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体及制冷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9356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门体及制冷设备,该门体包括门壳和门把手组件,该门把手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座,其设置在门壳的内侧空间;顶杆,其位于门壳的内侧空间且与第一固定座滑动配合,且顶杆具有推动端和伸出门壳的顶出端;连杆,其设置在门壳的内侧空间,且与顶杆的推动端和门壳分别转动配合;第二固定座,其设置在门壳的外侧;把手,其设置在门壳的外侧且与第二固定座转动配合;弹性复位件,其用于驱动把手转动复位;传动部,其与第二固定座滑动配合且与把手传动连接,在把手转动过程中,传动部将顶杆的顶出端顶出,在把手转动复位过程中,传动部将顶杆的顶出端缩回复位。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兼顾门体美观性、安全性及省力开门的效果,提升产品卖点及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门体及制冷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门体及制冷设备。
技术介绍
在现有市场上的例如立式冷柜、冰吧或酒柜等产品中,其门把手可按外置式、隐藏式进行分类,也可以按助力式、非助力进行分类。现有制冷设备的门体上经常会设置有助力式门把手,用于解决开门困难的问题,特别是针对安装有磁性门封条的门体,助力式门把手更受欢迎。现有助力式门把手又可以按外置式、隐藏式进行分类。针对于助力式、外置式门把手,其完全外露于门体外侧,不美观,且容易造成磕碰,特别是将其安装至立式冷柜上进行运输时,需要对门把手组件进行单独保护处理;此外,外置式门把手一般是安装在门壳的侧壁上并延伸至门壳的前壁,这样,使得门体的左右宽度较箱体的左右宽度窄,造成在相同内胆容积下,使得整个箱体的体积大,造成占用空间大;且在门体的左右宽度较箱体左右宽度窄时,对应地箱体的前侧开口也会变小,影响用户取物体验。针对助力式、隐藏式门把手用户存在无把手抓握的感觉,用户体验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门体,用于兼顾门体美观性、安全及省力开门的效果,提升产品卖点及用户体验。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门体,其包括门壳和门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把手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座,其设置在所述门壳的内侧空间;顶杆,其位于所述门壳的内侧空间且与所述第一固定座滑动配合,且所述顶杆具有推动端和伸出所述门壳的顶出端;连杆,其设置在所述门壳的内侧空间,且与所述顶杆的推动端和所述门壳分别转动配合;第二固定座,其设置在所述门壳的外侧;把手,其设置在所述门壳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二固定座转动配合;弹性复位件,其用于驱动所述把手转动复位;传动部,其与所述第二固定座滑动配合,且与所述把手传动连接,在所述把手转动过程中,所述传动部将所述顶杆的顶出端顶出,而在所述把手转动复位过程中,所述传动部将所述顶杆的顶出端缩回复位。如上所述的门体,所述门把手组件还包括:加强部,其设置在所述门壳的内侧空间上,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分别与所述加强部连接,且所述连杆与所述加强部转动配合。如上所述的门体,所述加强部上形成有朝向所述第一固定座延伸的相对内翻边;所述门把手组件还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连杆的第一末端形成有第一转动通孔,所述第一转轴穿过所述第一转动通孔与所述顶杆的驱动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杆位于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之间的部分上形成有第二转动通孔,且相对的所述内翻边分别形成有安装通孔;所述第二转轴穿过所述第二转动通孔且两端分别转动设置在两个安装通孔中。如上所述的门体,所述传动部包括:第一推杆,其与所述第二固定座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推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杆位于所述第一转动通孔和第二转动通孔之间的部分转动配合,另一端与所述把手配合;第二推杆,其与第一推杆平行相对设置,且与所述第二固定座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推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杆位于所述第二转动通孔和第二末端的部分转动配合,另一端与所述把手配合。如上所述的门体,所述第一固定座上形成有第一滑槽,且所述顶杆的位于所述推动端和所述顶出端之间的部分上形成有所述第一滑槽相配合的第一滑轨;所述第二固定座上形成有第二滑槽,且所述传动部上形成有所述第二滑槽相配合的第二滑轨。如上所述的门体,所述门把手组件还包括:第三转轴,其上套设有所述弹性复位件,所述把手通过所述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座上。如上所述的门体,所述门把手组件还包括把手钣金件,其具有所述驱动端,且在所述驱动端处形成相对的第一吊耳和第二吊耳;所述第二固定座的相对侧壁上形成有第一安装通孔和第二安装通孔;所述第三转轴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吊耳上的开孔并转动安装至所述第一安装通孔,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吊耳上的开孔并转动安装至所述第二安装通孔;在所述把手处于初始位臵时,所述传动部抵靠所述驱动端;把手外罩,其与所述把手钣金卡接配合,用于罩住部分所述把手钣金件。如上所述的门体,所述门把手组件还还包括:外罩壳,其位于所述门壳的外侧,用于罩住位于所述把手和所述门壳之间的部分。如上所述的门体,所述外罩壳的内侧壁上形成有卡扣,所述第二固定座的侧壁上形成有与所述卡扣相配合的卡槽。本申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还在于提供一种制冷设备,用于兼顾制冷设备门体上设置的门把手组件的美观性、占用面积小及省力开门的效果,提升产品卖点及用户体验。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制冷设备,其包括门体,所述门体为如上所述的门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第一固定座和顶杆配合滑动安装且分别安装至门壳内侧空间,第二固定座设置在门壳的外侧,把手相对于第二固定座可转动且设置在门壳的外侧,使门把手组件半隐藏在门体中,相对于完全外露于门体外侧的外置式门把手组件,在将本申请中门把手组件安装至门体上时,至少部分降低了门把手组件易磕碰的风险,提升安全性,且保留了把手的实际抓握感;(2)顶杆和第一固定座均位于门壳的内侧空间,使门体左右宽度与箱体左右宽度基本相等,提升了门体的美观性。结合附图阅读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门体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门体实施例与门框的剖面图,其中门体未被打开;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门体实施例与门框的剖面图,其中门体被打开;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门体实施例中门把手组件的爆炸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门体实施例中门壳的结构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门体实施例中门把手组件的加强铁、顶杆和连杆连接在一起的结构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门体实施例中门把手组件的第二固定座的底视结构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门体实施例中门把手组件的传动部、转轴、扭簧、第二固定座和把手连接在一起的结构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制冷设备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图10为图9中K部分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00-门把手组件;10-加强铁;11-内翻边;12-开口;13-卡扣;14-第一固定孔;15-第二固定孔;20-第一固定座;21-滑槽;22-卡槽;23-第一固定孔;24-肋;30-第二固定座;31-滑槽;32/32'-吊耳;321-第一固定孔;321'-第二固定孔;33-卡扣;34-第一安装通孔孔;35-第二安装通孔;40-顶杆;41-顶杆头罩;411-顶出端;42-顶杆本体;421-滑轨;422-推动端;50-连杆;51-第一转动通孔;52-第二转动通孔;60-传动部;61-第一推杆;611-滑轨;62-第一推杆;621-滑轨;70-把手;71-把手钣金件;711-卡槽;72-把手外罩;721-卡扣;73-第一吊耳;7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体,其包括门壳和门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把手组件包括:/n第一固定座,其设置在所述门壳的内侧空间;/n顶杆,其位于所述门壳的内侧空间且与所述第一固定座滑动配合,且所述顶杆具有推动端和伸出所述门壳的顶出端;/n连杆,其设置在所述门壳的内侧空间,且与所述顶杆的推动端和所述门壳分别转动配合;/n第二固定座,其设置在所述门壳的外侧;/n把手,其设置在所述门壳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二固定座转动配合;/n弹性复位件,其用于驱动所述把手转动复位;/n传动部,其与所述第二固定座滑动配合,且与所述把手传动连接,在所述把手转动过程中,所述传动部将所述顶杆的顶出端顶出,而在所述把手转动复位过程中,所述传动部将所述顶杆的顶出端缩回复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体,其包括门壳和门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把手组件包括:
第一固定座,其设置在所述门壳的内侧空间;
顶杆,其位于所述门壳的内侧空间且与所述第一固定座滑动配合,且所述顶杆具有推动端和伸出所述门壳的顶出端;
连杆,其设置在所述门壳的内侧空间,且与所述顶杆的推动端和所述门壳分别转动配合;
第二固定座,其设置在所述门壳的外侧;
把手,其设置在所述门壳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二固定座转动配合;
弹性复位件,其用于驱动所述把手转动复位;
传动部,其与所述第二固定座滑动配合,且与所述把手传动连接,在所述把手转动过程中,所述传动部将所述顶杆的顶出端顶出,而在所述把手转动复位过程中,所述传动部将所述顶杆的顶出端缩回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把手组件还包括:
加强部,其设置在所述门壳的内侧空间,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分别与所述加强部连接,且所述连杆与所述加强部转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上形成有朝向所述第一固定座延伸的相对内翻边;所述门把手组件还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
所述连杆的第一末端形成有第一转动通孔,所述第一转轴穿过所述第一转动通孔与所述顶杆的驱动端转动连接;
所述连杆位于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之间的部分上形成有第二转动通孔,且相对的所述内翻边分别形成有安装通孔;所述第二转轴穿过所述第二转动通孔且两端分别转动设置在两个安装通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包括:
第一推杆,其与所述第二固定座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推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杆位于所述第一转动通孔和第二转动通孔之间的部分转动配合,另一端与所述把手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青杨洪光刘瑾郭凯张书锋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