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梁源专利>正文

一种高效节能废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8946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处理箱内部安装挡板,挡板上设有若干滤水孔,挡板中部通过密封筒安装有搅拌轴,搅拌轴上端内部设有上空腔,搅拌轴外侧安装若干上搅拌叶,上搅拌叶内部设有上导腔,上导腔与上空腔相互连通,所述搅拌轴上端穿过固定在处理箱上端的进气箱底端且通过轴承安装在进气箱内壁顶端,位于进气箱内部的搅拌轴外侧安装若干动力叶,且中部设有若干与上空腔相互连通的进气孔,进气箱右端中部与动力叶齐平位置上安装等数量的进气管。本发明专利技术,确保了废水中的有害气体或者氧气溶于水中,同时也增加了絮状垃圾沉淀,并且设置臭氧箱以及下空腔,可以使得臭氧可以有效的溶于污水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节能废水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具体是一种高效节能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自然界三大公害:废水废气、噪声污染:1、工业废水直接流入渠道,江河,湖泊污染地表水,如果毒性较大会导致水生动植物的死亡甚至绝迹;2、工业废水还可能渗透到地下水,污染地下水;如果周边居民采用被污染的地表水或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会危害身体健康,重者死亡;3、工业废水渗入土壤,造成土壤污染。影响植物和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长;4、有些工业废水还带有难闻的恶臭,污染空气;5、工业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会被动植物的摄食和吸收作用残留在体内,而后通过食物链到达人体内,对人体造成危害;工业废水对环境的破坏是相当大的。废水是指居民活动过程中排出的水及径流雨水的总称。它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初雨径流入排水管渠等其它无用水,一般指经过一定技术处理后不能再循环利用或者一级污染后制纯处理难度达不到一定标准的水。废水处理一直是一个严峻而又现实的问题,对于中小化工企业和家庭而言,通常是排放到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每年的污水处理费相当可观,且现有的废水处理装置,只能够对污水进行简单的沉淀处理,不经过消毒处理排放进入城市下水管道或环境水体,往往会造成水体的污染,且无法对污水进行再利用。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0394048U)公开了一种节能环保用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与搅拌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搅拌箱的上表面卡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支撑杆的相对端固定连接,且两个支撑杆的底端均与搅拌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的底端与搅拌装置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搅拌箱的内表面与第一过滤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虽然该装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确保对废水的有效处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废水中所含有的固体以及絮状垃圾并不能有效的进行排出,且消毒方式也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节能废水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节能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内部安装挡板,挡板上设有若干滤水孔,所述挡板中部通过密封筒安装有搅拌轴,搅拌轴上端内部设有上空腔,搅拌轴外侧安装若干上搅拌叶,上搅拌叶内部设有上导腔,上导腔与上空腔相互连通,所述搅拌轴上端穿过固定在处理箱上端的进气箱底端且通过轴承安装在进气箱内壁顶端,位于进气箱内部的搅拌轴外侧安装若干动力叶,且中部设有若干与上空腔相互连通的进气孔,所述进气箱右端中部与动力叶齐平位置上安装等数量的进气管,所述搅拌轴下端内部设有下空腔,且外侧安装若干下搅拌叶,上搅拌叶内部设有下导腔,下导腔与下空腔相互连通,所述搅拌轴底端穿过固定在处理箱底端的臭氧箱且尾部设于臭氧箱内部。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位于挡板上端的处理箱中部安装排渣管。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处理箱上端左侧安装废水进管,上端右侧安装絮凝剂进管。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气管右端连接有高压气管。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搅拌叶中部设有若干上出气孔,上出气孔与上导腔相互连通。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搅拌叶中部设有若干下出气孔,下出气孔与下导腔相互连通。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处理箱左侧下端安装排水管。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处理箱下端两侧安装支撑腿。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臭氧管通过导气管连接有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上还连接有吸收管。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臭氧发生器固定于处理箱下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一种高效节能废水处理装置,结构合理,设计新颖,通过设有的进气箱以及上空腔的相互配合,使得污水可以进行充分的曝光处理,增加了污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确保了废水中的有害气体或者氧气溶于水中,同时也增加了絮状垃圾沉淀,并且设置臭氧箱以及下空腔,可以使得臭氧可以有效的溶于污水中,起到了消毒杀菌的作用,实用性强,可靠性高。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高效节能废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高效节能废水处理装置中进气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高效节能废水处理装置中臭氧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高效节能废水处理装置中搅拌轴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种高效节能废水处理装置中挡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处理箱、2-排水管、3-支撑腿、4-臭氧箱、5-导气管、6-臭氧发生器、7-吸收管、8-下搅拌叶、9-下出气孔、10-挡板、11-密封筒、12-搅拌轴、13-上搅拌叶、14-上出气孔、15-废水进管、16-进气箱、17-进气管、18-高压气管、19-动力叶、20-进气孔、21-上空腔、22-上导腔、23-下空腔、24-下导腔、25-排渣管、26-絮凝剂进管、27-滤水孔。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高效节能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1,所述处理箱1下端两侧安装支撑腿3,用于实现整个装置的支撑固定,所述处理箱1左侧下端安装排水管2,用于处理后废水的排出,所述处理箱1上端左侧安装废水进管15,用于废水原料的导入,上端右侧安装絮凝剂进管26,用于往处理箱1内部加入絮凝剂,所述处理箱1内部安装挡板10,位于挡板10上端的处理箱1中部安装排渣管25,挡板10上设有若干滤水孔27,用于对絮凝后的沉淀进行过滤,只允许水导入,所述挡板10中部通过密封筒11安装有搅拌轴12,搅拌轴12上端内部设有上空腔21,搅拌轴12外侧安装若干上搅拌叶13,所述上搅拌叶13中部设有若干上出气孔14,上出气孔14与上导腔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节能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1),所述处理箱(1)内部安装挡板(10),挡板(10)上设有若干滤水孔(27),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0)中部通过密封筒(11)安装有搅拌轴(12),搅拌轴(12)上端内部设有上空腔(21),搅拌轴(12)外侧安装若干上搅拌叶(13),上搅拌叶(13)内部设有上导腔(22),上导腔(22)与上空腔(21)相互连通,所述搅拌轴(12)上端穿过固定在处理箱(1)上端的进气箱(16)底端且通过轴承安装在进气箱(16)内壁顶端,位于进气箱(16)内部的搅拌轴(12)外侧安装若干动力叶(19),且中部设有若干与上空腔(21)相互连通的进气孔(20),所述进气箱(16)右端中部与动力叶(19)齐平位置上安装等数量的进气管(17),所述搅拌轴(12)下端内部设有下空腔(23),且外侧安装若干下搅拌叶(8),上搅拌叶(13)内部设有下导腔(24),下导腔(24)与下空腔(23)相互连通,所述搅拌轴(12)底端穿过固定在处理箱(1)底端的臭氧箱(4)且尾部设于臭氧箱(4)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节能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1),所述处理箱(1)内部安装挡板(10),挡板(10)上设有若干滤水孔(27),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0)中部通过密封筒(11)安装有搅拌轴(12),搅拌轴(12)上端内部设有上空腔(21),搅拌轴(12)外侧安装若干上搅拌叶(13),上搅拌叶(13)内部设有上导腔(22),上导腔(22)与上空腔(21)相互连通,所述搅拌轴(12)上端穿过固定在处理箱(1)上端的进气箱(16)底端且通过轴承安装在进气箱(16)内壁顶端,位于进气箱(16)内部的搅拌轴(12)外侧安装若干动力叶(19),且中部设有若干与上空腔(21)相互连通的进气孔(20),所述进气箱(16)右端中部与动力叶(19)齐平位置上安装等数量的进气管(17),所述搅拌轴(12)下端内部设有下空腔(23),且外侧安装若干下搅拌叶(8),上搅拌叶(13)内部设有下导腔(24),下导腔(24)与下空腔(23)相互连通,所述搅拌轴(12)底端穿过固定在处理箱(1)底端的臭氧箱(4)且尾部设于臭氧箱(4)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挡板(10)上端的处理箱(1)中部安装排渣管(2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废水处理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梁源
申请(专利权)人:周梁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