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电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9466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电钻,包括电钻本体和固定在其上的多功能模块,多功能模块包括热成像单元、测距单元、照明灯和显示屏;热成像单元中,红外探测器接收待探测区域内物体的红外光信号并转化成电信号,信号处理子单元处理电信号形成热成像图像,并传输至显示屏进行显示;测距单元中,测距收发子单元向待测物体发射光波,并接收待测物体反射的反射光波,测距处理子单元接收并处理反射光波得到钻孔深度,传输至显示屏进行显示;照明灯用于照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热成像单元探测待钻孔物体的内部构造并显示,避免触碰到有用物体;通过测距单元实时测量钻孔深度并显示,使操作者精确控制钻孔的深度;使用照明灯在暗处提供照明,避免失误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电钻
本技术涉及电动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电钻。
技术介绍
电钻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电动钻孔工具。在钻孔过程中,由于不了解待钻孔物体内的结构构造,钻头可能会触碰到待钻孔物体内的钢钉、电线或其他物体,造成损失。在钻孔过程中,无法实时了解钻头的钻孔深度,仅凭操作者主观判断往往会出现偏差。同时有时候作业环境的照明条件差,在昏暗的场景下,会由于光线不足,而导致钻孔没有对准等操作上的失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不了解待钻孔物体的内部构造,电钻钻头可能触碰到其内有用物体、钻孔过程中无法实时了解钻孔深度、昏暗场景下操作失误的缺陷,提供一种多功能电钻。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电钻,该多功能电钻包括电钻本体和固定在所述电钻本体上的多功能模块,所述多功能模块包括热成像单元、测距单元、照明灯和显示屏;所述热成像单元包括红外探测器和信号处理子单元,所述红外探测器接收待探测区域内物体形成的红外光信号,将所述红外光信号转化成一电信号,所述信号处理子单元处理所述电信号,形成一热成像图像,并将所述热成像图像传输至所述显示屏进行显示;所述测距单元包括测距收发子单元和测距处理子单元,所述测距收发子单元向待测物体发射一光波,并接收待测物体反射所述光波形成的反射光波,所述测距处理子单元接收所述反射光波,处理所述反射光波得到一钻孔深度,并将所述钻孔深度传输至所述显示屏进行显示;所述照明灯用于照明。较佳地,所述测距收发子单元包括红外收发子单元或激光收发子单元。较佳地,所述红外收发子单元包括红外发射二极管和红外接收二极管。较佳地,所述激光收发子单元包括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较佳地,所述多功能模块还包括一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控制所述热成像单元、所述测距单元和所述照明灯的工作状态。较佳地,所述多功能模块还包括一供电单元,所述供电单元包括纽扣电池、充电电池和电源转换装置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电源转换装置将所述电钻的电源转换成所述多功能模块所需的直流电源。较佳地,所述照明灯包括一个或多个LED灯具。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热成像单元探测到钻孔区域的待钻孔物体的内部构造,并显示在显示屏上,可以避免钻孔过程中触碰到有用物体;通过测距单元实时测量钻孔深度并显示在显示屏上,使操作者可以精确控制钻孔的深度;通过照明灯在昏暗场景中提供照明,可以避免操作者的失误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多功能电钻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多功能电钻的多功能模块的模块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多功能电钻的多功能模块的热成像单元的模块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多功能电钻的多功能模块的测距单元的模块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多功能电钻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多功能电钻的多功能模块的模块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但并不因此将本技术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电钻,如图1所示,多功能电钻包括电钻本体1和固定在电钻本体上的多功能模块2,如图2所示,多功能模块2包括热成像单元21、测距单元22、照明灯23和显示屏24。如图3所示,热成像单元21包括红外探测器211和信号处理子单元212,红外探测器211接收待探测区域内物体形成的红外光信号,将该红外光信号转化成一个电信号,信号处理子单元212处理该电信号,形成一个热成像图像,并将该热成像图像传输至显示屏24进行显示。如图4所示,测距单元22包括测距收发子单元221和测距处理子单元222,测距收发子单元221向待测物体发射一光波,并接收待测物体反射该光波形成的反射光波,测距处理子单元222接收反射光波,并处理该反射光波得到一钻孔深度,并将所述钻孔深度传输至显示屏24进行显示。其中,测距单元22可以使用红外测距或者激光测距,二者的差别在于发射和接收的光波分别是红外光波或激光波。当使用红外测距时,测距收发子单元221为红外收发子单元,红外收发子单元包括红外发射二极管和红外接收二极管,红外发射二极管向待测物体发射红外光波,该红外光波到达待测物体时被待测物体反射回来,红外接收二极管接收待测物体的反射红外光波,传输至测距处理子单元222进行处理。当使用激光测距时,测距收发子单元221为激光收发子单元,激光收发子单元包括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激光发射器向待测物体发射激光光波,该激光光波到达待测物体时被待测物体反射回来,激光接收器接收待测物体的反射激光光波,传输至测距处理子单元222进行处理。照明灯23包括一个或多个LED灯具,用于在昏暗环境中对钻孔区域进行照明,防止操作者误操作。图5为本实施例多功能电钻的一种正面的结构示意图,多功能模块2通过螺钉固定在电钻本体1上,多功能模块2与电钻本体1的固定方式不局限于螺钉固定,可采用其它可行的固定方式。热成像单元21的红外探测器211、测距单元22的测距收发子单元221分布在多功能模块2的正面,照明灯23包括3个LED灯具。本实施例通过热成像单元探测到钻孔区域的待钻孔物体的内部构造,并显示在显示屏上,可以避免钻孔过程中触碰到有用物体;通过测距单元实时测量钻孔深度并显示在显示屏上,使操作者可以精确控制钻孔的深度;通过照明灯在昏暗场景中提供照明,可以避免操作者的失误操作。实施例2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而得。如图6所示,多功能模块2还包括开关单元25和供电单元26。开关单元25控制热成像单元21、测距单元22和照明灯23的工作状态。当需要探测钻孔区域的内部结构时,打开开关单元25的热成像开关,将红外探测器指向待探测区域即钻孔区域,显示屏24即显示该钻孔区域内部的热成像图像,方便操作员避开钻孔区域内的物体。当需要测量钻孔深度时,打开开关单元25的测距开关,多功能电钻的钻头贴于墙面,将测距收发子单元221中的红外发射二极管或激光发射器对准墙面,调节至零位,显示屏24此时显示为0;钻孔过程中,随着钻头深入墙体,红外发射二极管或激光发射器与墙面的距离缩短,测距处理子单元222将缩短的距离转换成钻孔深度,实时显示在显示屏24上,方便操作者掌控钻孔深度。当需要照明时,打开开关单元25的照明开关,即可以对钻孔区域进行照明。供电单元26包括纽扣电池、充电电池和电源转换装置中的至少一种,纽扣电池、充电电池都是直接输出直流电源对多功能模块2进行供电。电源转换装置使用多功能电钻的电源,将多功能电钻的电源转换成多功能模块2所需的直流电源,然后对多功能模块2进行供电。虽然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是由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电钻,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电钻包括电钻本体和固定在所述电钻本体上的多功能模块,所述多功能模块包括热成像单元、测距单元、照明灯和显示屏;/n所述热成像单元包括红外探测器和信号处理子单元,所述红外探测器接收待探测区域内物体形成的红外光信号,将所述红外光信号转化成一电信号,所述信号处理子单元处理所述电信号,形成一热成像图像,并将所述热成像图像传输至所述显示屏进行显示;/n所述测距单元包括测距收发子单元和测距处理子单元,所述测距收发子单元向待测物体发射一光波,并接收待测物体反射所述光波形成的反射光波,所述测距处理子单元接收所述反射光波,处理所述反射光波得到一钻孔深度,并将所述钻孔深度传输至所述显示屏进行显示;/n所述照明灯用于照明。/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电钻,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电钻包括电钻本体和固定在所述电钻本体上的多功能模块,所述多功能模块包括热成像单元、测距单元、照明灯和显示屏;
所述热成像单元包括红外探测器和信号处理子单元,所述红外探测器接收待探测区域内物体形成的红外光信号,将所述红外光信号转化成一电信号,所述信号处理子单元处理所述电信号,形成一热成像图像,并将所述热成像图像传输至所述显示屏进行显示;
所述测距单元包括测距收发子单元和测距处理子单元,所述测距收发子单元向待测物体发射一光波,并接收待测物体反射所述光波形成的反射光波,所述测距处理子单元接收所述反射光波,处理所述反射光波得到一钻孔深度,并将所述钻孔深度传输至所述显示屏进行显示;
所述照明灯用于照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电钻,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收发子单元包括红外收发子单元或激光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修国
申请(专利权)人:锐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锐奇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