗轮(10)的背面水平啮合有传动蜗杆(9),所述传动蜗杆(9)的一侧端部固定连接有传动光轴(8),所述传动光轴(8)的端部设有第一联轴器(7),所述第一联轴器(7)的另一侧设有主动减速器(5),所述第一联轴器(7)和主动减速器(5)之间设有减速输出轴(6),所述减速输出轴(6)的垂直位置在主动减速器(5)的另一侧设有减速输入轴(12),所述减速输入轴(12)的端部一侧设有主动力源(4),所述主动力源(4)和减速输入轴(12)之间设有第二联轴器(11)。/n

【技术特征摘要】
1.输送线升降系统,包括待检产品(2),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检产品(2)的顶部设有电子束发生器(1),所述待检产品(2)的底面两侧垂直设有传动丝杠(3),所述传动丝杠(3)的底部外侧设有主动力源(4),所述传动丝杠(3)的底部套接有旋转蜗轮(10),所述旋转蜗轮(10)的背面水平啮合有传动蜗杆(9),所述传动蜗杆(9)的一侧端部固定连接有传动光轴(8),所述传动光轴(8)的端部设有第一联轴器(7),所述第一联轴器(7)的另一侧设有主动减速器(5),所述第一联轴器(7)和主动减速器(5)之间设有减速输出轴(6),所述减速输出轴(6)的垂直位置在主动减速器(5)的另一侧设有减速输入轴(12),所述减速输入轴(12)的端部一侧设有主动力源(4),所述主动力源(4)和减速输入轴(12)之间设有第二联轴器(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线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丝杠(3)和待检产品(2)的工作台之间为丝杠螺母连接,且传动丝杠(3)的空间位置完全固定,并且传动丝杠(3)和待检产品(2)的工作台四个拐角之间均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伟李龙江李太兴
申请(专利权)人:蓝孚医疗科技山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