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型多功能健身用提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8868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护型多功能健身用提升机,涉及到提升器领域,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握把,所述固定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支撑杆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架杆,所述架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伸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杆,所述支撑杆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支撑杆的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支撑杆的一侧开设有槽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卡块、卡槽和槽口的配合能够便于对固定板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便于大人和小孩共同使用,通过另外拉伸杆和固定板分别位于提升机的两侧,从而可以使两个人同时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护型多功能健身用提升机
本技术涉及提升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护型多功能健身用提升机。
技术介绍
近年来,社会物质水平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物质基本需求大多数社会群体目前均已得到满足,部分也已经达到较为富足的状态。人们逐渐将追求转移至生活质量、精神层次的提升。在这一点上,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和优美的体型,为生活质量提升的基础,这也是近年来各种健身场所不断增加的原因,包括各种室内和室外健身器材的普及,各种健身俱乐部的专业培训等,也是层出不穷。其中健身器材作为健身锻炼的辅助装备,近年来也是品种花样百出,其中一种使用较为广泛的提升器,便是其中一种。目前,现有的提升机在家庭使用过程中,一般只适用于成年人,小孩由于身高的问题不便使用,另外提升机只适用于一个人,当两个人同时需要运动时会造成不便,因此,提出一种防护型多功能健身用提升机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护型多功能健身用提升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提升机不便于对不同人群使用和提升机不便于两个人同时使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护型多功能健身用提升机,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握把,所述固定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支撑杆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架杆,所述架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伸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杆,所述支撑杆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支撑杆的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支撑杆的一侧开设有槽口。可选的,所述支撑杆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强杆。可选的,所述固定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海绵垫;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可选的,所述固定板位于滑槽内并与滑槽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杆和固定板之间通过卡块固定连接。可选的,所述卡块的中部开设有三角槽,所述卡槽与三角槽之间相互对应。可选的,所述第一加强杆的一端与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握把呈L形状。可选的,所述卡槽的数量有多个,多个所述卡槽等距离排列在支撑杆的一侧。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通过卡块、卡槽和槽口的配合能够便于对固定板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便于大人和小孩共同使用,通过另外拉伸杆和固定板分别位于提升机的两侧,从而可以使两个人同时运动。2、本技术通过第一加强杆和第二加强杆能够增加支撑杆的强度,使支撑杆更加稳定,通过滑槽能够便于固定板活动,通过橡胶垫能够防止提升机在使用过程中使用时不慎跌落而造成损伤,从而增加提机的防护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侧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支撑杆结构的俯视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支撑杆结构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固定板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中:1、固定座;2、支撑杆;3、固定板;4、握把;5、卡块;6、架杆;7、拉伸杆;8、第一加强杆;9、滑槽;10、卡槽;11、槽口;12、第二加强杆;13、海绵垫;14、橡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防护型多功能健身用提升机,包括固定座1,固定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4,橡胶垫14能够防止提升机在使用过程中使用时不慎跌落而造成损伤,从而增加提机的防护功能,固定座1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支撑杆2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支撑杆2之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强杆12,支撑杆2和固定板3之间通过卡块5固定连接,支撑杆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固定板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海绵垫13,固定板3位于滑槽9内并与滑槽9活动连接,固定板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握把4,握把4呈L形状,固定板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5,卡块5、卡槽10和槽口11的配合能够便于对固定板3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便于大人和小孩共同使用,卡块5的中部开设有三角槽,卡槽10与三角槽之间相互对应,支撑杆2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架杆6,架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伸杆7,支撑杆2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杆8,第一加强杆8和第二加强杆12能够增加支撑杆2的强度,使支撑杆2更加稳定,第一加强杆8的一端与固定座1固定连接,支撑杆2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9,滑槽9能够便于固定板3活动,支撑杆2的一侧开设有卡槽10,支撑杆2的一侧开设有槽口11,槽口11的一端呈倾斜状,槽口11的一端与卡槽10相适配。本实用工作原理:提升机上的固定板3的高度需要调节时,先拉动卡块5,然后再移动固定板3,固定板3在移动使槽口11的一端在卡槽10上移动,当固定板3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时,按下卡块5,使卡块5对固定板3进行固定,从而便于对固定板3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便于大人和小孩共同使用,另外拉伸杆7和固定板3分别位于提升机的两侧,从而可以使两个人同时运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护型多功能健身用提升机,包括固定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握把(4),所述固定板(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5),所述支撑杆(2)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架杆(6),所述架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伸杆(7);/n所述支撑杆(2)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杆(8),所述支撑杆(2)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9),所述支撑杆(2)的一侧开设有卡槽(10),所述支撑杆(2)的一侧开设有槽口(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型多功能健身用提升机,包括固定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握把(4),所述固定板(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5),所述支撑杆(2)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架杆(6),所述架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伸杆(7);
所述支撑杆(2)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杆(8),所述支撑杆(2)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9),所述支撑杆(2)的一侧开设有卡槽(10),所述支撑杆(2)的一侧开设有槽口(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型多功能健身用提升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杆(2)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杆(2)之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强杆(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型多功能健身用提升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凤娟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君瑞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