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奄包加热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8726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药奄包加热控制器,其结构包括便捷囊袋、辅助固定器和紧固带,通过在辅助固定器内侧设置便捷囊袋,通过打开囊体将外界加热后的中药奄包放入囊体内部,闭合囊体,通过将囊体中部柔软透气层与患者需治疗体位连接,经毛巾紧固绷带与贴合条与患者体位贴合,缓解中药奄包内蒸汽快速消散和便于中药蒸汽集中对患者体位进行湿热治疗,接着通过将腰带环绕患者体位四周防止囊体滑落,接着通过抗磨损层防止外界侵蚀,经隔热保温层和可拆卸加热层可延长湿热治疗时间,经透热隔层便于热蒸汽透过喷洒在患者体位,达到有效固定中药奄包,便于中药奄包与患者体位贴合,防止中药奄包滑落,提高患者的治疗疗效及满意度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奄包加热控制器
本技术涉及医用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中药奄包加热控制器。
技术介绍
中药热奄包是将加热的药包置于身体患病部位或身体的某一特定位置的穴位上,通过奄包的热蒸汽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达到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祛湿驱寒为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可有效缓解和消除病痛,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干热理疗、红外线理疗和磁疗,患者的舒适度及满意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然而,目前尚无针对中药湿热包研发固定辅助器械,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治疗部位调整治疗姿势,暴露治疗部位,再将加热后的湿热奄包置于患处上,并利用毛巾保护,防止奄包降温过快,降低治疗效果,在这种情况下,病人需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同一姿势,极不舒服,治疗过程中如患者变换了体位,置于患处上的湿热包就会滑脱,使治疗无法在进行,降低了患者的治疗疗效及满意度,随着中药奄包束带的发展,医用佩戴式中药奄包束带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中药奄包束带不能有效固定中药奄包,便于中药奄包与患者体位贴合,防止中药奄包滑落降低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中药奄包加热控制器,解决中药奄包束带不能有效固定中药奄包,便于中药奄包与患者体位贴合,防止中药奄包滑落降低治疗效果的问题,达到有效固定中药奄包,便于中药奄包与患者体位贴合,防止中药奄包滑落,提高患者的治疗疗效及满意度的有益效果。(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中药奄包加热控制器,包括便捷囊袋、辅助固定器和紧固带,所述辅助固定器内侧与便捷囊袋相互缝合,且辅助固定器呈对称状分布在便捷囊袋左右两侧,所述辅助固定器外侧与紧固带插接,且紧固带均设置有两个,所述便捷囊袋由囊体、保护层、腰带、毛巾紧固绷带、贴合条和柔软透气层组成,所述囊体中部底端与保护层相互缝合,所述囊体左右两侧与腰带相互缝合,所述囊体前端四周与毛巾紧固绷带相互缝合,所述毛巾紧固绷带内侧四角与贴合条粘接,所述贴合条内侧设置有柔软透气层,所述腰带底端与辅助固定器粘接,所述保护层由抗磨损层、隔热保温层、可拆卸加热层和透热隔层组成,所述抗磨损层底端设置有隔热保温层,所述隔热保温层底端设置有可拆卸加热层,所述可拆卸加热层底端设置有透热隔层,所述抗磨损层顶端与囊体内侧相互缝合,所述透热隔层底端与柔软透气层相互缝合。进一步的,所述囊体顶端设置有拉链,且拉链底部设置有放置槽。进一步的,所述腰带、辅助固定器和紧固带均设置有2个,且腰带、辅助固定器和紧固带两者之间大小均一致。进一步的,所述囊体内侧设置有多格结构,且多格结构内侧设置有波浪断隔。进一步的,所述毛巾紧固绷带和贴合条呈方形环状,且毛巾紧固绷带和贴合条从外之内逐渐减小。进一步的,所述柔软透气层中部设置有若干个气孔,且气孔大小均一致。进一步的,所述抗磨损层、隔热保温层、可拆卸加热层和透热隔层呈阶梯状分布,且抗磨损层、隔热保温层和可拆卸加热层大小均一致。进一步的,所述柔软透气层采用竹纤维制成。进一步的,所述紧固带采用尼龙制成。(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解决中药奄包束带不能有效固定中药奄包,便于中药奄包与患者体位贴合,防止中药奄包滑落降低治疗效果的问题,通过在辅助固定器内侧设置便捷囊袋,通过打开囊体将外界加热后的中药奄包放入囊体内部,闭合囊体,通过将囊体中部柔软透气层与患者需治疗体位连接,经毛巾紧固绷带与贴合条与患者体位贴合,缓解中药奄包内蒸汽快速消散和便于中药蒸汽集中对患者体位进行湿热治疗,接着通过将腰带环绕患者体位四周防止囊体滑落,接着通过抗磨损层防止外界侵蚀,经隔热保温层和可拆卸加热层可延长湿热治疗时间,经透热隔层便于热蒸汽透过喷洒在患者体位,达到有效固定中药奄包,便于中药奄包与患者体位贴合,防止中药奄包滑落,提高患者的治疗疗效及满意度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便捷囊袋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囊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保护层结构示意图。图中:便捷囊袋-1、辅助固定器-2、紧固带-3、囊体-101、保护层-102、腰带-103、毛巾紧固绷带-104、贴合条-105、柔软透气层-106、抗磨损层-1021、隔热保温层-1022、可拆卸加热层-1023、透热隔层-1024。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中药奄包加热控制器:包括便捷囊袋1、辅助固定器2和紧固带3,辅助固定器2内侧与便捷囊袋1相互缝合,且辅助固定器2呈对称状分布在便捷囊袋1左右两侧,辅助固定器2外侧与紧固带3插接,且紧固带3均设置有两个,便捷囊袋1由囊体101、保护层102、腰带103、毛巾紧固绷带104、贴合条105和柔软透气层106组成,囊体101中部底端与保护层102相互缝合,囊体101左右两侧与腰带103相互缝合,囊体101前端四周与毛巾紧固绷带104相互缝合,毛巾紧固绷带104内侧四角与贴合条105粘接,贴合条105内侧设置有柔软透气层106,腰带103底端与辅助固定器2粘接,保护层102由抗磨损层1021、隔热保温层1022、可拆卸加热层1023和透热隔层1024组成,抗磨损层1021底端设置有隔热保温层1022,隔热保温层1022底端设置有可拆卸加热层1023,可拆卸加热层1023底端设置有透热隔层1024,抗磨损层1021顶端与囊体101内侧相互缝合,透热隔层1024底端与柔软透气层106相互缝合。其中,所述囊体101顶端设置有拉链,且拉链底部设置有放置槽,有利于存放中药奄包。其中,所述腰带103、辅助固定器2和紧固带3均设置有2个,且腰带103、辅助固定器2和紧固带3两者之间大小均一致,有利于将中药奄包与患者体位束缚。其中,所述囊体101内侧设置有多格结构,且多格结构内侧设置有波浪断隔,有利于提高囊体101的韧性。其中,所述毛巾紧固绷带104和贴合条105呈方形环状,且毛巾紧固绷带104和贴合条105从外之内逐渐减小,有利于防止奄包降温过快。其中,所述柔软透气层106中部设置有若干个气孔,且气孔大小均一致,有利于缓解患者疼痛感。其中,所述抗磨损层1021、隔热保温层1022、可拆卸加热层1023和透热隔层1024呈阶梯状分布,且抗磨损层1021、隔热保温层1022和可拆卸加热层1023大小均一致,有利于达到湿热治疗疗效。其中,所述柔软透气层106采用竹纤维制成,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瞬间吸水性、较强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染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奄包加热控制器,包括辅助固定器(2)和紧固带(3),所述辅助固定器(2)内侧与便捷囊袋(1)相互缝合,且辅助固定器(2)呈对称状分布在便捷囊袋(1)左右两侧,所述辅助固定器(2)外侧与紧固带(3)插接,且紧固带(3)均设置有两个;/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便捷囊袋(1),所述便捷囊袋(1)由囊体(101)、保护层(102)、腰带(103)、毛巾紧固绷带(104)、贴合条(105)和柔软透气层(106)组成,所述囊体(101)中部底端与保护层(102)相互缝合,所述囊体(101)左右两侧与腰带(103)相互缝合,所述囊体(101)前端四周与毛巾紧固绷带(104)相互缝合,所述毛巾紧固绷带(104)内侧四角与贴合条(105)粘接,所述贴合条(105)内侧设置有柔软透气层(106),所述腰带(103)底端与辅助固定器(2)粘接,所述保护层(102)由抗磨损层(1021)、隔热保温层(1022)、可拆卸加热层(1023)和透热隔层(1024)组成,所述抗磨损层(1021)底端设置有隔热保温层(1022),所述隔热保温层(1022)底端设置有可拆卸加热层(1023),所述可拆卸加热层(1023)底端设置有透热隔层(1024),所述抗磨损层(1021)顶端与囊体(101)内侧相互缝合,所述透热隔层(1024)底端与柔软透气层(106)相互缝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奄包加热控制器,包括辅助固定器(2)和紧固带(3),所述辅助固定器(2)内侧与便捷囊袋(1)相互缝合,且辅助固定器(2)呈对称状分布在便捷囊袋(1)左右两侧,所述辅助固定器(2)外侧与紧固带(3)插接,且紧固带(3)均设置有两个;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便捷囊袋(1),所述便捷囊袋(1)由囊体(101)、保护层(102)、腰带(103)、毛巾紧固绷带(104)、贴合条(105)和柔软透气层(106)组成,所述囊体(101)中部底端与保护层(102)相互缝合,所述囊体(101)左右两侧与腰带(103)相互缝合,所述囊体(101)前端四周与毛巾紧固绷带(104)相互缝合,所述毛巾紧固绷带(104)内侧四角与贴合条(105)粘接,所述贴合条(105)内侧设置有柔软透气层(106),所述腰带(103)底端与辅助固定器(2)粘接,所述保护层(102)由抗磨损层(1021)、隔热保温层(1022)、可拆卸加热层(1023)和透热隔层(1024)组成,所述抗磨损层(1021)底端设置有隔热保温层(1022),所述隔热保温层(1022)底端设置有可拆卸加热层(1023),所述可拆卸加热层(1023)底端设置有透热隔层(1024),所述抗磨损层(1021)顶端与囊体(101)内侧相互缝合,所述透热隔层(1024)底端与柔软透气层(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红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医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