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疫体温日常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595940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疫体温日常监测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RFID监测芯片、一个CPU、一个RFID读写模块、一个RFID监测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电源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精准定位人员的体温、上传人员信息以及人员行动轨迹等信息,实时监控人员的健康情况并及时进行报警。使监管人员在任何地方,能实时查看人员健康情况以及行动轨迹。对于预防疫,实时检测人员健康情况并在发现疫情后,能够监测人员行动轨迹,从而及时排查接触人员以及疑似病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疫体温日常监测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温度传感器RFID的预防疫系统。
技术介绍
2020年1月30日晚,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世界卫生组织3月11日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已经构成一次全球性“大流行”。自疫情开始至今,复工复学一直都是受到社会重点关注的事件。为了配合复工复学的政策,各大企业推出了多种测温的产品。目前对于防疫的测温设备,有红外线体温枪以及摄像头测温机等,前者需要人工测量体温,监管人员需要近距离接触待测人员,并且需要封闭出入口,只保留有限的出入口,存在耗费人力物力等问题。而后者虽省去了人工测量体温的流程,但是无法精准的定位人员的体温,并且获得人员的信息以及行动轨迹。因此,社会和市场对一种性能好、可以精准定位人员体温以及上传人员信息和行动轨迹的防疫系统的需求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产品和技术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基于温度传感器RFID的预防疫系统,包括体温测量,人员信息上传,行动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疫体温日常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RFID监测芯片、一个CPU、一个RFID读写模块、一个RFID监测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电源模块;/n其中由RFID监测芯片采集人员信息以及体温数据,CPU通过RFID读写模块采集到人员信息以及体温数据;CPU将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实时上传基站,基站将数据发送至服务器;电源模块给CPU和无线通信模块供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疫体温日常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RFID监测芯片、一个CPU、一个RFID读写模块、一个RFID监测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电源模块;
其中由RFID监测芯片采集人员信息以及体温数据,CPU通过RFID读写模块采集到人员信息以及体温数据;CPU将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实时上传基站,基站将数据发送至服务器;电源模块给CPU和无线通信模块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疫体温日常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PU替换为Lora终端,基站替换为Lora网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疫体温日常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员信息还包括人员行动轨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疫体温日常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RFID监测芯片能对湿度、气压等环境数据进行综合监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疫体温日常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PU模块电路包括单片机U3模块电路、单片机U3晶振电路和单片机U3的SWD接口电路;单片机U3负责数据采集以及与无线通信模块进行数据交互;其中单片机U3的型号为STM32F103VCT6;
所述的单片机模块电路包括单片机U3;单片机U3的第10、19、20、27、37、49、74、94、99脚全部接地,单片机U3的第6、11、21、22、28、50、75、100脚全部3.3V电源,
所述的单片机U3晶振电路包括一个8MHz的第一晶振Y1、一个32.768KHz的第二晶振Y3和四个负载电容;第一晶振Y1的一端与单片机U3的第12脚、第十负载电容C10的一端连接,第一晶振Y1的另一端与单片机U3的第13脚、第十三负载电容C13的一端连接,第十负载电容C10的另一端与第十三负载电容C13的另一端接地;
第二晶振Y3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磊周天宇何迎翔杜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华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