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康复训练用踏步机
本技术涉及医疗康复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康复训练用踏步机。
技术介绍
偏瘫(hemiplegia)又叫半身不遂,是指同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是急性脑血管病的常见症状。轻度偏瘫病人虽然尚能活动,但走起路来,往往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瘫痪的下肢走一步划半个圈,这种特殊的走路姿势,叫做偏瘫步态。严重者常卧床不起,丧失生活能力。按照偏瘫的程度,可分为轻瘫、不完全性瘫痪和全瘫。轻瘫:表现为肌力减弱,肌力在4~5级,一般不影响日常生活,不完全性瘫较轻瘫重,范围较大,肌力2~4级,全瘫:肌力0~1级,瘫痪肢体完全不能活动。应该及时就诊,以免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期。患有偏瘫的患者需要不断的锻炼从而使肌力得到一定的恢复,但是处于下肢中风偏瘫的患者,由于下肢使不上力,需要医护人员或看护者搀扶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康复训练,且现有的康复训练用踏步机下肢蹬在训练过程中,看护者或医护人员需一直搀扶,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同时给看护者带来了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患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康复训练用踏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连杆(1),所述固定连杆(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底座固定杆(2),所述固定连杆(1)上通过定位销连接有旋转支撑板(3),所述旋转支撑板(3)侧端与所述固定连杆(1)侧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底座固定杆(2)的后端水平位置上设置有第二底座固定杆(4),所述第一底座固定杆(2)和所述第二底座固定杆(4)通过连接杆(5)连接形成H形底座,所述第一底座固定杆(2)的左侧通过铰链连接有辅助伸缩杆(6),所述辅助伸缩杆(6)的顶部与所述旋转支撑板(3)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旋转支撑板(3)的顶部与踏板装置(7)的底部相贴合,所述固定连杆(1)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康复训练用踏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连杆(1),所述固定连杆(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底座固定杆(2),所述固定连杆(1)上通过定位销连接有旋转支撑板(3),所述旋转支撑板(3)侧端与所述固定连杆(1)侧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底座固定杆(2)的后端水平位置上设置有第二底座固定杆(4),所述第一底座固定杆(2)和所述第二底座固定杆(4)通过连接杆(5)连接形成H形底座,所述第一底座固定杆(2)的左侧通过铰链连接有辅助伸缩杆(6),所述辅助伸缩杆(6)的顶部与所述旋转支撑板(3)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旋转支撑板(3)的顶部与踏板装置(7)的底部相贴合,所述固定连杆(1)包括具有弯曲部的第一连杆(11),所述第一连杆(11)的上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杆(12),所述第二连杆(12)的上端通过连接件(8)连接有呈U形的手部支撑杆(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训练用踏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8)为呈圆的连板(81),所述连板(81)的上端与第二连杆(12)销轴连接,所述连板(8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82),所述固定板(82)上设置有螺孔(8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伟,张骏,邹光文,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骨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