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症患者护理用转运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8661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重症患者护理用转运床。所述重症患者护理用转运床包括支撑机构、床板机构、连接机构、缓冲机构、防护机构、限位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底座、支撑杆和滚轮,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的下端,所述滚轮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杆的下端,所述床板机构连接于所述底座的上端,所述床板机构包括安装板、床板和扣槽,所述安装板连接于所述底座的上端,所述床板连接于所述安装板的上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重症患者护理用转运床具有可拆卸,不需要将患者从病床上搬至专用的担架上进行转移,使患者尽可能的少受搬运影响,保护了重症患者的安全,同时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的重症患者护理用转运床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症患者护理用转运床
本技术涉及护理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重症患者护理用转运床。
技术介绍
病床一般指护理床,是根据病人的治疗需要和卧床生活习性,而设计的带有家属可以陪护,具有多项护理功能和操作按钮,使用绝缘安全的床。在对重症患者进行转移时,一般是将病床推至医疗车旁,再由医务人员将患者搬运至专门的担架上抬上医疗车上进行转移。在对重症患者进行转移过程中,需要将患者从病床上搬下来,操作较为麻烦,给患者带来痛苦,同时增大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重症患者护理用转运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拆卸,不需要将患者从病床上搬至专用的担架上进行转移,使患者尽可能的少受搬运影响,保护了重症患者的安全,同时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的重症患者护理用转运床。本技术提供的重症患者护理用转运床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底座、支撑杆和滚轮,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的下端,所述滚轮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床板机构,所述床板机构连接于所述底座的上端,所述床板机构包括安装板、床板和扣槽,所述安装板连接于所述底座的上端,所述床板连接于所述安装板的上端,所述扣槽在开设于所述安装板的两侧侧壁上;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插槽、插块和紧固螺栓,所述插槽开设于所述安装板的下侧侧壁上,且所述插块插设于所述插槽中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的上侧侧壁上,所述紧固螺栓螺纹连接于所述安装板的侧壁上并与所述插块相抵;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床板的下端;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床板的上侧侧壁上;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床板的侧壁上。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连接槽、连接板和弹簧,所述连接槽开设于所述安装板中,且所述连接板滑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槽中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床板的下端,所述连接板还通过所述弹簧与所述连接槽的下侧内壁连接。优选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第一防护栏和第二防护栏,两个所述第一防护栏固定连接于所述床板的上侧侧壁上。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板、插板、通槽和阻尼垫,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床板的侧壁上,且所述通槽竖直开设于所述固定板中,所述插板插设于所述通槽中并与所述第二防护栏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阻尼垫固定连接于所述通槽的内壁上。优选的,其中两个所述滚轮为锁止万向轮。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栏和所述第二防护栏上均包裹有橡胶垫。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重症患者护理用转运床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重症患者需要进行转移时,推动本装置对患者进行移动,在需要将患者搬上医疗车上时,只需反向转动紧固螺栓,使插块失去限制,医务人员用手扣在扣槽中,即可将床板机构搬起,将床板与患者一起搬至医疗车上进行转移,不需要将患者从病床上搬至专用的担架上进行转移,使患者尽可能的少受搬运影响,保护了重症患者的安全,同时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重症患者护理用转运床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A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支撑机构,11、底座,12、支撑杆,13、滚轮,2、床板机构,21、安装板,22、床板,23、扣槽,3、连接机构,31、插槽,32、插块,33、紧固螺栓,4、缓冲机构,41、连接槽,42、连接板,43、弹簧,5、防护机构,51、第一防护栏,52、第二防护栏,6、限位机构,61、固定板,62、插板,63、通槽,64、阻尼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重症患者护理用转运床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示的A处的结构示意图。重症患者护理用转运床包括:支撑机构1、床板机构2、连接机构3、缓冲机构4、防护机构5、限位机构6。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图2和图3示,支撑机构1包括底座11、支撑杆12和滚轮13,支撑杆12固定连接于底座11的下端,滚轮13固定连接于支撑杆12的下端,底座11和支撑杆12对床板机构进行支撑,同时滚轮13的设置使装置便于移动;床板机构2连接于底座11的上端,床板机构2包括安装板21、床板22和扣槽23,安装板21连接于底座11的上端,床板22连接于安装板21的上端,扣槽在23开设于安装板21的两侧侧壁上,患者可躺在床板22上进行休息;连接机构3固定连接于底座11上,连接机构3包括插槽31、插块32和紧固螺栓33,插槽31开设于安装板21的下侧侧壁上,且插块32插设于插槽31中并固定连接于底座11的上侧侧壁上,紧固螺栓33螺纹连接于安装板21的侧壁上并与插块32相抵,在紧固螺栓33抵住插槽31中的插块32,对其进行限制,从而使底座11与安装板21进行连接,在重症患者需要进行转移时,推动本装置对患者进行移动,在需要将患者搬上医疗车上时,只需反向转动紧固螺栓33,使插块32失去限制,医务人员用手扣在扣槽23中,即可将床板机构2搬起,将床板22与患者一起搬至医疗车上进行转移,不需要将患者从病床上搬至专用的担架上进行转移,使患者尽可能的少受搬运影响,保护了重症患者的安全,同时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参考图1示,缓冲机构4固定连接于床板22的下端,缓冲机构4包括连接槽41、连接板42和弹簧43,连接槽41开设于安装板21中,且连接板42滑动连接于连接槽41中并固定连接于床板22的下端,连接板42还通过弹簧43与连接槽41的下侧内壁连接,连接板42通过弹簧43与连接槽41的底部连接,可对床板22产生的震动进行有效减缓,从而提高了患者躺在床板22上的舒适度。参考图1示,防护机构5固定连接于床板22的上侧侧壁上,防护机构5包括第一防护栏51和第二防护栏52,两个第一防护栏51固定连接于床板22的上侧侧壁上,通过第一防护栏51和第二防护栏52对患者进行保护,防止患者意外从病床上落至地面而受到伤害,保护了患者的安全。参考图3示,限位机构6固定连接于床板22的侧壁上,限位机构6包括固定板61、插板62、通槽63和阻尼垫64,固定板61固定连接于床板22的侧壁上,且通槽63竖直开设于固定板61中,插板62插设于通槽63中并与第二防护栏52的下端固定连接,阻尼垫64固定连接于通槽63的内壁上,插板62插在通槽63中,对第二防护栏52进行限制,使第二防护栏52可拆卸,同时阻尼垫64的设置可防止插板62从通槽63中取出,对第二防护栏52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参考图1示,其中两个滚轮13为锁止万向轮,便于移动装置和对装置进行制动。参考图1示,第一防护栏51和第二防护栏52上均包裹有橡胶垫,减轻患者意外撞击防护机构5而受到的伤害。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症患者护理用转运床,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机构(1),所述支撑机构(1)包括底座(11)、支撑杆(12)和滚轮(13),所述支撑杆(12)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11)的下端,所述滚轮(13)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杆(12)的下端;/n床板机构(2),所述床板机构(2)连接于所述底座(11)的上端,所述床板机构(2)包括安装板(21)、床板(22)和扣槽(23),所述安装板(21)连接于所述底座(11)的上端,所述床板(22)连接于所述安装板(21)的上端,所述扣槽(23)开设于所述安装板(21)的两侧侧壁上;/n连接机构(3),所述连接机构(3)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11)上,所述连接机构(3)包括插槽(31)、插块(32)和紧固螺栓(33),所述插槽(31)开设于所述安装板(21)的下侧侧壁上,且所述插块(32)插设于所述插槽(31)中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11)的上侧侧壁上,所述紧固螺栓(33)螺纹连接于所述安装板(21)的侧壁上并与所述插块(32)相抵;/n缓冲机构(4),所述缓冲机构(4)固定连接于所述床板(22)的下端;/n防护机构(5),所述防护机构(5)固定连接于所述床板(22)的上侧侧壁上;/n限位机构(6),所述限位机构(6)固定连接于所述床板(22)的侧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症患者护理用转运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机构(1),所述支撑机构(1)包括底座(11)、支撑杆(12)和滚轮(13),所述支撑杆(12)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11)的下端,所述滚轮(13)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杆(12)的下端;
床板机构(2),所述床板机构(2)连接于所述底座(11)的上端,所述床板机构(2)包括安装板(21)、床板(22)和扣槽(23),所述安装板(21)连接于所述底座(11)的上端,所述床板(22)连接于所述安装板(21)的上端,所述扣槽(23)开设于所述安装板(21)的两侧侧壁上;
连接机构(3),所述连接机构(3)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11)上,所述连接机构(3)包括插槽(31)、插块(32)和紧固螺栓(33),所述插槽(31)开设于所述安装板(21)的下侧侧壁上,且所述插块(32)插设于所述插槽(31)中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11)的上侧侧壁上,所述紧固螺栓(33)螺纹连接于所述安装板(21)的侧壁上并与所述插块(32)相抵;
缓冲机构(4),所述缓冲机构(4)固定连接于所述床板(22)的下端;
防护机构(5),所述防护机构(5)固定连接于所述床板(22)的上侧侧壁上;
限位机构(6),所述限位机构(6)固定连接于所述床板(22)的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症患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薄磊刘丽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