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9762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扳手,包括柄身和固定于所述柄身一端的扳手头;所述扳手头具有用以套设第一待拧工件的腔体;所述腔体的内壁在同一轴向高度处向所述腔体的中心凸起、以形成限位荆条;所述限位荆条与所述腔体的入口端的距离小于被套设的第一待拧工件的高度。使用该扳手套设第一待拧工件时,限位荆条限制第一待拧工件在腔体轴向方向的位置,避免扳手使用过程中相对于第一待拧工件上下滑动;导致第一待拧工件仅部分进入腔体,扳手的入口端与安装有第一待拧工件的产品表面间隔,避免产品表面受损;当扳手锁紧产品时,扳手的受力平面会向外扩张,荆条可对扳手的受力平面产生向内的拉力,从而增加扳手受力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扳手
本技术涉及扳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扳手。
技术介绍
传统的扳手使用时无法保持在产品固定位置进行工作,操作人员需要不断调整扳手相对于待拧工件的位置才能够保证扳手与待拧工件的定位装卡效果,这会影响产品安装效率;而且扳手受力时容易沿待拧工件滑动,进而导致安装有待拧工件的产品表面变形、刮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扳手,可以避免扳手在旋拧过程中沿工件上下移动,进而避免损伤产品。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扳手,包括柄身和固定于所述柄身一端的扳手头;所述扳手头具有用以套设第一待拧工件的腔体;所述腔体的内壁在同一轴向高度处向所述腔体的中心凸起、以形成限位荆条;所述限位荆条至所述腔体的入口端的距离小于被套设的第一待拧工件的高度。优选地,所述限位荆条在所述腔体轴向方向的厚度大于所述腔体的工作壁在所述腔体径向方向的厚度。优选地,所述工作壁与所述限位荆条之间设有用以贴合于第一待拧工件的端面边缘的圆弧部。优选地,第一待拧工件具体为一端具有螺帽的紧固件;所述限位荆条至所述入口端的距离小于螺帽的高度。优选地,第一待拧工件具体为螺母且第二待拧工件具体为一端具有螺杆部的紧固件;所述限位荆条至所述腔体的中心的距离不小于螺杆部的半径。优选地,所述限位荆条与所述腔体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螺杆部的半径。优选地,所述腔体的任一横截面呈U型、以使所述扳手形成开口扳手。相对于上述
技术介绍
,本技术所提供的扳手包括柄身和固定于柄身一端的扳手头。扳手头内具有用于套设第一待拧工件的腔体,腔体的内壁在同一轴向高度处向腔体的中心凸起、形成限位荆条。限位荆条与腔体的入口端的距离小于被套设的第一待拧工件的高度。使用该扳手时,将腔体的入口端朝向第一待拧工件扣罩,使第一待拧工件沿入口端进入腔体。因限位荆条与入口端的距离小于第一待拧工件的高度,扳手与第一待拧工件定位装卡完成后,第一待拧工件部分进入腔体,限位荆条限制第一待拧工件在腔体轴向方向的位置,避免扳手使用过程中相对于第一待拧工件上下滑动;扳手的入口端与安装有第一待拧工件的产品表面间隔,避免产品表面受损。本技术所提供的扳手锁紧产品时,扳手的受力平面也即扳手用以接触第一待拧工件的内壁会向外扩张,而荆条对扳手的受力平面产生向内的拉力,从而增加扳手受力强度。对于具有相同壁厚的扳手来说,本技术所提供的扳手具有更高的使用强度,能够承受更大的扭力作用;而对于具有使用强度的扳手来说,本技术所提供的扳手的壁厚可适度减小,从而使本技术所提供的扳手具有更小的尺寸,应用范围扩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扳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剖视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图4为图1的左视图。其中,1-扳手头、11-工作壁、12-入口端、2-柄身、3-限位荆条、4-圆弧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扳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剖视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图4为图1的左视图。本技术提供一种扳手,包括具有腔体的扳手头1和固定连接扳手头1、用以供使用者持握以提供扭力的柄身2。扳手头1通常连接于柄身2的一端。扳手头1内的腔体用于套设第一待拧工件,例如螺母,腔体相应设置为与螺母的形状尺寸配合的六棱柱状。腔体的内壁在同一轴向高度处向腔体的中心凸起、以形成用于限制扳手与第一待拧工件在腔体轴向上的相对位置的限位荆条3。具体的,由于未凸起的腔体恰好与第一待拧工件的形状尺寸配合,因此向中心凸起的腔体的内径则小于第一待拧工件,无法令第一待拧工件穿过,第一待拧工件的端面到达此处时被阻止,起到限制扳手相对于第一待拧工件上下滑动的作用。由于限位荆条3与入口端12的距离小于第一待拧工件的高度,因此,在限位荆条3的限制下,第一待拧工件部分进入腔体,部分裸露于腔体外。入口端12因裸露于腔体外的第一待拧工件而与安装有第一待拧工件的产品表面形成间距,避免入口端12与产品表面接触或者碰撞,造成产品表面受损。也就是说,通过设置限位荆条3,该扳手可以相对于第一待拧工件固定在一个确定的高度进行工作,这一确定的高度小于第一待拧工件的厚度,因此避免使用时扳手相对于第一待拧工件向下滑动而对产品表面造成损伤。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扳手而言,本技术所提供的扳手锁紧产品时,扳手的受力平面也即扳手用以接触第一待拧工件的工作壁11会向外扩张,而荆条会对扳手的受力平面产生向内的拉力,从而增加扳手受力强度。这样一来,对于具有相同壁厚的扳手来说,本技术所提供的扳手具有更高的使用强度,能够承受更大的扭力作用;而对于具有使用强度的扳手来说,本技术所提供的扳手的壁厚可适度减小,从而使本技术所提供的扳手具有更小的尺寸,扩大使用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提供的扳手做更进一步的说明。进一步的,限位荆条3在腔体轴向方向的厚度大于腔体的工作壁11的厚度。其中,腔体的工作壁11具体指用于套设第一待拧工件的腔体的腔体壁,工作壁11的厚度具体指工作壁11在腔体径向方向的厚度。考虑扳手外形尺寸及使用感,扳手头1的整体尺寸受到使用场合的限制,工作壁11的厚度也受到第一待拧工件扭力的限制,因此,扳手往往难以同时满足外形尺寸小和许用扭力大的要求。而上述实施例以增加限位荆条3的方式局部增大了腔体的厚度,限位荆条3所在的腔体用于接触第一待拧工件的端面,锁紧第一待拧工件时,限位荆条3改变了腔体壁的受力情况,分担了第一待拧工件作用于腔体壁的部分载荷,使得腔体壁在减薄厚后仍能够承受较大的扭力且不发生变形,减小扳手使用时对安装空间的需求,从而缩小扳手头1的整体尺寸,实现扳手在小空间下的应用。为了提高扳手头1的使用寿命,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工作壁11与限位荆条3之间设有用于贴合于第一待拧工件的端面边缘的圆弧部4。圆弧部4除了与第一待拧工件的端面边缘形状配合,方便更好地定位第一待拧工件以外,还能够减少腔体内的应力集中,提高腔体的使用寿命。示例性的,第一待拧工件具体为一端具有螺帽的紧固件,该紧固件安装于产品的表面。本申请所提供的扳手用于套设螺帽并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柄身(2)和固定于所述柄身(2)一端的扳手头(1);所述扳手头(1)具有用以套设第一待拧工件的腔体;所述腔体的内壁在同一轴向高度处向所述腔体的中心凸起、以形成限位荆条(3);所述限位荆条(3)至所述腔体的入口端(12)的距离小于被套设的第一待拧工件的高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柄身(2)和固定于所述柄身(2)一端的扳手头(1);所述扳手头(1)具有用以套设第一待拧工件的腔体;所述腔体的内壁在同一轴向高度处向所述腔体的中心凸起、以形成限位荆条(3);所述限位荆条(3)至所述腔体的入口端(12)的距离小于被套设的第一待拧工件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荆条(3)在所述腔体轴向方向的厚度大于所述腔体的工作壁(11)在所述腔体径向方向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壁(11)与所述限位荆条(3)之间设有用以贴合于第一待拧工件的端面边缘的圆弧部(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龙李小强曾凡乐曾浩张纯
申请(专利权)人:倍仕得电气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