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线损的窃电确定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9686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线损的窃电确定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通过计算机定时获取线变台户的基础数据;基于所述基础数据计算线损特征指标;基于所述线损特征指标筛选存在窃电情况的疑似配线;计算配线线损率与用户用电量的相关性系数,确定该疑似配线下的窃电用户。本发明专利技术中,以平均线损率、线损率变异系数和线损率变化趋势数值作为线损特征指标,采用逐步判断的方式确定存在窃电行为的疑似配线,即先确定存在疑似窃电行为的配线,然后在针对该配线下的每个用户计算其用电量与配线线损率的相关系数,进而确定窃电用户,该确定方法效率高,确定的窃电用户准确,防止了排查工人白跑路的情况,且提出了这些特征指标及相关性的具体计算公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线损的窃电确定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电网
,特别是一种基于线损的窃电确定方法及设备。
技术介绍
用户窃电和设备漏电会给供电部门造成利益损失,而用户窃漏电评价最重要的指标是电量异常、负荷异常、终端报警及线损异常等,其中线损异常是其中最为直接和最重要的指标。在实际生产中,由于档案资料更新不及时、采集数据异常等原因,造成系统中的配线线损数据出现波动,故选用配线线损作为窃漏电诊断的评价指标时,需对配线线损数据进行分析,以提取疑似存在窃电情况的配线。现有技术中,线损的计算实时性差,不能及时的确定存在窃电情况的配线,现有技术中,确定是否存在线损的方式单一,造成较多的误报,导致后续需要较多的人力进行窃电行为的排查,影响了电网的调度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缺陷,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线损的窃电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步骤,通过计算机定时获取线变台户的基础数据;处理步骤,基于所述基础数据计算线损特征指标;筛选步骤,基于所述线损特征指标筛选存在窃电情况的疑似配线;确定步骤,计算配线线损率与用户用电量的相关性系数,确定该疑似配线下的窃电用户。更进一步地,所述基础数据包括:配线台账、配变台帐、台区台帐、用户台帐、电网实时运行数据、线变台户关系数据、用户表底、用户倍率和用户当前表数。更进一步地,基于所述基础数据计算配线的平均线损率、线损率变异系数和线损率变化趋势数值作为线损特征指标。更进一步地,基于所述线损特征指标筛选存在窃电情况的疑似配线的操作为:针对配线编号为i的每一配线进行如下计算:计算线损率平均值,计算方法如下:其中,为配线编号为i的线损率平均值,xj为配线编号为i的第j个的线损率;计算线损率变异系数,其计算方法如下:其中,Cvi为配线编号为i线损率的变异系数,Si为配线编号为i的标准差,为配线编号为i的线损率平均值,xj为配线编号为i的第j个的线损率;计算线损率变化趋势数值,计算方法如下:其中,Ti为配线编号为i的线损率的变化趋势,X1为配线编号为i前半月每日的线损率平均值,X2为配线编号为i后半月每日的线损率平均值;如果该配线编号为i的配线的线损率平均值大于第一阈值,则判断所述线损率变异系数是否大于第二阈值,如果是,则判断线损率变化趋势数值是否大于0,如果是,则将该配线编号为i的配线认为是存在窃电情况的疑似配线。更进一步地,所述确定步骤的操作为:基于所述基础数据获取该配线编号为i的配线下的每个用户最近n天的日电量,设为{P1、P2、P3…Pn};基于所述基础数据计算该配线编号为i的配线最近n天的日线损率,设为{X1、X2、X3、…、Xn};计算配线线损率与每一个用户用电量的相关系数,计算公式如下:其中,Ri为配线编号为i的线损率与用户用电量的相关系数,SX为配线线损率的标准差,SP为用户电量的标准差,为配线线损率的平均值,为用户电量的平均值,j≤n判断所述相关系数Ri是否大于第四阈值,如果是,则确定该用户为窃电用户。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损的窃电确定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获取单元,通过计算机定时获取线变台户的基础数据;处理单元,基于所述基础数据计算线损特征指标;筛选单元,基于所述线损特征指标筛选存在窃电情况的疑似配线;确定单元,计算配线线损率与用户用电量的相关性系数,确定该疑似配线下的窃电用户。更进一步地,所述基础数据包括:配线台账、配变台帐、台区台帐、用户台帐、电网实时运行数据、线变台户关系数据、用户表底、用户倍率和用户当前表数。更进一步地,基于所述基础数据计算配线的平均线损率、线损率变异系数和线损率变化趋势数值作为线损特征指标。更进一步地,基于所述线损特征指标筛选存在窃电情况的疑似配线的操作为:针对配线编号为i的每一配线进行如下计算:计算线损率平均值,计算方法如下:其中,为配线编号为i的线损率平均值,xj为配线编号为i的第j个的线损率;计算线损率变异系数,其计算方法如下:其中,Cvi为配线编号为i线损率的变异系数,Si为配线编号为i的标准差,为配线编号为i的线损率平均值,xj为配线编号为i的第j个的线损率;计算线损率变化趋势数值,计算方法如下:其中,Ti为配线编号为i的线损率的变化趋势,X1为配线编号为i前半月每日的线损率平均值,X2为配线编号为i后半月每日的线损率平均值;如果该配线编号为i的配线的线损率平均值大于第一阈值,则判断所述线损率变异系数是否大于第二阈值,如果是,则判断线损率变化趋势数值是否大于0,如果是,则将该配线编号为i的配线认为是存在窃电情况的疑似配线。更进一步地,所述确定单元执行的操作为:基于所述基础数据获取该配线编号为i的配线下的每个用户最近n天的日电量,设为{P1、P2、P3…Pn};基于所述基础数据计算该配线编号为i的配线最近n天的日线损率,设为{X1、X2、X3、…、Xn};计算配线线损率与每一个用户用电量的相关系数,计算公式如下:其中,Ri为配线编号为i的线损率与用户用电量的相关系数,SX为配线线损率的标准差,SP为用户电量的标准差,为配线线损率的平均值,为用户电量的平均值,j≤n判断所述相关系数Ri是否大于第四阈值,如果是,则确定该用户为窃电用户。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线损的窃电确定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步骤,通过计算机定时获取线变台户的基础数据;处理步骤,基于所述基础数据计算线损特征指标;筛选步骤,基于所述线损特征指标筛选存在窃电情况的疑似配线;确定步骤,计算配线线损率与用户用电量的相关性系数,确定该疑似配线下的窃电用户。本专利技术中,以平均线损率、线损率变异系数和线损率变化趋势数值作为线损特征指标,采用逐步判断的方式确定存在窃电行为的疑似配线,这种方式确定的疑似配线一般来说是高度疑似的,提高了后续确定是否存在窃电行为的准确性及效率,本专利技术先确定存在疑似窃电行为的配线,然后在针对该配线下的每个用户计算其用电量与配线线损率的相关系数,进而确定窃电用户,该确定方法效率高,确定的窃电用户准确,防止了排查工人白跑路的情况,且提出了这些特征指标及相关性的具体计算公式。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之一的一种基于线损的窃电确定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之一的一种基于线损的窃电确定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线损的窃电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获取步骤,通过计算机定时获取线变台户的基础数据;/n处理步骤,基于所述基础数据计算线损特征指标;/n筛选步骤,基于所述线损特征指标筛选存在窃电情况的疑似配线;/n确定步骤,计算配线线损率与用户用电量的相关性系数,确定该疑似配线下的窃电用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线损的窃电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步骤,通过计算机定时获取线变台户的基础数据;
处理步骤,基于所述基础数据计算线损特征指标;
筛选步骤,基于所述线损特征指标筛选存在窃电情况的疑似配线;
确定步骤,计算配线线损率与用户用电量的相关性系数,确定该疑似配线下的窃电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数据包括:配线台账、配变台帐、台区台帐、用户台帐、电网实时运行数据、线变台户关系数据、用户表底、用户倍率和用户当前表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基础数据计算配线的平均线损率、线损率变异系数和线损率变化趋势数值作为线损特征指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线损特征指标筛选存在窃电情况的疑似配线的操作为:
针对配线编号为i的每一配线进行如下计算:
计算线损率平均值,计算方法如下:



其中,为配线编号为i的线损率平均值,xj为配线编号为i的第j个的线损率;
计算线损率变异系数,其计算方法如下:






其中,Cvi为配线编号为i线损率的变异系数,Si为配线编号为i的标准差,为配线编号为i的线损率平均值,xj为配线编号为i的第j个的线损率;
计算线损率变化趋势数值,计算方法如下:



其中,Ti为配线编号为i的线损率的变化趋势,X1为配线编号为i前半月每日的线损率平均值,X2为配线编号为i后半月每日的线损率平均值;
如果该配线编号为i的配线的线损率平均值大于第一阈值,则判断所述线损率变异系数是否大于第二阈值,如果是,则判断线损率变化趋势数值是否大于0,如果是,则将该配线编号为i的配线认为是存在窃电情况的疑似配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步骤的操作为:
基于所述基础数据获取该配线编号为i的配线下的每个用户最近n天的日电量,设为{P1、P2、P3…Pn};
基于所述基础数据计算该配线编号为i的配线最近n天的日线损率,设为{X1、X2、X3、…、Xn};
计算配线线损率与每一个用户用电量的相关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Ri为配线编号为i的线损率与用户用电量的相关系数,SX为配线线损率的标准差,SP为用户电量的标准差,为配线线损率的平均值,为用户电量的平均值,j≤n
判断所述相关系数Ri是否大于第四阈值,如果是,则确定该用户为窃电用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华皇甫成梁吉汪鸿李博彤邱婷赵丹阳陈广宇高小刚徐凌燕李佳新李胜雨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北京博望华科科技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