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馥慈专利>正文

纹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8839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7
一种纹针结构,适用于配合纹眉器使用纹眉器具有位于顶端的容置槽,纹针结构包含纹针片以及针套。纹针片包括多个沿左右方向紧密排列且两两前后相错位的针杆,每一针杆具有针尖部、相反于所述针尖部的尾部,以及介于针尖部与尾部之间的杆身部,针杆的杆身部的长度从左侧朝右侧方向递减,使针尖部顶端的连线呈弯弧状。针套套设于针杆的尾部,并适用于安装在纹眉器的容置槽。借由针杆错位的结构设计,缩小针杆的针尖部在左右方向上的间距,使纹眉效果更为均匀。针杆的杆身部的长度从左侧朝右侧呈弯弧状地递减,在操作时不易刺穿皮肤表层过深。针套套设于针杆的尾部,提供止滑的作用,借此避免纹针结构安装在纹眉器时发生打滑的情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纹针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纹针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通用于眉、眼、唇的纹针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外貌的重视程度也日益升高,在医学美容技术不断的推陈出新下,许多人尝试以纹眉、纹眼或纹唇的方式修饰面部先天的缺陷。一般来说,纹眉、纹眼或纹唇的技术是利用带有染料的排针刺入皮肤表层,而可在皮肤上绘出并形成所欲设计的图案。然而,现有的纹眉排针结构,针与针之间的间距较大,造成饰纹的效果较差,且其针头较锐利,不只容易于操作时刺穿皮肤表层过深而导致出血,也只能适用于纹眉,无法通用于面部的其他部位。此外,现有的纹眉排针结构大部分只以焊接方式相连,在将排针结构安装至纹眉器时较容易发生打滑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其中一目的,即于可供一种能解决前述问题的纹针结构。于是,本技术纹针结构在一些实施态样中,适用于配合纹眉器使用,所述纹眉器具有位于顶端的容置槽,所述纹针结构包含纹针片以及针套。所述纹针片包括多个沿左右方向紧密排列且两两前后相错位的针杆,每一针杆具有针尖部、相反于所述针尖部的尾部,及介于所述针尖部与所述尾部之间的杆身部,所述针杆的杆身部的长度从左侧朝右侧方向递减,使所述针尖部顶端的连线呈弯弧状。所述针套套设于所述针杆的尾部,并适用于安装在所述纹眉器的容置槽。在一些实施态样中,定义所述针杆分别为多个第一针杆、多个第二针杆、多个第三针杆及多个第四针杆,并定义与所述左右方向平行且前后相间隔的第一平面、第二平面及第三平面,所述第一针杆及所述第三针杆的针尖部位于所述第二平面,所述第二针杆的针尖部位于所述第三平面,所述第四针杆的针尖部位于所述第一平面。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针杆呈Z字形排列。在一些实施态样中,在左侧的所述针杆的杆身部的长度具有平缓的递减斜率,在右侧的所述针杆的杆身部的长度具有陡峭的递减斜率。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纹眉器呈杆状并包括外杆面,所述针套包括位于右侧且远离于所述针杆的针尖部并用于切齐所述纹眉器的外杆面的截断部。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针杆的针尖部顶端呈圆球状。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针杆的尾部以焊接方式相连固定,且每一针杆的杆身部的长度大于尾部的长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借由所述针杆沿所述左右方向紧密排列且两两前后相错位的结构设计,缩小所述针杆的针尖部在所述左右方向上的间距,使纹眉效果更为均匀。所述针杆的杆身部的长度从左侧朝右侧方向呈弯弧状地递减,借此在操作时不易刺穿皮肤表层过深。而所述针杆的针尖部顶端呈圆球状的设置,使所述纹针结构不只适用于纹眉,更可通用于纹眼或纹唇的使用。除此之外,透过所述针套套设于所述针杆的尾部,以提供止滑的作用,借此避免所述纹针结构安装在所述纹眉器时发生打滑的情形。附图说明图1是一立体图,说明本技术纹针结构的一实施例;图2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在所述实施例中的所述纹针结构的一纹针片以及一针套之间的连结关系;图3是图2的一局部放大图;图4是一侧视图,说明所述纹针结构的侧视状态;图5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在所述实施例中的所述纹针结构与一纹眉器之间的连结关系;及图6是一立体示意图,说明在所述实施例中的所述纹针结构装设于所述纹眉器的使用实施态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阅图1、图5及图6,本技术纹针结构10的一实施例,适用于配合一纹眉器20使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纹眉器20呈杆状,并包括一杆体201以及一套环202。所述杆体201具有一外杆面203、一位于顶端处的容置槽205,以及多个形成于所述外杆面203上并与所述杆体201的长度方向呈垂直排列且位于所述容置槽205周侧的螺纹204。所述套环202套设于所述杆体201的外杆面203上,且所述套环202的内侧面具有多个与所述螺纹204形状相配合的螺纹(图中未示)。在其他的实施态样中,所述纹眉器20也可以不为杆状而呈其他结构,不以此为限制。参阅图1与图2,所述纹针结构10包含一纹针片1以及一针套2。所述纹针片1包括多个沿一左右方向D1呈紧密排列且两两前后相错位的针杆1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针杆11的数量是以16个为示例性说明,但并不以此特定数量为限。每一针杆11具有一针尖部111、一相反于所述针尖部111的尾部112,以及一介于所述针尖部111与所述尾部112之间的杆身部113。所述针杆11的尾部112以焊接方式相连固定。如图2所示,所述针杆11的杆身部113的长度从左侧朝右侧方向呈弯弧状地递减,使所述针杆11的针尖部111顶端的连线呈弯弧状,并且,每一针杆11的杆身部113的长度的递减斜率略有差异,相对排列在左侧的所述针杆11的杆身部113的长度具有平缓的递减斜率,相对排列在右侧的所述针杆11的杆身部113的长度具有陡峭的递减斜率,使相对排列在中间的所述针杆11的针尖部111较排列在相对左侧与相对右侧的所述针杆11的针尖部111凸出,故在进行较大面积的纹眉操作时,可避免所述纹针结构10的最左侧与最右侧针杆11接触到皮肤,进而避免钩破、划伤皮肤表层,待进行较小范围或较细致的纹眉操作时,再借由所述纹针结构10的最左侧与最右侧针杆11接触皮肤以更细致地修补,此时也能避免相对排列在中间的所述针杆11的针尖部111接触到皮肤。参阅图3,于本实施例中,所述针杆11的针尖部111顶端呈圆球状的设计,故在纹眉操作时,通过所述纹针结构10于面部的眉毛处上下来回勾勒的过程中,可以避免所述针杆11的针尖部111将皮肤表皮勾起,同时也能避免所述针杆11的针尖部111刺穿皮肤表层过深,降低出血与降低感染风险。除此之外,借由所述针杆11的针尖部111较钝的结构设计,并配合所述针杆11的针尖部111的顶端连线呈弧形的设计,使所述纹针结构10可通用于纹眉、纹眼或者是纹唇等的操作使用。另配合参阅图2与图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施例中所述针杆11的相对位置与连接关系,以下段落将所述针杆11分别定义为四个第一针杆11a、四个第二针杆11b、四个第三针杆11c及四个第四针杆11d。除此之外,定义与所述左右方向D1平行且前后相间隔的一第一平面P1、一第二平面P2及一第三平面P3。所述第一针杆11a、所述第二针杆11b、所述第三针杆11c以及所述第四针杆11d分别由左侧朝向右侧依序排列,除此之外,所述第一针杆11a及所述第三针杆11c的针尖部111位于所述第二平面P2,所述第二针杆11b的针尖部111位于所述第三平面P3,所述第四针杆11d的针尖部111位于所述第一平面P1,也就是说,所述针杆11的尾部112在一前后方向D2上呈Z字形排列(见图4)。借此,相较于现有的纹眉排针结构呈一直线排列,每个针的尖端之间的缝隙较大,使纹眉效果较不均匀,本纹针结构10在既定且有限的宽度范围内,借由Z字形排列的设计不只可增加所述针杆11的数量,同时也能减少所述针杆11的针尖部111在所述左右方向D1上的间距,于操作时能让纹眉的效果更为均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纹针结构,适用于配合纹眉器使用,所述纹眉器具有位于顶端的容置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纹针结构包含:/n纹针片,包括多个沿左右方向紧密排列且两两前后相错位的针杆,每一针杆具有针尖部、相反于所述针尖部的尾部,及介于所述针尖部与所述尾部之间的杆身部,所述针杆的杆身部的长度从左侧朝右侧方向递减,使所述针尖部顶端的连线呈弯弧状;及/n针套,套设于所述针杆的尾部,并适用于安装在所述纹眉器的容置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纹针结构,适用于配合纹眉器使用,所述纹眉器具有位于顶端的容置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纹针结构包含:
纹针片,包括多个沿左右方向紧密排列且两两前后相错位的针杆,每一针杆具有针尖部、相反于所述针尖部的尾部,及介于所述针尖部与所述尾部之间的杆身部,所述针杆的杆身部的长度从左侧朝右侧方向递减,使所述针尖部顶端的连线呈弯弧状;及
针套,套设于所述针杆的尾部,并适用于安装在所述纹眉器的容置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纹针结构,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针杆分别为多个第一针杆、多个第二针杆、多个第三针杆及多个第四针杆,并定义与所述左右方向平行且前后相间隔的第一平面、第二平面及第三平面,所述第一针杆及所述第三针杆的针尖部位于所述第二平面,所述第二针杆的针尖部位于所述第三平面,所述第四针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馥慈曹晓丽
申请(专利权)人:杨馥慈曹晓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