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椎间孔镜手术中的一次性废液收集防水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是一种用于椎间孔镜手术中的一次性废液收集防水装置包。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椎间孔镜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手段,具有创伤小(切口仅为8mm左右)、出血少、恢复快、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等优点。椎间孔镜手术过程中,需要向手术视野持续注入0.9%生理盐水3000-6000毫升,以保持手术视野清晰。因术中冲洗废液不能用吸引器吸引,大量的冲洗废液不断从操作孔中溢出,易浸湿布类敷料,和造成手术间地面积水,不符合无菌技术的要求。同时冲洗废液四溢,尤其是传染病患者易对医护人员造成职业危害。目前临床上无专用的椎间孔镜手术废液收集防水单。通常的做法是,在手术中常规消毒、铺单(材质为棉布)后,粘贴手术贴膜(规格56×45cm)防水(将薄膜由中间向外抚平,使之与皮肤完全接触,接在手术薄膜上开刀即可。术后在薄膜两侧稍试提起即可进行缝合)。因手术贴膜尺寸偏小,仅起到局部防水作用。手术过程中生理盐水向术区四处流动时有浸湿手术区外的中单、术者的手术衣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椎间孔镜手术中的一次性废液收集防水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治疗巾、中单、剖腹单、U型气囊、集水袋和手术贴膜;/n治疗巾的一侧边缘的中部连接有自粘胶带;中单的一侧边缘的中部开有内凹缺口,内凹缺口的各个边缘连接有自粘胶带;剖腹单中间位置开有方孔,方孔的各个边缘连接自粘胶带;U型气囊的底面内侧边缘连接有自粘胶带,U型气囊的充气口上可拆卸地塞有密封塞;/n集水袋是漏斗型,漏斗型宽边开口的一侧边缘连接有自粘胶带,漏斗型宽边开口端其余部分连接有可塑性钢圈;漏斗型窄边开口连接塑料薄膜袋;/n所述治疗巾有多块,自粘胶带一面在下;它们平铺围成第一中空区域,相邻治疗巾自粘胶带所在部分是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用于椎间孔镜手术中的一次性废液收集防水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治疗巾、中单、剖腹单、U型气囊、集水袋和手术贴膜;
治疗巾的一侧边缘的中部连接有自粘胶带;中单的一侧边缘的中部开有内凹缺口,内凹缺口的各个边缘连接有自粘胶带;剖腹单中间位置开有方孔,方孔的各个边缘连接自粘胶带;U型气囊的底面内侧边缘连接有自粘胶带,U型气囊的充气口上可拆卸地塞有密封塞;
集水袋是漏斗型,漏斗型宽边开口的一侧边缘连接有自粘胶带,漏斗型宽边开口端其余部分连接有可塑性钢圈;漏斗型窄边开口连接塑料薄膜袋;
所述治疗巾有多块,自粘胶带一面在下;它们平铺围成第一中空区域,相邻治疗巾自粘胶带所在部分是部分重合的;
两中单平铺于治疗巾所在层的上方,自粘胶带一面在下;两中单的内凹缺口的朝向相对,两中单的内凹缺口围成第二中空区域,第二中空区域的范围小于第一中空区域;
剖腹单平铺于中单所在层的上方,自粘胶带一面在下;方孔的中心与第二中空区域的中心对准,方孔围成第三中空区域,第三中空区域小于第二中空区域;
集水袋由其自粘胶带粘帖于第三中空区域外,且可塑性钢圈撑开构成集水袋的进水口;充气后的U型气囊由其自粘胶带粘帖于第三中空区域外;U型气囊的内凹的开口端朝向集水袋的进水口,且第三中空区域在U型气囊的内凹内;
手术贴膜覆盖于第三中空区域,手术贴膜的在第三中空区域之外的部分粘帖于剖腹单、集水带以及U型气囊;
集水袋的塑料薄膜袋自由下垂远离集水袋的进水口。
技术研发人员:步秀兰,王羽昕,龚荣花,杨燕,颜芳,翁留宁,华姝,张琴,刘祎,姚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