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向与振动高低周复合疲劳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9610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轴向与振动高低周复合疲劳试验装置,包括通过过渡板(1)与激振设备刚性连接的基座(2),基座(2)两侧的悬臂与连接臂(4)连接,两个连接杆(5)一端安装于连接臂(4),另一端安装于横梁(6),横梁(6)与基座(2)两侧的轴承(3)、连接臂(4)和连接杆(5)构成可绕基座(2)两侧悬臂光滑转动的载荷框架,试样(8)和轴向施力器(9)串联连接在载荷框架的对称轴线上,轴向施力器(9)固定在基座(2)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试验装置的轴向施力器可对试样轴向加载,在激振设备以共振频率激振时,载荷框架带动试样发生共振,共振产生的悬臂弯曲载荷全部由试样承担,从而实现在低周轴向疲劳载荷上叠加高周振动疲劳载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向与振动高低周复合疲劳试验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力学试验
,具体涉及一种轴向与振动高低周复合疲劳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航空发动机叶片在服役过程中同时承受着离心载荷和振动载荷。发动机启动后,叶片高速旋转产生巨大的离心力,属于低周疲劳载荷;工作时由于气流或结构振动的影响而造成发动机叶片共振,属于高周振动疲劳载荷。因此发动机叶片实际服役中的受力状态是低周疲劳载荷与高周振动疲劳载荷的叠加状态。根据《航空涡轮喷气和涡轮风扇发动机通用规范》(GJB241A-2010),发动机叶片及材料需进行轴向载荷与高频振动高载荷协同加载下的疲劳试验。然而进行该项试验时存在以下三个难点:1、轴向疲劳载荷难以精确施加和控制;2、悬臂振动条件难以模拟;3、振动疲劳加载频率较低,无法满足超高周疲劳试验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轴向与振动协同加载的力学试验装置,并可利用振动台等激振设备实现轴向与振动协同加载试验,为发动机叶片及材料的服役安全提供可靠地试验数据。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向与振动高低周复合疲劳试验装置,包括通过过渡板(1)与激振设备刚性连接的基座(2),基座(2)两侧的彼此同轴的悬臂分别经轴承(3)与连接臂(4)连接,两个连接杆(5)分别一端安装于连接臂(4),另一端安装于横梁(6),横梁(6)与基座(2)两侧的轴承(3)、连接臂(4)和连接杆(5)构成可绕基座(2)两侧的悬臂光滑转动的载荷框架,试样(8)和轴向施力器(9)串联连接在所述载荷框架的对称轴线上,其中试样(8)与横梁(6)相连,对试样(8)轴向加载的轴向施力器(9)固定在基座(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向与振动高低周复合疲劳试验装置,包括通过过渡板(1)与激振设备刚性连接的基座(2),基座(2)两侧的彼此同轴的悬臂分别经轴承(3)与连接臂(4)连接,两个连接杆(5)分别一端安装于连接臂(4),另一端安装于横梁(6),横梁(6)与基座(2)两侧的轴承(3)、连接臂(4)和连接杆(5)构成可绕基座(2)两侧的悬臂光滑转动的载荷框架,试样(8)和轴向施力器(9)串联连接在所述载荷框架的对称轴线上,其中试样(8)与横梁(6)相连,对试样(8)轴向加载的轴向施力器(9)固定在基座(2)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与振动高低周复合疲劳试验装置,还包括力传感器(7),所述力传感器(7)连接在试样(8)和轴向施力器(9)之间。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与振动高低周复合疲劳试验装置,还包括力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新杨宪峰许巍何玉怀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