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婴儿爬行模式训练设备
本技术属于一种爬行训练设备,具体是涉及到一种婴儿爬行模式训练设备。
技术介绍
爬行是婴幼儿运动功能生长发育里程碑式的标志。它是四肢交替的移动运动,与步行运动的发育密切相关,是人类向立位及步行过渡转换的重要阶段,是通往站立位必须要经历的运动发育历程。在对小儿脑性瘫痪的治疗过程中,特别重视爬行运动的训练。典型的爬行运动是两手、两膝着地,两肩与骨盆拾起,保持躯干的空间水平位的四点支持状态下,至少有一个肢体离开支持面,四肢交替运动促使身体向前移动,即爬行运动的过程中一定是四个肢体交替的、反复的、全体的向前运动。人类一般是采取后方交叉型,即假如最先伸出的是右上肢,则爬行运动中向前伸出肢体的顺序是右上肢→左下肢→左上肢→右下肢→右上肢,是一种向前方移动的相对侧交叉的运动形式。新生儿在9~10个月时,在四点支持位上的躯干回旋和平衡反应开始发育,这时小儿可以将两膝靠近,出现了交替性的手膝四点位的爬行运动。脑性瘫痪儿童典型的表现是:在9~10个月龄时,躯干控制和爬行运动无法正常按照发育里程出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婴儿爬行模式训练设备,其特征是,包括托盘(1)、伸缩支架、主体(3)、四肢传动臂(2)和驱动电机(21),所述托盘(1)包括上身托盘(11)、下身托盘(12)和旋转杆Ⅰ(15),上身托盘(11)和下身托盘(12)通过旋转杆Ⅰ(15)连接,旋转杆Ⅰ(15)底部与伸缩支架的一端连接,伸缩支架的另一端与主体(3)固定连接,所述四肢传动臂(2)设置在主体(3)上并与驱动电机(21)连接,所述主体(3)位于四肢传动臂(2)一侧还设置有导向装置,所述主体(3)底部设置有脚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儿爬行模式训练设备,其特征是,包括托盘(1)、伸缩支架、主体(3)、四肢传动臂(2)和驱动电机(21),所述托盘(1)包括上身托盘(11)、下身托盘(12)和旋转杆Ⅰ(15),上身托盘(11)和下身托盘(12)通过旋转杆Ⅰ(15)连接,旋转杆Ⅰ(15)底部与伸缩支架的一端连接,伸缩支架的另一端与主体(3)固定连接,所述四肢传动臂(2)设置在主体(3)上并与驱动电机(21)连接,所述主体(3)位于四肢传动臂(2)一侧还设置有导向装置,所述主体(3)底部设置有脚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爬行模式训练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托盘(1)还包括手臂托盘(13)、胯部托盘(14)、旋转杆Ⅱ(16)和旋转杆Ⅲ(18),手臂托盘(13)通过旋转杆Ⅱ(16)与上身托盘(11)连接,胯部托盘(14)通过旋转杆Ⅲ(18)与下身托盘(12)连接,手臂托盘(13)和胯部托盘(14)下端设置有旋转驱动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婴儿爬行模式训练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四肢传动臂(2)包括驱动杆(22)、传动杆(23)和绑带(27),所述驱动杆(22)、传动杆(23)和绑带(27)分别通过关节轴承连接,所述驱动杆(22)与驱动电机(21)的输出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婴儿爬行模式训练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导向支撑架(24)和导向筒(25),所述导向支撑架(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坤,许明,瞿启睿,张凯,易细芹,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医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